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阅读答案与翻译-《荀子 议兵》

发布时间: 2023-10-02
①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①,王曰:“请问兵要②。”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③。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求④也。”
②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⑤,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⑥。弓矢不调⑦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⑨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选自《荀子 议兵》
【注释】①临武君:战国时楚国将领。孙卿子:即荀子。赵孝成王:名丹,赵惠文王的儿子。②兵要:用兵的关键。③发:出发。④要求:关键。⑤古之道:古代用兵之道。⑥壹民:统一人心。⑦调:协调。⑧羿:后羿。⑨附民:使民众归附(支持)自己。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议兵于赵孝成王前
②先之至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
B.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
C.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
D.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4)选文以辩驳为主,第②段孙卿子(荀子)首先以“不然”二字驳斥临武君“① ”的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出结论“② ”。
(5)“自古知兵非好战”,中华文化向来主张和平、反对战争,请结合选文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说“知兵”的荀子、孟子均认为作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案:
(1)①在。
②到达。
(2)B
(3)故,因此;善,善于。句意为:因此善于使百姓归附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
(4)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求也 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5)结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和“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可知荀子、孟子均认为作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民心所向。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曾经与临武君在赵国国君孝成王赵丹面前辩论用兵之道。于:在。
②句意:而先到达。至:到达。
(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弓与箭不协调,就是善射的后羿也不能射中目标;六匹马不协力一致,就是善御的造父也无法将马车赶往远方。故断为: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故,因此;善,善于。句意为:因此善于使百姓归附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求也”,可知第②段孙卿子(荀子)首先以“不然”二字驳斥临武君“上得天时,下得地利”的观点;结合“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然后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出结论“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和“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的意思“因此善于使百姓归附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的要领在于使百姓依附罢了”,可知荀子、孟子均认为作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民心所向。
 
译文:
荀子,赵国人,名况,曾经与临武君在赵国国君孝成王赵丹面前辩论用兵之道。孝成王说:“请问什么是用兵的要领。”临武君回答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察敌人的变化动向,比敌人后发兵,而先到达,这就是用兵的关键方略。”
孙卿子说:“不是这样。我所听说的古人用兵的方法是,凡是用兵攻战的根本,在干统一百姓。弓与箭不协调,就是善射的后羿也不能射中目标;六匹马不协力一致,就是善御的造父也无法将马车赶往远方;士人与百姓不亲近归附国君,就是商汤、周武王也不能有必胜的把握。因此善于使百姓归附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的要领在于使百姓依附罢了。”


相关阅读
1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阅读答案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查看全文】

2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阅读答案与翻译-宋濂《王冕传》

王冕者,诸暨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③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 【查看全文】

3 张丞相“草”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张丞相草书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 【查看全文】

4 私恩与公法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么恩与公法 汉顺帝初,苏章迁冀州刺史。其故人为清河太守,章知其奸藏,将按其罪。一日,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往日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言若为青天。章曰:今日苏孺文与故 【查看全文】

5 【甲】孙权劝学【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查看全文】

6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

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