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禅山亦谓之华山阅读答案与翻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发布时间: 2023-06-26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B.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C.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D.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缘故,与“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中的“故”字含义不同。
B.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地名第二个字用“阳”的,很多与此有关,如“咸阳”。
C.“火尚足以明也”与“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两句中的“明”字含义不同。
D.“非常之观”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两句中的“非常”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褒禅山的名字和唐朝和尚慧褒有关,而慧空禅院也与慧褒有关。王安石还从石碑残存的字判断,现在把“华”字读成“华实”的“华”,那是字音读错了。
B.王安石一行先游“前洞”,曾经来那里游览并题字留念的人很多;再游“后洞”,“后洞”深远幽暗,进去越深,向前进就越困难,到达那里并且题字留念的人少。
C.很多爱好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后洞”的尽头。而王安石他们跟那些爱好游览的人比起来,游览的距离还不到十分之一,但王安石已经很满足游洞的快乐。
D.王安石感慨古人思考得深人而且广泛周密,所以常常有收获;他还感叹古代有些书籍不能保存而使得后代以讹传讹,所以做学问要深刻地思考、谨慎地采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4分)
(2)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4分)
14.从王安石游洞的经历来看,做一件事情要达到目的,需要哪些条件呢?请简要说明。(3分)


10.B[(原文标点)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B“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11.D(二者意思有不同之处,“非常之观”中“非常”意为“不寻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非常”意为“意外的变故”)
12.C(分析不当,“但王安石已经很满足游洞的快乐”错误,根据原文“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可知王安石后悔跟着他们出来,不能尽情享受游洞的快乐)
13.(1)(如果)尽了我的努力(志向)还不能到达,就可以没有悔恨了,谁又能够来讥笑我呢?(“志”“至”“孰”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志:志向,这里有“努力”之意。至:到,到达。孰:谁)
(2)在书信往返中不应该粗疏和轻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卤莽”“具道”“见恕”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卤莽:粗疏,轻率。具道:详细地说。见恕:宽恕我)
14.①“志”,要有坚定的志向,坚强的意志,不从俗,不随众;②“力”,要有充沛的精力;③“物”,要善于借助外物,借助外力。(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朝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地方起屋定居,最后又葬在这里;因为这个,后来就把这座山叫作“褒禅”。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生时住的庐舍和死后葬的坟墓。离开禅院东面五里,有个叫作华山(阳)洞的,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就这样称呼它。离开华山洞一百多步,有块石碑倒在路上,它上面的文章模糊不清,只是残存的字还可以认出,名叫“花山”。现在把“华”字读成“华实”的“华”,那是字音读错了。山下平整开阔,有股泉水从旁边涌出来,曾经来这里游览并题字留念的人很多,这就是所说的前洞。从山脚上去五六里,有个山洞深远幽暗,走进去十分寒冷,问这个洞的深度,就是那些爱好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它的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向前进就越困难,可是那看到的景色就越奇妙。有个畏于前进而想退出去的人,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燃尽。”(我)就跟他们一起出来了。大约我们所到的地方,跟那些爱好游览的人比起来,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洞的左右两边,到达那里并且题字留念的已经很少了。看来洞更深,到的人就更少了。在这个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用来照明。出洞之后,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跟着他们出来,不能尽情享受游洞的快乐。因此,我对这件事有些感慨。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观察,常常有收获,这是因为他们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周密。道路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艰险、偏远的地方,去的人就少。可是,世界上奇妙雄伟的、壮丽怪异的、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艰险偏远、人们很少到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即使不盲目跟着别人而中途停止,但是体力不够,也不能够到达。有了志向和体力,又不盲目跟从别人而且不怠隋,但到了那幽深黑暗、令人迷糊困惑的地方,如果没有外力帮助他,也不能够到达。可是,力量能够达到却没有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是应该悔恨的;(如果)尽了我的努力(志向)还不能到达,就可以没有悔恨了,谁又能够来讥笑我呢?这就是我的心得。我对于倒在路上的石碑,也有感叹:古代有些书籍不能保存,使得后代以讹传讹竟至无法说明的,哪里能讲得完呢!因此,做学问的人对所学的东西不能够不深刻地思考、谨慎地采择啊。



相关阅读
1 浪游记快阅读答案与翻译

浪游记快 (清)沈复 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 【查看全文】

2 郦道元《三峡》名句默写训练与答案

《三峡》 1.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3.有一句话把三峡舂冬季节山水草木 【查看全文】

3 窦群传原文_文言文窦群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窦群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窦群字丹列,京兆金城人。父叔向,以诗自名,代宗时,位左拾遗。群兄弟皆擢进士第,独群以处士客隐毗陵。母 【查看全文】

4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明谓韩王曰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明谓韩王曰:与黑不可恃金泰之心欲伐楚急不如图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业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做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 楚王闻 【查看全文】

5 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对此,《老子》四章中给出建议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而道远,其中任重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意诚的前提条件 【查看全文】

6 范雎至秦,王庭迎阅读答案与翻译-《战国策·秦策》

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