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盱眙县阅读答案-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夕次盱眙县①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②,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本诗作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夏,韦应物自京赴滁州途中。②淮镇:指盱眙县,濒临淮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交代诗人行程的地点以及事由,黄昏已近,诗人当晚在此休息,以缓奔波之苦。
B. 颔联生动地描摹了傍晚时分盱眙的秋貌:秋风乍起,水波荡漾,暮色明暗,夕阳西下。
C. 颈联由远及近地描绘出身边事物的状态:暮色中,劳作的人们回家,大雁在芦苇丛中休憩。
D. 尾联叙写了独处异乡的游子们一路听钟,彻夜未眠,与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有同工之妙。
16. 韦应物与王维并称为“五言之宗匠”(张戒《岁寒堂诗话》),就此诗而言,诗人将大量篇幅用于写景状物,极尽其妙。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A 16. ①诗歌中间两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运用叠字和对比手法(反衬),描写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
②用“浩浩”“冥冥”叠字描绘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的景象;
③“山郭暗”“芦洲白”形成色彩明暗对比,渲染凄清的意境,借人归雁下表达羁旅思乡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首联交代诗人行程的地点以及事由”错误。首联点题,交代时间是落帆的黄昏,地点是临驿的岸边,并不涉及对“事由”的介绍。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颔联“风起波”“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交代停泊的原因,也写出羁旅奔波的艰辛。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颈联描写停舟靠岸后放眼所见景象。“山郭暗”“芦洲白”写夜色降临之景;“人归”“雁下”意为随着夜色降临,在外的人们回到家,高飞的大雁也停下休息。日落黄昏,是人回家鸟回巢的时刻,眼见人们回家尽享家的温馨以解一天的疲惫,鸟儿们也有温暖的巢得一晚的安眠,反观自身却是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有家不能回,无限酸楚顿上心头。此处精选意象,运用色彩明暗对比渲染了凄冷的意境,景中寓情(借景抒情),借人雁归宿反衬作者客居异乡的凄苦惆怅。
颔联着重写傍晚时的风、水和日。天色昏冥,空阔的水面吹来的风格外强劲,风吹浪起,波随风动。句中“浩浩”、“冥冥”,双字描状,叠字描绘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的景象,更加重了景色幽暗的色彩。
颈联又是一工巧的对偶,进一步描绘暮色中小镇的景象:此时劳作一日的人们都已纷纷回家,四周空旷的山峦显得愈加晦暗;天上飞翔的大雁徐徐降落到水中的陆地,雁群隐没在白色的芦苇丛中。上面四句构成的是一幅以灰、白为主、色调暗淡的画面,风起、日落,人归、雁下,以及一暗一白的对比,“山郭暗”“芦洲白”形成色彩明暗对比,都极大地加强了作品清冷、凄凉的氛围,自然地引出结句所表达的凄愁的感情。


相关阅读
1 夕次盱眙县阅读答案-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夕次盱眙县①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②,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本诗作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夏,韦应 【查看全文】

2 《幽居·贵贱虽异等》阅读答案与解析-韦应物

幽居 韦应物①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②,谁谓薄世荣。 【查看全文】

3 三台·一年一年老去翻译赏析_三台·一年一年老去原文_作者韦应物

《三台一年一年老去》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年一年老去,来日后日花开。 未报长安平定,万国岂得衔杯。 【查看全文】

4 始闻夏蝉·徂夏暑未晏翻译赏析_始闻夏蝉·徂夏暑未晏原文_作者韦应物

《始闻夏蝉徂夏暑未晏》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 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 还忆郊园日,独向涧中闻。 【查看全文】

5 简卢陟阅读答案-韦应物,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简卢陟[注]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余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注]卢陟:人名,韦应物的外甥。作者做此诗时,安史 【查看全文】

6 听莺曲·东方欲曙花冥冥翻译赏析_听莺曲·东方欲曙花冥冥原文_作者韦应物

《听莺曲东方欲曙花冥冥》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 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