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3-10-03
材料一:
临武君与孙卿子①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者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涣然有离德者也。”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节选自《荀子·议兵》)
材料二:
太宗曰:“分合为变者,奇正安在?”靖②曰:“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三军之士,止知其胜,莫知其所以胜,非变而能通,安能至是哉。分合所出,惟孙武能之,吴起而下莫可及焉。”太宗曰:“吴术若何?”靖曰:“臣请略言之。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向。起曰:‘使贱而勇者前击锋始交而北北而勿罚观敌进取。一坐一起,奔北不追,则敌有谋矣。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臣谓吴术大率多此类,非孙武所谓以正合也。”太宗曰:“卿舅韩擒虎尝言,卿可与论孙、吴,亦奇正之谓乎?”靖曰:“擒虎安知奇正之极,但以奇为奇,以正为正尔。曾未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者也。”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孙卿子:即荀子,名况,字卿。②靖:即李靖,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贱A而勇者B前C击D锋E始F交而北G北而勿罚H观I敌进取。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造父,相传他为助周穆王平乱,驭马载周穆王自西王母处返回,日行千里。
B. 路,通假字,同“露”,《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一句中也有通假字。
C. 非,违背,与《论语》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非”意思相同。
D. 言,谈论,议论,与《过秦论》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言”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临武君和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用兵之道,临武君认为除了要得到天时地科,用兵还要善于观察敌方的动向。
B. 荀子不认同临武君的观点,他认为用兵的要领在于善于依附百姓,正如后羿射中微小目标需要借助协调的弓箭。
C. 面对唐太宗用兵的奇正表现在哪里的询问,李靖回答说善于用兵的八,处处将正兵与奇兵相结合,令敌方无法判断。
D. 韩擒虎认为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但李靖并不认同,他觉得舅舅从来不懂得奇正相互变化、循环无穷的道理。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
(2)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
14. 对孙、吴的用兵之道,临武君和李靖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
10. DGH 11. C 12. D
13. (1)您所崇尚的,是权变谋略、形势有利;所实行的,是攻取掠夺、诡变巧诈;这些都是诸侯干的事。
(2)如果敌人全军追击败兵,士兵行动毫无秩序,那么这说明敌人没有才能,立即攻击他们,不要迟疑。
14. ①临武君认为,孙、吴的用兵之道是变化极快,神秘莫测,使敌人摸不清他们的行动。②李靖认为,孙武的用兵之道高于吴起,前者能通过分合军队而产生奇正的变化,后者则通过计谋(佯装战败逃跑)来观察敌方,再定下攻退计划。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让勇敢的下级士兵向前攻击,刚一交锋就败退,败退了也不要处罚,趁机观察敌军进攻的动作。
“贱而勇者”为“使”的宾语,“前击”的主语,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处D断开;
“锋始交而北”,“锋始交”作状语修饰“北”,句意完整,处G断开;
“北而勿罚”,“勿罚”针对“败北”而言,以“而”连接,单独成句,H处断开。
故DGH三处需要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通假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刑于寡妻”中的“刑”同“型”,做榜样。句意:是羸弱疲惫的军队。/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
C.错误。不,不是。/违背。句意:如果不是把奇正变化灵活运用到了极点。/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说。
D.正确。说明,谈论。/著作。句意:请让我简略说明一下。/烧毁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使百姓们变成愚昧无知的人。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韩擒虎认为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但李靖并不认同”错误,原文“卿舅韩擒虎尝言,卿可与论孙、吴”,意思是你的舅舅韩擒虎曾说,你可以和他谈论孙、吴兵法,并非说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贵”,崇尚;“势利”,形势有利;“所行”,所实行的。
(2)“追北”,追击败兵;“纵横”,无秩序;“才”;才能。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可知,临武君认为,孙、吴的用兵之道是变化极快,神秘莫测,使敌人摸不清他们的行动。
结合“分合所出,惟孙武能之,吴起而下莫可及焉”“起曰:‘使贱而勇者前击锋始交而北北而勿罚观敌进取。一坐一起,奔北不追,则敌有谋矣。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可知,李靖认为,孙武的用兵之道高于吴起,前者能通过分合军队而产生奇正的变化,后者则通过计谋(佯装战败逃跑)来观察敌方,再定下攻退计划。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临武君和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如何用兵的问题。赵孝成王说:“请问用兵的要领。”临武君回答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察敌人的动向,虽然后发兵,却能先到达,这就是用兵的要领。”荀子说:“不是这样的。我所听到的古代用兵的道理,凡是用兵攻战的根本在于统一人民。弓与箭不能协调,那么后羿也不能射中微小的目标;驾车的六匹马不和谐,那么造父也不能使车到达很远的地方;百姓不亲近依附,那么商汤、周武也不能一定取胜。所以善于依附百姓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的要领就在善于依附百姓而已。”临武君说:“不是这样的。用兵所崇尚的,是形势有利;所实行的,是诡变巧诈。善于用兵的人,变化极快,神秘莫测,敌人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出动,孙武、吴起运用这种方法,在天下没有对手,难道一定要等待依附百姓吗!”荀子说:“不是这样的。我所说的,是仁德之人的军队,是称王天下之人的意志。您所崇尚的,是权变谋略、形势有利;所实行的,是攻取掠夺、诡变巧诈;这些都是诸侯干的事。仁德之人的军队,是不可能被欺诈的;那可以被欺诈的,只是一些怠惰荒疏的军队,羸弱疲惫的军队,君臣上下之间涣散且离心离德的军队。”赵孝成王、临武君说:“说得好!”
材料二:
唐太宗问:“军队在进行分合变化的时候,奇正表现在哪里?”李靖说:“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用正兵,无处不用奇兵,使敌人无法判断,所以正也能胜,奇也能胜。全军官兵,只知道胜利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如果不是把奇正变化灵活运用到了极点,怎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呢。由分合而产生奇正的变化,只有孙武才能做到,从吴起往下没有能比得上他的。”唐太宗问:“吴起用兵的方法怎么样?”李靖说:“请让我简略说明一下。魏武侯问吴起两军对垒的情况。吴起说:‘让勇敢的下级士兵向前攻击,刚一交锋就败退,败退了也不要处罚,趁机观察敌军进攻的动作。如果敌人停止、前进都有秩序,见到我军败退也不追击,那么这说明敌人有智谋。如果敌人全军追击败兵,士兵行动毫无秩序,那么这说明敌人没有才能,立即攻击他们,不要迟疑。’我认为吴起的方法大都是这一类,不是像孙武所说的“用正兵交战’。”唐太宗问:“你的舅舅韩擒虎曾说,你可以和他谈论孙、吴兵法,也是说的奇正吗?”李靖说:“韩擒虎怎能知道奇正变化的奥妙,他仅仅知道以奇为奇,以正为正罢了。从来不知道奇正相互变化,循环无穷的道理。”


相关阅读
1 (一)孟子见梁惠王,王曰(二)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阅读答案与翻译

(一)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 【查看全文】

2 吕向,字子回,亡其世贯阅读答案

吕向,字子回,亡其世贯,或曰泾州人,少孤,托外祖母隐陆浑山。工草隶,能一笔环写百字,若萦发然,世号连锦书,强志于学,每卖药,即市阅书,遂通古今。 玄宗开元十年,召入 【查看全文】

3 三月,刘裕抗表伐南燕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南燕》

三月,刘裕抗表伐南燕[注],朝议皆以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臧熹以为必克,劝裕行。夏四月已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 【查看全文】

4 鲁恭治中牟阅读答案与翻译

鲁恭为中牟令①,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 【查看全文】

5 书法家欧阳询翻译赏析_文言文书法家欧阳询原文

文言文《书法家欧阳询》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 【查看全文】

6 文本一:鲁穆公问于子思曰 文本二:子思自齐反卫阅读答案与翻译

文本一: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