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德,京兆长安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0-07-01
李昭德,京兆长安人也。少举明经,累迁至凤阁侍郎。长寿二年,增置夏官侍郎三员,时选昭德与娄师德、侯知一为之。是岁,又迁凤阁鸾台平章事,寻加检校内史。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初,都城洛水天津之东,立德坊西南隅,有中桥及利涉桥,以通行李。上元中,司农卿韦机始移中桥置于安众坊之左街,当长夏门,都人甚以为便,因废利涉桥,所省万计。然岁为洛水冲注,常劳治茸。昭德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自是竟无漂损。
时则天以武承嗣为文昌左相,昭德密奏曰:“承嗣,陛下之侄,又是亲王,不宜更在机权,以惑众庶。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岂得委权与之?脱若乘便,宝位宁可安乎?”则天矍然曰:“我未之思也。”承嗣亦尝返谮昭德,则天曰:“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承嗣俄转太子少保,罢知政事。延载初,凤阁舍人张嘉福令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诣阙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则天不许,庆之固请不已,则天令昭德诘责之,令散。昭德便杖杀庆之,余众乃息。
时朝廷谀佞者多获进用,故幸恩者,事无大小,但近谄谀,皆获进见。有人于洛水中获白石数点赤,诣阙辄进。诸宰相诘之,对云:“此石赤心,所以来进。”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岂能尽反耶?”左右资笑。是时,来俊臣、侯思止等枉挠刑法,诬陷忠良,人皆慑惧,昭德每廷奏其状,由是俊臣党与少自摧屈。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B. 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C. 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D. 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兆,西安的古称,为汉朝京畿都城的名称,也是我国古代对某些大型都市的称谓。
B. 明经,唐代科举中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清代用作贡生的别称。
C. 凤阁,官署名,武则天时改中书省为凤阁,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最高长官称内史。
D. 太子少保,是太子太保副职,负责保护太子,与太师、太傅及其副职都属东宫官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昭德年少有才,为官治事有方。他曾经参与都城改建事务,广受人们赞誉;又巧妙地运用积石分流,解决了桥梁漂损问题。
B. 李昭德很有见解,深得女皇信任。他说服武则天解除武承嗣的机要大权;而武承嗣对他的诬陷,则被武则天坚定地予以反驳。
C. 李昭德生性强直,不畏权贵皇亲。在王庆之聚众奏请立武承嗣为太子一事上,李昭德主动问责,态度强硬,最终杖杀王庆之。
D. 季昭德痛恨谀佞,敢于揭露指斥。来俊臣等歪曲刑法,诬陷忠良,人人惧怕,李昭德常于朝上奏其恶行,使其党羽略有收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
(2)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岂能尽反耶?”左右皆笑。
14. 李昭德是如何劝说武则天不要将重权交给武承嗣的?

【参考答案】
10. D   
11. A   
12. C 
13. (1)自从我任用李昭德以来,常常得以高枕而卧(或:高枕无忧),他这是替我劳累辛苦,不是你能比得上的。
(2)李昭德叱责他说:“这块石头有赤诚之心(或:忠心),洛水中其余的石头难道能都反叛吗?”旁边的人都笑了。  
14. ①从武承嗣本身而言,其地位(亲王)、身份(皇侄)本已高贵显赫;②从历史教训而言,父子反目成仇篡夺皇位已有前车之鉴,姑侄之间恐在所难免;③从武则天个人权益而言,武承嗣一旦趁机发难,她的皇位必然不保。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长寿中,京都改建文昌台和定鼎、上东等门,又在城外建外郭,这都是李昭德所创建的,当时人们认为他很有能力。
其中,“文昌台及定鼎门”都是动词“改作”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项;“又”字表明是另一件独立事件,应与前面断开,排除AB项;“制度”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且“时人”是“以为能”的主语,前面应当断开,排除C项。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也是我国古代对某些大型都市的称谓”错误,应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称谓。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主动问责”有误,原文是“则天令昭德诘责之”,是武则天让李昭德责问,不是他主动问责的。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任,任用;每,常常;高卧,高枕而卧;是,这;劳苦,劳累辛苦;非……也,否定式判断句;及,比得上。(2)叱,叱责;岂,难道;反,反叛;左右,旁边的人。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梳理概括能力。解答时先对应题干要求找到原句,然后翻译大意;给原句分出层次,概括层意;再按照题干要求分点回答。题干问“李昭德是如何劝说武则天不要将重权交给武承嗣的?”
找到原句,“承嗣,陛下之侄,又是亲王,不宜更在机权,以惑众庶。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岂得委权与之?脱若乘便,宝位宁可安乎?”。分析这段语言,首先点明“承嗣,陛下之侄,又是亲王,不宜更在机权,以惑众庶”,武承嗣是陛下的侄儿,又是亲王,不宜加上机要的重权,来使众百姓生惑。这是从武承嗣本身而言,其地位(亲王)、身份(皇侄)本已高贵显赫;其次,“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岂得委权与之?”,况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还相互篡夺权力,何况在姑侄呢,哪里能把重要权力委托给他呢?这是从历史教训而言,父子反目成仇篡夺皇位已有前车之鉴,姑侄之间恐在所难免;最后指出“脱若乘便,宝位宁可安乎?”,如果他不受控制,随心用权,陛下的宝位怎么可能安稳呢?这是从武则天个人权益而言,武承嗣一旦趁机发难,她的皇位必然不保。这样层层推进,条理清晰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也说动了武则天。

参考译文:
李昭德,京兆长安人。少年时就以明经科中举,多次升迁升到凤阁侍郎。长寿二年(693), 朝廷增置夏官侍郎三员,当时选李昭德与娄师德、侯知担任。这年,他又升任凤阁鸾台平章事,不久又加检校内史之职。长寿中,京都改建文昌台和定鼎、上东等门,又在城外建外郭,这都是李昭德所创建的,当时人们认为他很有能力。当初,都城洛水天津的东边,立德坊的西南角,有中桥和利涉桥,用来通行人。上元二年(675),司农卿韦机才移中桥到安众坊的左街,对着长夏门,京都的人都认为很方便,因此利涉桥废而不用,节省钱财以万计。但是每年常被洛水冲击,必须经常出劳力修治。李昭德创新方法堆积石头桥墩,使对着流水的部位成尖形来分水势,从此,竟未出现洛水冲刷损坏的情况。
当时,武则天以武承嗣为文昌左相,李昭德密奏:“武承嗣是陛下的侄儿,又是亲王,不宜加上机要的重权,来使众百姓生惑。况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还相互篡夺权力,何况在姑侄呢,哪里能把重要权力委托给他呢?如果他不受控制,随心用权,陛下的宝位怎么可能安稳呢?”武则天惊惧地说:“我未考虑到这一方面。”武承嗣也曾返过来诬告李昭德,武则天说:“自从我任用李昭德以来,常常得以高枕而卧,他这是替我劳累辛苦,不是你能比得上的。”武承嗣不久转任太子少保,罢去参与政事的职务。延载初年(694),凤阁舍人张嘉福指使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到朝廷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不许,王庆之坚持请求没完没了。武则天令李昭德责问他们,命令他们散去。随即李昭德便用杖打死王庆之,余众才息。
当时,朝廷奉承献媚的人多被选拔任用,所以想获得宠幸恩典的人,凡事无论大小,只要近于谄媚阿谀,虚假奉承,都能获得进见。有人于洛水中获得数点赤色的白石头,就到宫阙进见。诸宰相问这石头有何特点,回答说:“这块石头赤心,所以拿来进献。”李昭德叱责他说:“这块石头有赤诚之心,洛水中其余的石头难道都能反叛吗?”旁边的人都笑了。这个时期,来俊臣、侯思止等,歪曲刑法,诬陷忠良,人都惧畏,李昭德每次都在朝廷上奏他们的枉法情状,因此来俊臣的党羽也稍稍有所收敛。


相关阅读
1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之子阅读答案与翻译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之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 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 【查看全文】

2 张弘靖字元理,雅厚信直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张弘靖传》

张弘靖字元理,雅厚信直,少有令问,以荫为河南参军。裴延龄为德阳公主治第,欲徙弘靖先庙,上疏自言,德宗异之,擢监察御史。元和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少阳 【查看全文】

3 《新唐书·李白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白至长安, 【查看全文】

4 常衮,京兆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旧唐书·常衮传》

常衮,京兆人也。父无为,三原县丞,以衮累赠仆射。衮,天宝末举进士,历太子正字。宝应二年,选为翰林学士、考功员外郎、知制诰。衮文章俊拔,当时推重。性清直孤洁,不妄交 【查看全文】

5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苗晋卿传》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擢进士第,调为修武尉,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 【查看全文】

6 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阅读答案与翻译

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隋受禅,补千牛备身。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由是特见亲爱,累转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