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明谓韩王曰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3-03-22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明谓韩王曰:“与黑不可恃金泰之心欲伐楚急不如图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业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做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
楚王闻之大怒,召陈矜而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南乡,此秦所以庙祠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做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已也。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悲也。”楚王大说,乃做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敝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敞邑将以楚殉韩。”
韩王大说,乃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矣。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以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韩王弗听,遂绝和于秦。秦果大怒,兴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
韩氏之兵非削弱也,民非蒙愚也,兵为秦禽,智为楚笑,过听于陈轸,失计于韩明也。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固
B.与国不可特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易二之计也
C.与国不可特/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易二之计也
D.与国不可特/今秦之心欲伐楚/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代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庙祠,是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本文中指祭于宗庙。
B.四境,指四方疆界,文中与《六国论》中“起视四境”意义相同,都代指全国。
C.“重其币”中“币”指礼物,与《屈原列传》中“厚币委质”的“币”意义相同。
D.“邑”原指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本文中“敝邑”是楚王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韩大战,韩国告急,韩王派公仲明出使与秦求和,以此来缓解与秦的矛盾,并将祸水引向楚国,果然引起了楚王的不安。
B.陈轸为楚王献计,在楚国国内戒严,派遣军队和使者制造救韩的声势,迷惑韩王,借此来破坏韩秦的关系,使楚国免于大患。
C.韩王不听公仲明的规劝,最终没有与秦联合,引起秦国大怒,发动军队攻打韩国,楚国虽然来救,但因实力太弱,韩国大败。
D.作者认为,韩国实力并不弱,却最终落了个军队被俘,谋略被耻笑的下场,主要是因为太相信陈轮,没有采纳公仲明的计策。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
(2)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
14.公仲明劝说韩王不要轻信楚国救韩而取消与秦联合,其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 分)


10.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第一处“伐”的宾语是“楚”,而不是“楚王”,“王”是后一句的主语,故排除A、D;第二处“为和于秦”是“与秦和好”,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故选C。
1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中《六国论》中“起视四境”中“四境”指边境。故选B。
1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楚国虽然来救,但因实力太弱”错,原文说“楚救不至”,可见楚国并没有来救韩国。故选C。
13.(1)韩国即使不听从我们,也一定会感激大王,绝不会联兵(像大雁一样结队行进)而来。
(2)倚仗楚国的虚名,轻易停止同强秦这样的敌人(讲和),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纵”“德”“雁行”各1分,句意1分;第二句中“恃”“绝”各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
14.①秦攻韩是真,楚救韩是假;
②楚和韩并没有预先约定伐秦,救韩应该是楚国的计谋;
③韩已通知秦联合之事,如果取消会得罪强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做此题的方法是首先打到相关答题区间,根据题干要求划分出层次,再分别概括即可。

译文:
秦韩两国在浊泽交战,韩国告急。公仲明对韩王说:“盟国不能依靠。现在秦国的意图是想要攻打楚国,大王不如通过张仪来和秦国讲和,送给它一座大城市,同秦国一起攻打楚国。这是以一换二的计策。”韩王说:“好。”于是就让公仲明出使秦国,打算到西方同秦国讲和。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恐慌,马上召见陈轸。陈轸说:“秦国想攻打我国已经很久了,如今又得到韩国一座大城市,它的军费又可以增加了,秦韩两国合兵向南,这是秦国很多年以前就梦想要实现的,如今它的目的已经达到,楚国必然要遭受进攻。大王要听从我的意见:在全国实行戒严,挑选军队声言援救韩国,让战车布满道路,派遣使者,增加使者的车辆,加重使者的聘礼,使韩国相信大王是在救它。韩国如果不能听从我们,一定会感激大王,绝不会联兵而来。这样秦韩两国不和,秦兵虽然来到,楚国不会遭受大的损失。韩国如果能够听从我们,同秦国决裂,秦国必然大怒,因而痛恨韩国。韩国得到楚国的援救,一定会轻视秦国;轻视秦国,它应付秦国一定不恭敬。这样我们便可以使秦韩两国的军队疲惫不堪,从而解除楚国的忧患。”楚王非常高兴,便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戒严,挑选军队声言援救韩国,派遣使者,增加使者的车辆,加重使者的聘礼。让使者对韩王说:“敝国虽小,已经全部动员起来了,希望贵国从容对付秦国,敝国为将愿意为韩国付出一切地进行帮助。”
韩王十分高兴,便停止公仲明使秦。公仲明说:“不行。用实际行动使我国陷入困境的是秦国,用虚假的名义来援救我们的是楚国。倚仗楚国的虚名,轻易停止同强秦这样的敌人讲和,一定会被天下人所耻笑。何况楚韩两国不是兄弟国家,又不是预先约定共谋攻打秦国的,情况是秦国要攻打楚国,楚国这才发兵声言援救韩国的,这一定是陈轸的阴谋。再说大王已经派人通知秦国了,如今使者不去,是欺骗秦国。忽视强秦的灾祸,却听信楚国的谋臣,大王一定要后悔的了。”韩王不听从,就同秦国停止讲和。秦国果然大怒,发兵与韩国交战于岸门。楚国的救兵不到,韩国大败。韩国的军队并不弱小,人民并不愚昧,可是军队被秦国俘获,谋略被楚国耻笑,是因为错误地听信了陈轸,没有采纳公仲明的计策啊。



相关阅读
1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2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3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4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5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6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