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钟山记阅读答案与翻译-章潢

发布时间: 2020-10-04
游石钟山记
章潢
九江湖口县有石钟山。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唐李渤始访其遗迹,得双石于潭上,扣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宋苏文忠以陋其言,尝因夜月乘舟造绝壁,上下闻有大音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回至港口。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周文忠公亦尝游其处,而其所录上下钟山之景为颇详,尝疑其论之不一。
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山皆大石,侧立于江滨,高可千馀丈。左有观音阁,阁有小轩,适临钟石之上。老人与寺僧宏鋐指予曰:此北钟山也,山以是名。乃由阁后履崭岩,触荆榛,蛇行而上。有亭曰“白云”,盖顶也,仅可容二三人。凭阑一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拱如抱,皆屏列于左右,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悠然之景,可以游览得,而不可以笔舌状。返而登岸,径造钟石之下,俯而观之,石皆罅穴,水落风息,不能钟鸣。
九江复回,与进士梅君愈及老人乘舟至其处,风怒浪急,舟不能舣。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馀石无此声。郦元之纪,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次日,诣南钟山,山下亦有观音阁,临大江。左右石壁如北钟山,其景则不如,右石中缺十馀丈。老人寺僧曰,此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其上。正统十四年己已,石裂而仆于水,形迹尚新。详察南北诸石,下俱穴窍,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何独此石以钟名?盖诸石负土而侧立,下虚而背实,故其音浊,惟此石突然特立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其音如洪钟焉。李渤乃欲以斧斤考击而辨其清浊,则疏矣。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杨次山所谓“真山从作假山看”者,正此谓也。且遇恐即回,南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因夜月乘舟造绝壁      造:前往
B.乃由阁后履崭岩          崭:险峻
C.皆屏列于左右            屏:屏障
D.舟不能舣                舣:停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B.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C.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D.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忠,苏轼的谥号。谥号是古代朝廷给予去世的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带有嘉奖意味的称号。
B.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
C.督学,指视察、监督及指导学校、教育行政机构及其他教育部门工作的专业人员,文中指到地方视察教育。
D.正统,明朝第六任皇帝英宗的年号。古代有天干地支纪年、年号纪年等多种纪年法。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陈述四位前人对石钟山命名的考察,交代自己游览石钟山的起因。
B.南北石钟山皆有观音阁,北钟山的观音阁在山上,南钟山的观音阁在山下。
C.作者发现北钟山只有钟石能发出钟鸣,而南钟山很多山石都能发出钟鸣。
D.关于钟山得名的缘由,作者与苏轼都认同郦道元的观点,反对李勃的看法。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文忠公亦尝游其处,而其所录上下钟山之景为颇详,尝疑其论之不一。
(2)悠然之景,可以游览得,而不可以笔舌状。
(3)惟此石突然特立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其音如洪钟焉。


6.C
7.D
8.A
9.C
10.(1)周文忠公也曾经游览过这里,并且他描写上钟山的景物很是详细,曾疑惑为何这些(有关钟山得名原因第)说法不一致。
(2)悠然的风光,能在游览时体验到,很难用笔墨来形容。
(3)只有这座山石突地矗立在水里,中间和下面都是空的,因此那声音像洪钟一样。

【解析】
【分析】
6.
C项,错误。“屏”,名词作状语,像屏风一样。“皆屏列于左右”意思是:都像屏风一样位于左右。
故选C。
7.
本句译为:从南面来的江水清澈,向西流去的江水浑浊,有的汇聚于此,然后注入大海。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在远处与长天一色,在近处和山间的光彩一起荡漾。
故选D。
8.
A项,“忠,苏轼的谥号。谥号是古代朝廷给予去世的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带有嘉奖意味的称号”说法错误。“谥号是……带有嘉奖意味的称号”错,谥号有褒贬之分。
故选A。
9.
C项,“作者发现北钟山只有钟石能发出钟鸣,而南钟山很多山石都能发出钟鸣”说法错误。作者考察南北山石,得出“下俱穴,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但“其音浊”不是钟声,只有钟山“其音如洪钟焉”。
故选C。
10.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游”,游览;“录”,记录,此处指描述;“一”,一致;
第二句得分点:“可以”,可以凭借;“得”,获得;“状”,陈述或描摹;
第三句得分点:“突然”,突兀的样子;“虚”,空;“故”,所以。

参考译文:
九江湖口县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于是授予它这个称呼。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北宋的苏轼因为对这话有怀疑,曾经在有月亮的夜晚乘着小舟来到峭壁下,听到有宏大的声音发自水面上,声音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绵不断。驾船的人非常害怕,回到的渡口。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在水中,中间是空的,有很多孔,和风声水声相互呼应,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钟鼓的声音相互应和。周文忠公也曾经游览过这里,并且他描写上钟山的景物很是详细,曾疑惑为何这些(有关钟山得名原因第)说法不一致。
今天秋天七月十六,因为督学到了县邑,于是带着老人高嵩等到北钟山去。山上都是大石,立在江边,高的大约有一千多丈,左面有观音阁,阁中有小轩,正好在钟石之上。高嵩和寺中僧人宏鋐指着对我说:这就是北钟山,山就是因为这个而命名的。于是就从阁后踏着高峻的山崖,深入灌木丛生的地方,像蛇一样蜿蜒而上。有个亭子叫做“白云亭”,原因是亭子在山顶,仅可容纳二三个人。凭着栏杆远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同环抱在一起,都像屏风一样列在山的左右,从南面来的江水清澈,向西流去的江水浑浊,有的汇聚于此,然后注入大海。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在远处与长天一色,在近处和山间的光彩一起荡漾。悠然的风光,能在游览时体验到,很难用笔墨来形容。返回登岸,径直来到钟石下面,俯下身子观察,石头都是空穴,因为水位下落风停息了,所以没有发出钟鼓的鸣声。
从九江又回来,与进士梅君愈以及老人乘着舟到这个地方,狂风怒号波涛汹涌,舟不能靠岸。于是来到阁中的小轩上,聆听,果然有宏大的如同钟鼓的声音,其他的石头都没有这样的声音。郦元的记载,苏公之辩解,的确可以破解千古疑惑了。第二天,到了南钟山,山下也有观音阁,临靠大江。左右石壁和北钟山一样,但景色不如北钟山,右面的石头少十多丈。老人和寺中的僧人说,这就是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在上面。正统十四年己已,石头裂开倒在水中,痕迹尚且很新。仔细的观察南北的石头,石头面下都有窟窿,风水击打在上面,都可以发出声来,为什么只有这个石头用钟来命名呢?大概是其他的石头背靠着土侧立,下面是空的而后面是实的,所以发出的声音浑浊,只有这座山石突地矗立在水里,中间和下面都是空的,因此那声音像洪钟一样。李渤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辨别石钟山声音清澈或浑浊的原因,就浅陋了。但是怀疑苏公当时所游览是港口,稍微偏南的风景,才有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的石头,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杨次山所说的“真山从作假山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况且遇到害怕的事就回去了,南钟山恐怕还没有到,所以南钟山的景色没有在他的文中见到。



相关阅读
1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江淹宇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 【查看全文】

2 虎求百兽而食之原文_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翻译赏析

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查看全文】

3 王履吉墓志铭阅读答案-文征明

王履吉墓志铭 文征明 呜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学艺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绪余,为明经试策,宏博奇丽,独得肯綮,御史按试,辄褒然举首,一时声称甚藉,隐为三吴之望。 【查看全文】

4 萧望之传原文_文言文萧望之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萧望之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 【查看全文】

5 【甲】晋太元中【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查看全文】

6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