《治生说》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9-01-06
治生说
(清) 汪琬
①治生之家,未有急于治田亩者也。劳劳然春而播之,夏而耕之,秋而获之,惟其家有积谷,然后可以贸易百物。于是金玉锦绣之货,饮食器用之需,旁及于图书、彝鼎、稀有难得之玩,皆可不劳而坐致之,故擅富名于天下。不幸而有不肖者出,厌其耕获之勤以费也,遂尽斥其田亩以委之于人,虽然有所蓄,已不足以给朝夕而谋衣食矣,况望其致富哉?
②为学亦然。举凡诗书、六艺、诸子百家,吾所资以为文者,亦如富家之有田亩也,故必惫竭神以耕且获于其中。惟其取之也多,养之也熟,则有渐摩之益,而无剽贼之疵,有心手相应之能,而无首尾舛互之病; 浩乎若御风而行,沛乎若决百川四渎而东注。其见于文者如此,则亦庶几乎其可也。彼不能力求乎古人而思欲苟营而捷得之,于是取之者少,则剽贼之疵见;而养之者疏,则舛互之病生。以此夸耀于人,与不肖子之弃田亩何以异哉?
《记》曰“无剿说。无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今之学者,可谓剿说矣,雷同矣! 骤而告之口古昔、先王,不将骇然而疑,哗然而笑,群以为愚且迂者乎? 嗟乎! 使吾之说而不愚不迁,又何以自异于今之学者? 故书此以自勉。
[注] ①渐摩: 渐仁摩义,即以仁惠浸润着,以节义砥砺着。   ②剽贼: 窃取别人的陈言。  ③剿说: 窃取别人的言论而为己说。   ④则:效法。
22.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以    B. 乃    C. 其    D. 于
23. 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出治生不能急于治田亩的观点,列举生活常识,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
B. 提出治生不能急于治田亩的观点,从耕种之劳和收获之大两方面来阐述。
C. 提出治生要以田亩为本的观点,以治田亩者轻松贸易百货的事实来阐述。
D. 提出治生要以田亩为本的观点,以百货所得都必源于田亩的事实来阐述。
24. 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学不能只是学习古人而忽视自己的能力。
B. 为学如果不随意地经营就能很快地有收获。
C. 为学要学古人是如何避免“剽贼、舛互”的。
D. 为学应该多学古人而不可马虎、急于求成。
25. 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26. 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22. A   
23. A   
24. D   
25. 第②段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以治田亩之道喻为学之
理,论证了为学要耐心学习古人佳作的观点; 又以耐心学习古人佳作的效果与不这么做的后
果作对比,论证了耐心学习古人佳作的重要性。   
26. 第⑤段画线句进一步指出了上文所述不致力于效法古人而只想草率经营、寻求捷径的行为的不当之处,引出下文对今之学者不重视效法古人的时代学风的批判,
而引用《礼记》进行论述的做法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自己的主张: 为学要耐心师法古人。

【解析】
22. 试题分析:第③段方框所处的句子说的是“今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他们“剿说”“雷同”,窃取别人的议论为己说,而且动不动就把“古昔”“先王”挂在嘴边上,根据文段的意思,方框处应填一个介词,这个介词可译为“拿”“把”的意思,四个选项所给虚词中只有“以”符合要求,故答案应为A项。
2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归纳段落内容要点的能力。第①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就是“治生之家,未有急于治田亩者也”,意思是说凡是善于经营的家业的家庭,没有急于经营土地的。然后列举出“急于治田亩者”的生活状态,指出他们会衣精食足,“擅富名于天下”,但“不幸而有不肖者出”就会朝不保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故答案应为A项。
24.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先找到画线句子,然后翻译画线句子,明确画线句子的含义,再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的意图,确定答案。第②段画线句子的意思是一些人不能致力于学习古人,却想通过捷径获得,收获就会很少,这是剽窃别人陈言的弊端;而缺少必要的学习,就会出现开头和结尾互相矛盾的问题。强调的是做学问要多学习古人,不能走捷径,急于求成。故答案应为D项。
25. 试题分析:本文第②段承接上文,直接说“为学亦然”,“吾所资以为文者,亦如富家之有田亩也”以治田的道理比喻为学的道理,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然后分别谈了“惫竭神以耕且获于其中”和“彼不能力求乎古人而思欲苟营而捷得之”的不同表现和结果,正反对比,指出耐心学习古人和不耐心学习古人的差别,突出了学习古人的重要性。
26.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到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然后理解其含义,再结合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第③段画线句“《记》曰:‘无剿说。无雷同。’”意思是说“《礼记》说:‘不要窃取别人的言论而为己说,不要随声附和’。”这是引用《礼记》中的话,引用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证明作者的观点。另外,还要考虑到这个句子出现在第③段的开头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注意组织答案时要具体答出承接了什么内容,引出了什么内容。



相关阅读
1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2 陆游书房阅读答案与翻译

陆游书房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 【查看全文】

3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阅读答案与翻译-《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查看全文】

4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 【查看全文】

5 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 【查看全文】

6 宋·苏轼《魏武帝论》唐·朱敬则《魏武帝论》阅读答案与翻译

文本一: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