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允升,陕西长安人阅读答案与解析

薛允升,陕西长安人。成丰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光绪五年,权漕运总督。淮上患剧盗久未获,允升诇得其巢,遣吏士往捕。岁除夕,盗方饮酒,未戒备,悉就执。六年,召为刑部侍郎,历礼、兵、工三部,而佐兵部为久。念国家养兵勇糜饷糈,因条列练兵裁勇机宜,上嘉纳。
初,允升观政刑曹,以刑名关民命,穷年讨测律例,久之有所得。凡所定谳,案法随科,人莫能增损一字,长官信仗之,有大狱辄以相嘱。其鞫囚如与家人语,务使隐情毕达,枉则为之平反。江宁民周五杀朱彪,遁;参将胡金传欲邀功,捕僧绍棕、曲学如论死。侍读学士陈宝琛纠弹之,上命允升往按,廉得实,承审官皆惩办如律。
二十二年,太监李苌材、张受山构众击杀捕者,严旨付部议。允升拟援光棍例①治之,而总管太监李莲英为乞恩,太后以例有“伤人致死、按律问拟”一语,敕再议。允升言:“李苌材等一案,既非谋故斗杀,不得援此语为符合。且我朝家法严,宦寺倍治罪。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夫立法本以惩恶,而法外亦可施仁。皇上果欲肃清辇穀,则仍依原奏办理;若以为过严,或诛首而宥从,自在皇上权衡至当,非臣等所敢定拟也。”疏上,仍敕部议罪。其时莲英遍嘱要人求末减,允升不为动。复奏请处斩张受山,至李苌材伤人未死,量减为斩监候,从之。
二十三年,其从子济关说通贿,御史张仲炘、给事中蒋式芬先后论劾,允升坐不远嫌,镌三级,贬授宗人府府丞。次年,谢病归。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九》,有删改)
【注】①光棍例,《大消律》对那些偷盗搂扒、斗殴杀人的凶恶之徒犯法照“光棍例”议罪,定罪严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
B. 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
C. 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
D. 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隋唐时指通过进士科考试的人,明清时指通过科举最后一级考试即院试的人。
B.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通过水路将所征粮食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
C. 辇毂,原指古代天子的车驾,后代指天子;又因京城在天子车驾之下,故其也代指京城。
D. 从子,在古代指兄弟的儿子,即侄子;“从”指堂房亲属,如将堂兄弟称为“从兄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考虑到国家养兵耗费太大,薛允升向朝廷分条陈述裁员练兵的方法,得到皇上肯定并被采纳
B. 参将因急于邀功而抓捕他人以顶罪,薛允升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调查,对相关人员依法惩办。
C. 太监李、张牵涉命案,李莲英先为二人乞恩,后四处请托谋求从轻处罚,薛允升始终坚持按律治罪。
D. 薛济卷入一起行贿案遭弹劾,薛允升受牵连而被降三级,贬为宗人府府丞,第二年托病辞官回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定谳,案法随科,人莫能增损一字,长官信仗之,有大狱辄以相嘱。
(2)若以为过严,或诛首而宥从,自在皇上权衡至当,非臣等所敢定拟也。


10. D    11. A    12. B 
13. (1)所有定罪(或:判决)的,(都)遵循法律条文,没有人能够增减一个字,上级官员信任依靠他,有重要案件总是托付给他。
(2)如果认为过于严厉,或是要严惩首犯而宽恕从犯,当然由皇上衡量最为恰当,这不是我们这些人敢定案拟罪(或:作出判决)的。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一次从严惩治,不能体察哀怜之意,已经愧对于心,如果再降低要求来定罪,并把当初的谕旨放在一边不管,那么更感到内疚不安了”,这是薛允升上疏之言,圈出其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此次”“意”“心”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从严”修饰“惩治”,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仰体”的宾语是“哀矜之意”,故应在“意”后断开,“置”的对象是“初奉谕旨”,故“置”后不能断开,排除B项。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明清时指通过科举最后一级考试即院试的人”错误,“院试”应为“殿试”。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调查”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二段说“参将胡金传欲邀功,捕僧绍棕、曲学如论死。侍读学士陈宝琛纠弹之,上命允升往按,廉得实,承审官皆惩办如律”,可见应是“侍读学士陈宝琛”举发弹劾后,皇上命令薛允升前往勘察,并非是“第一时间”。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定谳”,定罪,判决;“案法随科”,遵循法律条文,“案”“随”意思一致,都指“遵循”;“损”,减少;“仗”,依靠;“狱”,古今异义,案件;“嘱”,托付;“相嘱”应为“嘱相”。第二句中,“宥”,宽恕;“自在”,当然由(在于);“权衡”,衡量;“至当”,最为恰当;“定拟”,定案拟罪,做出判决。


相关阅读
1 施维翰,字及甫,江南华亭人阅读答案

施维翰,字及甫,江南华亭人。顺治九年进士,授江西临江推官。清漕弊,善折狱,奸顽敛迹。巡抚郎廷佐奏其治行,举卓异,内擢兵部主事。改山东道御史,疏言:察吏首重惩贪,尤 【查看全文】

2 丁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丁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人。以廪贡生治乡团,数却潮州寇。选琼州府学训导。录功叙知县,补江西万安,善折狱。坐吉安不守,罢免。参曾国藩戎幕,复官。李鸿章治军上海,檄主 【查看全文】

3 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进士,授江西宁都知县。土瘠民贫,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民多迁徙,地不治。请尽蠲①逋赋以徕之,二岁田尽辟。县治濒河,夏雨暴涨,城 【查看全文】

4 清史•陶元淳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 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 【查看全文】

5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 【查看全文】

6 《清史稿·方苞列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劾编修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