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居士南园记阅读答案与翻译-黄庭坚

发布时间: 2019-12-16
东郭居士南园记
黄庭坚
①以道观分于崭岩之上,则独居而乐;以身观国于蓬荜之间,则独思而忧。士之处污行以辞禄,而友朋见绝;自聋盲以避世,而妻子不知,况其远乎?
②东郭居士尝学于东西南北,所以游居,半世公卿,而东郭终不偶。驾而折轴,不能无闷;往而道塞,不能无愠。退而伏于田里,与野老并锄灌园乘屋不以有涯之生而逐无堤之欲久见蘧然独觉释然自笑。问学之泽,虽不加于民,而孝友移于子弟;文章之报,虽不华于身,而辉光发于草木,于是白首肆志而无弹冠之心,所居类市隐也。
③总其地曰“南园”,于竹中作堂曰“青玉”,岁寒木落而视其色,风行雪堕而听其声,其感人也深矣。据群山之会,作亭曰“翠光”,逼而视之,土石磊砢,缭以松楠;远而望之,揽空成色,下与黼黻文章同观。其曰翠微者,草木金石之气邪?其曰山光者,日月风露之景邪?不足以给人之欲,而山林之士甘心  ,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也。因高筑阁曰“冠霞”,鲍明远诗所谓“冠霞登彩阁,解玉饮椒庭”者也。其宴居之斋曰“乐静”,盖取兵家《阴符》之书曰“至乐性馀,至静则廉。”《阴符》则吾未之学也,然以予说之,行险者躁而常忧,居易者静而常乐,则东郭之所养可知矣。其经行之亭曰“浩然”。委而去之,其亡者,莎鸡之羽;逐而取之,其折者,大鹏之翼。通而万物皆授职,穷而万物不能撄,岂在彼哉!由是观之,东郭似闻道者也。
22.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 矣                  B. 也                  C. 焉                  D. 者
23. 用“/”为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
与野老并锄灌园乘屋不以有涯之生而逐无堤之欲久见蘧然独觉释然自笑
24. 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
25. 根据第②段概括东郭居士隐居的原因。
26. 结合第③段,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南园表现东郭居士之道的。

【答案】
22. C   
23. 与野老并锄/灌园/乘屋//不以有涯之生而逐无堤之欲//久见蘧然独觉//释然自笑 
24. 有些人因世道的污行而辞去官职,被亲友疏远,故意装聋作哑,连妻子儿女都不了解他——即以身观天下,反向引出、反衬、对比,下文内容。 
25. 无人赏识,淡泊名利,田园之乐,闻道;求学;为文;教育之乐。 
26. 借景物的名字或特点,写出东郭居士之道;借用典故,表现出东郭居士之道的丰富。举例:如青玉堂,在艰难中坚守气节;如翠光亭,审美自然;如冠霞阁,远离世俗;如乐静斋,知足常乐、清廉自首;如浩然亭,浩然之气。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则虚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选项中虚词的常用用法,依据上下文的位置、结构、语气、情感等综合分析,选出最佳选项。
依据“不足以给人之欲,而山林之士甘心”,山水景物不足以满足世人的欲望,而山林之隐士则对此感到称心如意,可知,方框处表示“对此”,相当于“于之”,需要一个兼词。
A项,“矣”,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跟“了”相同,常表示感叹;
B项,“也”,用于句末时,表示判断、解释、疑问或反诘的语气词;
C项,“焉”,用于句末时,可表示陈述的语气词,也可表示的兼词,相当于“于之”;
D项,“者”, 用在句尾时,表示希望、命令、停顿的语气词。
故选C。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特殊句式和句间逻辑关系来断句。
考生要抓动词,“锄”“灌园”“乘屋”都是东郭居士与农夫们一起做的三件事,中间该分别停顿;“以有涯之生”是“逐无堤之欲”的状语,且前后句式相对,故应断为一句;“蘧然独觉”和“释然自笑”句式相对,都是“久见”引出的表现,故中间需要断句。
故答案为:与野老并锄/灌园/乘屋//不以有涯之生而逐无堤之欲//久见蘧然独觉//释然自笑。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审准题干,回归原文理解文言句意,分析内容、手法等,归纳结构、情感等作用。
“以辞禄,而友朋见绝;自聋盲以避世,而妻子不知”写有些人因处于卑下的行列而隐居避世,呼应上句“以身观国于蓬荜之间,则独思而忧”,写出世人的处世态度。与后文东郭居士的做法形成对比和衬托,突出东郭居士。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筛选归纳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审准题干的区间指向和内容提示,找出相应段落筛选相关语句,归纳概括出答案要点。
第②段,东郭居士隐居原因的关键词句有:“东郭终不偶”看出无人赏识、“以有涯之生而逐无堤之欲,久见蘧然独觉,释然自笑”看出淡泊名利、“与野老并锄、灌园、乘屋”看出田园之乐、“孝友移于子弟”看出为学为德;“文章之报,虽不华于身,而辉光发于草木”看出为文之乐。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环境对人物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审准题干,联系平时积累的景物突出人物想象的手法和角度的相关知识,到相应语段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语句,理解文言意思,并结合语句分析出准确的要点,准确答题。
第③段,作者是借南园表现东郭居士之道,主要是从“青玉”“翠光”“冠霞”“乐静”等亭阁斋堂的名称可看出东郭居士丰富的知识学识和坚守自我,远离世俗的精神修为,即本段是以南园之景写东郭居士之道之精神。

参考译文:
从天道的角度来看山林万物的名分,隐居山林自有其乐。身处简陋的居所,从自身的角度念及国家之事,则心有忧思。有士人处于卑下的行列则拒绝俸禄,辞去官职,而被亲朋好友疏远,自己故意装聋作哑不问世事,连妻子儿女都不了解他,何况是关系比亲朋更为疏远一些的人。
东郭居士曾经四处求学,凭借半世公卿游居天下,但最终命运不好。东郭居士遭遇挫折,不可能不郁闷。前往谋职却仕进之途被阻塞,怎么能不心里怨恨。退而隐居于山林之中,跟农夫一起锄地、浇灌菜园、盖房子,不用有限的生命而去追逐没有限度的欲望,久而久之惊喜地发现自己独自醒悟,畅快高兴起来。四处求学的惠泽,虽然不施加给百姓。但孝敬父母友爱家人的德行却感染了子弟。文章所带来的酬劳、名声,虽然没有使自己荣华,但是像草木发出的光辉给人美好。于是白首时放纵情志,却没有出仕做官之心,所居住的地方虽在闹市,但不受闹市浮华喧嚷的影响。
  把他所居之处所有的地方合起来起了个名字叫“南园”,在竹子中建了一间叫 “青玉”的屋子。天冷叶子掉落就看它的颜色,风吹雪落就听它的声音,它是如此感人啊!占据在群山相与会合之处,修了一亭叫“翠光”,走近一看,土石垒筑,松楠等佳木环绕;远望它,揽取秀丽的景色,有如黼黻般绚烂。那山色青翠而微显朦胧,吸收了草木金石的气息啊。那山光,是日月风露幻化的景致吗?山水景物不足以满足世人的欲望,而山林之隐士则对此感到称心如意,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于是在此建造了一个阁子叫“冠霞”,南朝宋诗人鲍照,有诗句说“冠霞登彩阁,解玉饮椒庭”就是这样的。那安闲居住的斋屋叫“乐静”,大概是选自兵家《阴符》的书说“至乐性馀,至静则廉。”《阴符》是我没有学习过的。但是以我的观点来说,冒险的人焦躁而常生忧虑之心,立身行事平易的人,性情平静而经常感到快乐,那么东郭居士的居所过养的性情就可想而知了。他散步的亭子叫“浩然”,委弃世俗,所失者微不足道,就如莎鸡的羽翼。追逐名利,所遭受到的挫折,有如大鹏的翅膀。如果命运通达,则万物各尽其职分,为他提供帮助。假如处境困顿无路,则万物也不能扰乱他的心绪,难道在于外物吗?由此看,东郭居士就像一个闻道者啊!



相关阅读
1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

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

2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3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4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5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6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