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访谈核潜艇专家黄旭华

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访谈核潜艇专家黄旭华
       人物介绍:黄旭华,1924年2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战略导专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中这样描述:“他,恰是有为而埋名的人生,就像他负责设计的潜艇,潜进深深的海洋,是赫赫的存在,又是无影的存在。”
①记者:您曾说:“我的人生,就是在日本飞机的轰炸声里决定的。”可否分享一下您弃医从研的经历?
       黄旭华:我本是想学医的,因为父母都是医生,后来事情发生了改变。抗战爆发后我到桂林念书,日本人炸桂林,那是满城狼藉、一片废墟。警报一响,就得躲进防空洞。每次我跟着大家从城里往外跑就一腔怒火,有三个问题在心里浮现: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疯狂,想登陆就登陆,想屠杀就屠杀?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安居,要到处逃亡?中国那么大,我们跑来跑去,连一个安安静静读书的地方都没有,这是什么道理?我问我的老师柳无垢,她给我的答复很简单,因为中国太弱了,弱国就要受人家宰割。于是我给自己改名“旭华”,意思是中华民族必定如旭日东升一般崛起,我要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做贡献。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制造飞机保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抵御外国侵略。后来我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
②记者:            ?
       黄旭华:居里有一句话:“要反对原子弹,自己就应该先拥有原子弹。”我加了一句:“有了原子弹,你必须要有执行第二次核打击的手段,这就是核潜艇。”为什么?有了原子弹,你声明不先用原子弹,那你把原子弹摆在地上让人家打也不行,必须拥有核潜艇,把原子弹埋在水底下。两次世界大战,潜艇的威力是非常惊人的。因为它潜入水底,隐蔽性强,给敌人的军舰和海上运输造成很大的威胁。一旦敌人对我进行核攻击,我可以保存自己给他致命的核反击,叫做第二次核打击。和平时期有了它,可以遏制敌人的核讹诈,保卫国家,维护世界和平。
③记者:核潜艇是否具有战斗力,极限深潜试验是关键。1988年,64岁的您亲自登艇参与深潜试验,您为何要以身试险?
       黄旭华:潜艇研制完成后,有一道严峻考验,就是进行极限深潜试验。1963年,美国某王牌核潜艇深潜试验还未到200米就沉入海底,艇上100多人无人生还。现在这艘从里到外全由中国人研制的核潜艇,能否顺利闯过第一次深潜试验大关,参试人员心中无底。个别人给家里写信,其实就是留下遗书。大家带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去执行深潜试验,是非常危险的。我说,深潜试验绝不是要我们去“光荣”,而是把试验数据一个不漏拿回来。我是总设计师,我不仅要为这条艇的安全负责,更要为艇上170多个参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到底怎么办?我决定跟大家一道去,共同完成深潜试验,果然试验很顺利。
④记者:您离家研制核潜艇时才30岁出头,等到您再回家已是60多岁的老人。30年中,您和父母的联系只剩下一个海军信箱,这是怎样一种考验?
       黄旭华:主要是保密需要,也是工作紧张,我父亲和二哥去世时我都没能回去。1987年,祖慰的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发表,讲述了一位核潜艇计师隐姓埋名30年的事迹。母亲没有想到,那个被家人责备忘记亲生父母的不孝儿子,原来是在为国家做这个事。她把子女们找过来讲了这么一句话:“三哥的事情,大家要谅解。”这个事传到我这里,我哭了。1956年离家时母亲跟我讲,你从小离家念书,受尽了苦,那时候战乱你回不了家,现在解放了,父母也老了,你要常回家看看,我是流着泪满口答应的,但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三十年。
(节选自2019年1月18日新华网“聆听大家”专栏,记者:韩亚栋)
(1)下列对本文标题中“赫赫”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显著盛大
B.炎热炽盛
C.声音宏大
D.光明炫耀
(2)下列填入文中空格处的记者提问句,最贴切的一项是  
A.黄老,为什么您有兴趣研制核潜艇?
B.黄老,中国为什么必须要有自己的核潜艇?
C.黄老,能科普一下核潜艇的威力吗?
D.黄老,和平时期人类为什么要研制核潜艇?
(3)结合第三问中“64岁”“以身试险”等词语以及黄老的回答,简析访谈提问的技巧。
(4)依据下面记者的提问,请你作为黄旭华的代言人,拟一个回答。
记者:我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读到这样一句话:“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您对自己的“孝”作何评价?
黄旭华:……



(1)A
(2)B
(3)“64岁”“试险”表明记者对采访对象和采访话题了解充分,提问具体明确且有引导作用,从黄老回答的“试险经历”来看,提问方便采访对象回答,受众从答问中了解了黄老的所思所想并产生由衷的敬佩。
(4)示例:我在外30年没有回家,按照孝和悌的道德要求,我亏欠了家人,特别是我的父母,我完全能理解家人对我的抱怨;但忠孝难以两全,我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国家不强,小家就难安,我一辈子研制核潜艇,就是让我们国家不受欺负。我认为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相关阅读
1 艾青评传(节选)阅读答案-杨匡汉

艾青评传(节选) 杨匡汉 年近古稀的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常常不无感慨地对人说:想想我 这一辈子,也只是写了几首人们还记得的诗。人民是最公平的。一个人写了点 【查看全文】

2 《米兰·昆德拉传》阅读答案

材料一: 音乐中的启蒙 1929年4月1日,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昆德拉孩提时代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的,那是一段 【查看全文】

3 马寅初:大气人生阅读答案

大气人生 夏明亮 马寅初于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酿酒作坊主家庭。父亲把继承家业、进一步振兴家声的希望寄托到他身上。对于父亲的安排,少年马寅初表示不满。在父亲鞭打 【查看全文】

4 我的戏剧老师曲信先阅读答案

我的戏剧老师曲信先 ①把我从一个彻底的白丁带上戏剧创作道路的,是我的老师曲信先。而我认识他,纯属偶然;他能收我为学生,则纯属我侥幸。 ②1972年我在上海热处理厂当工人, 【查看全文】

5 大家孙瀛洲阅读答案

大家孙瀛洲 当代中国文博界,被人称之为专家甚至著名专家好像不太难,但称得上大的不多,孙瀛洲先生即是这少数中的一个。 孙瀛洲1893年出生于河北冀县一个贫苦的家庭。1900年到北 【查看全文】

6 悠悠敦煌情 ——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阅读答案

悠悠敦煌情 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 常沙娜,浙江杭州人。自幼随父亲敦煌学奠基人之一、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