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书阁记——为徐德夫右司作阅读答案-刘克庄

发布时间: 2020-12-20
味书阁记——为徐德夫右司作
〔南宋〕刘克庄
①阁在丰城山间。名,子贱潘公也;笔,广微袁公也。德夫读书其上有年矣,去而仕于朝,因以其所读者为天子言之,忠愤激发,几忤上意。竟坐是由省闼①放还故山。或窃笑曰:“世盖有剽窃涉猎书之毫芒而光显遇合者。德夫无所不读,顾龃龉留落如此,意者书误德夫耶!德夫宁能味此无味之味耶??”德夫亦叹曰:“有是哉!”
②夫书无穷尽,味有浅深。尝试以古今人观之;行之笃、守之固,味之深者也;先信而后畔,始合而卒离,味之浅者也。叔孙通、鲁两生皆学《礼》,一以取封,一没世无闻。舒、弘皆学《春秋》,一起徒步拜相,一老摈郡国②。   非深者守道而难合,浅者谐世而易售欤?使其果深于书,捽茹山雌也③,脱粟太牢也。苟为不然,如啖土炭,如嚼蜡火,将唾弃之矣。然则德夫之所味,固世之所不能味;世之所味,固德夫之所不屑味欤!
③或又曰:“阁仅三间,奚其记?”余曰:“不然;石渠、天禄④;高则高矣,而不能逃莽大夫之讥;临春、结绮⑤,美则美矣,而不能湔⑥狎客之谤。德夫阁虽小,然圣贤之事具焉,古今之变合焉,天下、后世之责在焉。德夫味之不已,出则为遗直,为名臣;处则为高士,为全人。是阁与天壤俱敝矣。勿记,可卑?!”
(选自《后村先生大全集》)
〔注〕①省闼:禁中,宫中。②老摈郡国:指董仲舒为公孙弘所译而出为胶西王相。③捽茹山雌也:指采食野菜如同吃野鸟的肉一样鲜美。④石渠、天禄:汉宫中藏书阁名。扬雄曾校书其中,后撰文讨好王莽,朱熹在《通鉴纲目》中称他为“莽大夫”。⑤临春、结绮:南朝陈后主宫中的阁名。⑥湔:洗。
2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岂   B.盖    C.然    D.且
22. 第②段在举了“叔孙通、鲁两生”这组例子之后,又举出“舒、弘”的例子。请分析后一组例子在说理上的作用。(3分)
2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文写法上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 正反对比    B.骈散结合    C.叙议结合     D.借物喻人
24. 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21.(1分)A
22.(3分)答案示例:以世人皆知的典型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读书味深者和味浅者际遇有别。举例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如果仅举“叔孙通、鲁两生”这一组事例,很难证明所论现象的普遍性,加上“舒、弘”这一组事例,则增强了论据的说服力。前一组事例所举双方有用与不用之别,这组所举双方则有重用与否之分,避免了同类重复,更有助于证明所论现象的普遍性。
评分说明:第一点1分,后两点每点2分,给到满分为止。
23.(2分) D
24.(4分)答案示例:本文从“书无穷尽,味有浅深”入手,肯定了阁的主人德夫是“味之深者”,为德夫因“忠愤激发”而遭“放还”的遭遇感到不平,并表达了对读书味之深者“守道而难合”、味之浅者却“谐世而易售”这种现象的慨叹、批判。同时,本文还对德夫因“味之深”而不“畔”不“离”的操行表达了认同、赞美。文章以事论世,借古论今,借题发挥,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意图。
评分说明:对意图每概括一点给1分,整体概括1分,给到满分为止。


参考译文
  味书阁建在丰城的山间。(替它)命名是潘子贱;书写‘味书阁”横匾的是袁广徽。徐德夫在阁中读书有很多年了,离开故乡后到朝中做了官,因为把他学到的怎样治理国家的道理向皇上讲述,(其情)忠诚、愤慨、激昂、奋发,忤逆了皇上的意愿,最终因此从禁宫中被流放到老家。有人私下讥笑说:“人世间大概有一种剽窃猎取书中的某一精辟言论而只是为了迎合遇合自己的人的人。德夫没有什么书不读,却说些与皇上意愿相左的政见,沦落到这样的地步,想必是书误导了德夫吗?德夫难道能体味这没有人味的滋味吗?”德夫感叹说:“有这样的情况。”
  书上的知识是没有穷尽的,而对知识的体味(却有)深浅。我曾经尝试用古今之人的观点来看待此事;行为忠实、操守坚定,这就是读书体味最深的情形;先前守信而后背叛,(关系)开始融洽而最终破裂,这就是读书体味最浅的情形。叔孙通跟两位鲁生都学《礼》,一个借此取得爵位,一个却湮没无闻。董仲舒和公孙弘都研习《春秋》,一个平步青云做了宰相,一个终老被排除在郡国之外。(这)难道不是读书体味最深的人坚守正道而难以(与人)遇合,读书体味浅的人能迎合世俗而容易被当权者重用吗?假使他们果真深入研究读书之道,就如吃了野菜粗食也跟享受了山珍美味一样;如果不是这样,就如同吃了土块、木炭,嚼了蜡烛、吞了火苗一般,终将会抛弃读书做人的原则,既然如此,那么,德夫(读书)所体味的本来鱿是世人不能体味的,世人所体味的,本来就是德夫所不屑一顾的。
  有人说:“味书阁仅有三间房子,怎样记述它呢?”我说:“不能这样认为。石渠、天禄(这两座西汉时的藏书阁),高大还是高大,然而,杨雄在阁中校阅图书讨好王莽,却逃不掉后人(杨雄写《剧秦美新论》讨好王莽,朱熹在《通鉴纲目》中讥称他为“莽大夫”)的讥讽;临春、结绮(这两座南朝陈后主时的书阁),华美还是华美,然而却不能洗除被称为狎客之所的讥谤,德夫的书阁虽小,然而圣贤的故事在这里传扬,古今的变化在这里聚合,天下、后世的职责在这里存在。德夫没有终止对这些的体味,做官了就成为直臣、名臣;隐居就成为高尚之士、完美之人。这书阁跟天地一样朴拙,不记述它,可以吗?”



相关阅读
1 萧望之传原文_文言文萧望之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萧望之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 【查看全文】

2 【甲】晋太元中【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查看全文】

3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江淹宇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 【查看全文】

4 虎求百兽而食之原文_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翻译赏析

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查看全文】

5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 【查看全文】

6 王履吉墓志铭阅读答案-文征明

王履吉墓志铭 文征明 呜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学艺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绪余,为明经试策,宏博奇丽,独得肯綮,御史按试,辄褒然举首,一时声称甚藉,隐为三吴之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