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水田阅读答案与翻译-【明】沈徳符

发布时间: 2020-01-08
西北水田
【明】沈徳符
西北开垦之说,始于元之虞集,畅于本朝邱浚,俱未见之施行。今上乙亥,徐孺东(贞明)新入省垣,首申其说,盖即所著《潞水客谈绪论》也。疏上,江陵亦以为然,方见施行。而徐以所厚同里御史傅应祯,讥切时事,牵连谪去。
又十年,孺东从田间趕,始奉上命,以尚宝少卿兼河南道御史,奉敕专理水利,事体甚重。未匝岁,竟无绩可叙,徐亦自请归,寻卒于家。然谈者至今叹功之终于可成,惜徐未尽其用。余观徐疏,或给牛于贫民,或责成于富室,俱窒碍未妥,惟选健卒分屯,及招南人占 籍二说可用,但又欲于为补军丁之费,转解京师,说叉支矣。予以为不当官开,但当私开, 又不当竟自私开;当设便利之术,不勒其必开,但诱之争先愿开。京师蛙蟹绶虾螺蚌之属, 余幼目未经见,今腥风满市廛矣。皆浙东人牟利,够荒迹不毛之地,潴水生育,以至蕃盛耳。 水族尚尔,独不可垦辟种蒔,如江南好?田之法乎?下令江浙之人,能开田若干,即畀以勇爵, 多者递与加级,得世有其田,不愿者俟其功大著,子孙得读书,附入枣序。定额每邑若干人以待试,不得滥收。则浙东之胥更有力者,悉先相倡,自部署其曹偶以往矣。久之,土著惰民,见磽确化为良田,亦见猎而喜,不待劝诱,争占为己业矣。至于起科岁月之稍缓,履亩 勾较之粉宽,是在当事者,临事时变通之矣。
今上庚子,保定抚臣王应蛟,曾以海滨屯田奏效,上疏云:“天津一路,从来斥鹵,无 人耕垦。臣以江浙地治之法行之,耕得五千余亩。”珏此疏,则北方水利,明白著效如此。 徐孺东之开水利,已渐有绪。徐遽疏言:“此役必成,可省江南漕运之半。”此语闻, 而畿辅士绅大怖:“是且加赋吾乡! ”遂入王御史弹章,而水田之役遂辍。王为直隶宁晋人, 以故有乗梓巨害之疏。是后中原士夫,深为子孙忧,,恨入心髓,牢不可破。至是汪澄源复兴 此议,其不掇奇祸幸矣。敢望施行哉!孺东夸词,真足为大言债事之戒。
(选自《万历野获编》卷十二,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十年孺东从田间楚 起:被起用
B.堰荒迹不毛之地 堰:堤坝
C.子孙得读书,附入豊序 簧序;学校
D.味此疏,则北方水利,明白著效如此 味:辨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北开垦之说,始于元朝,盛于明朝,后来徐孺东去管理水利,未取得成功。
B.作者认为徐孺东奏疏中的“选健卒分屯”“招南人占籍”两项措施还是可行的。
C.王应蛟以江浙之法开垦了天津海滨大量田地,作者认为这可以为北方水利提供借鉴。
D.徐孺东开发水利,节省了江南漕运一半的费用,最终却因为遭到北方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未匝岁,竟无绩可叙,徐亦自请归,寻卒于家。(4分)
(2)则浙东之胥吏有力者,悉先相倡,自部署其曹偶以往矣。(6分)
8.作者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垦荒?请结合第一段加以概括(4分)

【参考答案】
5.B
6. D
7. (1)不满一年,最终没有功绩可陈述,徐孺东也自己请求归乡,不久在家里去世。
(2)那么浙东有能力的官吏,全部先倡导起来,自会安排他们的同类人前去了。???
8. 赏赐爵级、惠及子孙、让利百姓。



【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B项,“堰”,结合“荒迹不毛之地”分析,此处应该译为动词,筑堤拦水。句意:在荒迹不毛之地筑堤拦水。故选B。
【6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D项,“节省了江南漕运一半的费用”错误。结合“徐遽疏言:‘此役必成,可省江南漕运之半。’”分析,“必”是“如果”之意,节省江南一半漕运费用的目标并没有实现。故选D。
【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匝”,意译为满;“竟”,最终;“叙”,陈述;“归”,归乡;“寻”,不久;“于”,介词,在;“寻卒于家”(状语后置句)。(2)“则”,连词,那么;“胥吏有力者”(定语后置);“有力”,有能力的;“倡”,倡导;“部署”,安排;“其”,代词,他的;“曹偶”,为侪辈、同类人。
【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作者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垦荒?请加以概括”,立足文本内容,筛选出相关信息,理解概括。结合“下令江浙之人,能开田若干,即畀以勇爵,多者递与加级,得世有其田,不愿者俟其功大著,子孙得读书,附入枣序。定额每邑若干人以待试,不得滥收”分析,下令江浙之人,能开垦一定数量的农田,就授予勇爵的称号,开田多的按数量递加爵级,能够世代拥有自己的田地,不愿要田的等到功劳大了,子孙可以读书,让他们进入学校。限定每个县若干人的名额来参加科举,不得滥收。主要从赏赐爵级、惠及子孙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垦荒。结合“土著惰民,见磽确化为良田,亦见猎而喜,不待劝诱,争占为己业矣。至于起科岁月之稍缓,履亩勾较之粉宽,是在当事者,临事时变通之矣”分析,时间久了,当地懒惰的居民,看见坚硬贫瘠的土地化为良田,也见猎而喜,不等劝诱,就争着抢占荒地作为自己的家业了。至于稍稍延迟起征捐税的时间,稍稍放宽丈量田亩的尺度等。主要从让利百姓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垦荒。

参考译文:
西北开垦的论述,始见于元朝的虞集,兴盛于本朝的邱浚,但都没有看到这件事得到实施。当今皇上乙亥年间,徐孺东(贞明)刚刚进入朝廷,首先表述了他的观点,就是他所著的《潞水客谈绪论》。奏章上奏后,江陵也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他的建议)才被施行。徐孺东却因为交情深厚的同乡御史傅应祯讥讽时政,受牵连被贬谪调离。
又过了十年,徐孺东从民间被起用,才奉皇上旨命,以尚宝少卿的身份兼任河南道御史,奉皇命专门管理水利,事情非常重大。不满一年,最终没有功绩可陈述,徐孺东也自己请求归乡,不久在家里去世。然而评论者至今感叹功绩最终是可成的,对徐孺东没有充分发挥他全部才能感到惋惜。我看徐孺东的奏疏,有的供给贫民耕牛,有的要求富家完成任务,这两个措施全都受到阻碍而未办妥,只有选拔强健的士兵分营屯田,以及招募南方人入籍的两条建议可以用,只是又想要征调补充军丁的费用,转运押解到京师,建议又出偏差了。我认为不应当官府开垦的,只可以私人开垦,又不应当擅自私开;应当设置(让百姓)获利的方法,不勒令他们一定要开垦,只要诱导他们争先愿意开垦。京城的蛙蟹鳗虾螺蚌这一类东西,我小时候不曾看见,现在腥鲜的味道充满了整个市井。这全是浙东人为了牟取利益所致,在荒迹不毛之地筑堤拦水,蓄水养殖,以至水产品众多。水产品养殖尚能这样,难道不可以垦荒种植,像江南圩田的方法吗?下令江浙之人,能开垦一定数量的农田,就授予勇爵的称号,开田多的按数量递加爵级,能够世代拥有自己的田地,不愿要田的等到功劳大了,子孙可以读书,让他们进入学校。限定每个县若干人的名额来参加科举,不得滥收。那么浙东有能力的官吏,全部先倡导起来,(这些官吏)自会安排他们的同类人前去了。时间久了,当地懒惰的居民,看见坚硬贫瘠的土地化为良田,也见猎而喜,不等劝诱,就争着抢占荒地作为自己的家业了。至于稍稍延迟起征捐税的时间,稍稍放宽丈量田亩的尺度,这在当权者,面对事情的时候变通一下就可以了。
当今皇上庚子年间,保定巡抚王应蛟,曾把在海滨屯田的成效上奏,奏章中说:“天津一带,从来都是盐碱地,没有人耕种。我用江浙地区土地治理的方法在这里推行,耕种得到五千多亩良田。”我辨析这篇奏章,(认为)如果北方水土治理,也会像这样有明显成效。
徐孺东开发水利,已经逐渐有了头绪。他立刻上疏说:“这件事如果成功,可以省去江南一半的漕运费用。“一听到这个话,京城附近的士绅非常害怕:“这将增加我家乡的赋税!”于是王御史弹劾徐孺东的奏章被送入朝廷,而水田的工程就被迫停止了。王御史是直隶(属河南道管辖)宁晋人,因此有关于给故乡带来大灾难的上疏。这以后中原士大夫,为子孙后代感到深深的担忧,对徐孺东的愤恨也深入心髓,牢不可破。到了汪澄源再次提出这个建议,他没有遭致大祸是很幸运的了。岂敢奢望(这项措施)得以施行呢?徐孺东夸大其词的做法,真足以成为因说大话而败事的官员的警告啊。



相关阅读
1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2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3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

4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5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6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

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