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头那一夜阅读答案-林那北,入秋了,暮色当头,晚风在马车卷帘外拂过

发布时间: 2023-08-31
浔阳江头那一夜
林那北
入秋了,暮色当头,晚风在马车卷帘外拂过,那是一种湿润的、夹带着很多水汽的风,与车内男人之前早已习惯的长安城完全不同。
现在他就是去水边,去西门外一个叫湓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
这是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一年多以前,他还在宫中,围绕太子悠哉当着左赞善大夫。此时藩镇割据,战事四起,朝廷平藩讨叛让地方势力极为不满,便派刺客入京当街杀了宰相武元衡。依唐制,东宫官员不得参谏朝政,但他还是奋笔疾书,要求缉拿凶手,雪耻立威。可是他却“越职言事”了,被扣上一个罪名赶出宫门,赶往千里迢迢的江州。
真是无妄之灾。之前他诗名鼎盛,也自觉才情弥天,便话锋犀利,针对时弊常出言不逊,其实不过是“济天下”的一腔热血,也以为是忠谏护君,不料却早已让朝中很多人暗生不爽,于是揪住不放,无非借一把刀砍过来而已。贬,这个词杀伤力太大了,把他内心捅得千疮百孔倒不在话下,关键是外界投来的冷漠与鄙夷的目光,炎凉的世态更让他万箭穿心。
他立即孤身离京,接着与家人汇合再向南。“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这是他初到江州时写下的。放平心态,这里其实也不失为一块宝地,除了水之外,山也抬头可见,满山四季都绿出层层叠叠的厚实油光。这座别名又叫“浔阳”的小城,其实也不失为一块让智者和仁者皆能乐享的宝地啊。
何况还有酒有诗有朋友,更有那么多令他一赞三叹的美景。
且不论江上的帆、湖上的鸟,单单城往东三十二里,那座俊朗秀丽伫立的庐山,就百看不厌。穿行其间,烦恼荡尽,诗意万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仅仅觅得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京城无限远,那就在此独善其身吧。“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在香炉峰北面、遗爱寺南边,他很快给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便呼朋唤友大醉几场。甚好甚好,十五年前他初入仕途时,在秦岭下、渭水边的盩厔当着小小的县尉,不也正是在山中与朋友纵酒欢歌之后,才诗意喷涌,挥毫写下那首八方争颂的长诗《长恨歌》吗?
他最好的朋友是远在巴蜀的元稹,就是那个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句悼念妻子、用传奇故事《莺莺传》描述风流才子张生对崔莺莺姑娘始乱终弃悲剧的元稹。作为同科进士,他们性情相似,才情相当,竟也同因不畏强权、恃才放旷而前后脚遭遇贬斥——他到江州做司马,元稹则到西南的通州,最初做的也是司马。相见难,相思苦,只能互寄诗慰藉,唱和不断,其数量和质量都蔚为壮观。世象污浊,前程黯淡,生命间的情谊此时如此珍贵,它是一簇光,温暖并照亮了彼此。
所以他连夜赶到长江边。即使要离去的不是元稹,他仍然不舍,心有戚戚。
天已完全暗透,江面零星的渔火萤火虫般孱弱地跳动。青衫太薄了,风过,他紧了紧身子。冷,犹如直面自己身世和当下朝政时的凉意。友人船正待发,他急步前迎,一怀愁绪还须靠酒打发,便相对而坐,把盏话别。
接下去发生的,都写在《琵琶行》里了。霓裳羽衣曲。从长安城流落到此的旧女伶。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弦音……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他涕泪横飞,辛酸往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令他无法自已。
“浔阳江头夜送客”,《琵琶行》的首句,就时间、地点、人物一并俱全,朝朝代代无数人张口一吟,就宛若置身唐元和十一年那个夜晚的浔阳江畔,为秋月所照,见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听到天籁般的琵琶琴声。
当初被迫离开长安,白居易内心一定沮丧、忿恨、恐惧相织,如果可以选择,他想必舍不下天子脚下的富丽繁华。一去千里,命运急转直下,竟也给了他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馈赠。江水,秋月,歌女,曲乐,一场突如其来的邂逅,刹时把他磅礴才华撞击出夺目的火花。一首不朽的千古绝唱,于是在那个梦一般的南方夜晚徐徐铺陈,应和着天上的星辰,在人间永远闪亮。
(选自《文汇报》,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本文可以说是一篇文化散文,以“浔阳江头那一夜”这一时间节点为抓手,重现了《琵琶行》问世的那一夜诗人白居易的整个心路历程。
B.开篇写浔阳的秋风,突出与长安的不同,正是“那一夜”“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表现;继而写湓浦口,正是“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地点;之后,写白居易的才名、获罪、被贬、南迁……
C.白居易为送别远赴西南通州任职的元稹,乘车赶往湓浦口,可见他们的情意深厚。
D.“诗穷而后工”,千古名篇白居易的《琵琶行》的创作成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通过对湿润的、夹带着水汽的晚风的描写,渲染了送别时的凄清的环境。
B.文章在看似无序的叙述中安插的是一条起伏的情感线:由沮丧到平静再到那一夜琵琶声唤醒的迁谪之苦,最后,是“磅礴才华撞击出夺目的火花”的快慰。
C.文章运用第三人称,可以深入白居易的内心,将其被贬前后的心路历程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突出其形象。
D.文章运用补叙的方式,交代白居易在京城的遭遇,展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突出了其正直敢言的性格。
8.文中多处引用白居易的诗句,请选择两处作简要赏析。(4分)
9.文中关于元稹的一段叙述,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6分)


6.C.“为送别远赴西南通州任职的元稹”说法错误。由原文“现在他就是去水边,去西门外一个叫湓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他最好的朋友是远在巴蜀的元稹”“所以他连夜赶到江边。即使要离去的不是元稹,他仍然不舍,心有戚戚”可知,远赴西南通州任职的不是元稹。故选C。
7.D.“文章运用补叙的方式”说法错误,交代白居易在京城的遭遇,展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部分是插叙,不是补叙。故选D。
8.示例:①“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一句,写出浔阳恶劣的自然环境,“凋疏”“低湿”的凄冷环境恰是诗人刚刚被贬的心境的写照:与在京城做官时的盛名与轻松截然不同,增添文采,丰富内容。②“人间四月芳菲尽”一处,写出江州山水美景,涤荡诗人烦恼,给予诗人快慰,增添文采,丰富内容。③“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一句,写出诗人到达江州之后心态的转变,由被贬之时的愤恨沮丧转变为平静淡然,这是诗人对厄运的坦然应对,增添文采,丰富内容。(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9.示例:不能删去。①文中写元稹是为了与诗人形成对照:两人作为同科进士,性情相似,才情相当,都因不畏强权、恃才放旷而前后脚遭遇贬斥。②元稹与诗人的唱和就如知己的长谈,这种友谊让深陷黯淡的他们成为彼此的光亮。因此,诗人愈发珍惜难得的友谊,才会在“那一夜”去送别友人,即便不是元稹,依然有着浓烈的不舍。③也正因为这一次送别,被贬的厄运才转化为生命的馈赠,才有了“浔阳江头那一夜”的千古绝唱——《琵琶行》。(每点2分)


相关阅读
1 秃的梧桐阅读答案-苏雪林

秃的梧桐 苏雪林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秃的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 【查看全文】

2 有路的地方就能通往戏台阅读答案

有路的地方就能通往戏台 ①乡民爱戏,常常在夜幕即将垂帘的黄昏时分凑在一起胡喊。烦恼和沉重总是很短暂,劳作之余,乡民对日常生活的期望没有城里人高,只要有戏看,想不来的 【查看全文】

3 月出龙门山阅读答案

月出龙门山 王飞 伊河向龙门奔涌过来,从对峙的两山间穿流而过时,多了万千的从容与虔诚。远古的伊水流逝了曾经的历史烟云,漾潆的水气中似乎又隐约着曾经步履蹒跚的文明。我在 【查看全文】

4 《拉萨的黄昏》阅读答案

拉萨的黄昏 刘宏伟 ①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到过很多的城市,欣赏过无数的美景,或欣喜若狂,或惊叹不已,或黯然感伤,无论哪一种,都带给了我无限的享受。但要提及钟爱,唯有拉 【查看全文】

5 风筝仙女阅读答案-铁凝

风筝仙女 铁凝 ①家居市区的边缘,楼房前边是一大片农民的菜地。凭窗而立,眼前地阔天高,又有粪味儿、水味儿和土腥味儿相伴, 才知道你每天吃下去的确是真的粮食, 喝下去的也确 【查看全文】

6 白鹭于飞阅读答案-汤世杰

白鹭于飞 汤世杰 ①白鹭终于飞了起来身影如燕山之雪,飘飞,俯仰,迂回,穿行在碧蓝如水的天空,在湿地那幅翠绿与苍黄间杂、色彩浓郁的油画里。 ②草长平湖白鹭飞。我已在那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