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偶成阅读答案与翻译-陆游,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发布时间: 2019-01-05
枕上偶成
陆游
放臣不复望修门①,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②形胜宁终弃,③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注:①修门:战国时楚国郢都城门。②河潼:指黄河、潼关,意即中原地带。③周汉规模:指历史上周朝、汉朝立国的规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起句突兀,读来自有一股愤然不平之气扑面而来。其实这对陆游来说,是蓄之也久,其发也烈。第二句中的“江头黄叶村”既 点出寄身之处,也于景色中暗示了季节,并为尾联写雁伏笔。
B.第三句意思是,酒后口渴,听到窗外疏雨声声觉得似乎能润一润喉咙,诗人于孤苦中感到些许的喜悦。
C.颈联运用了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作者认为周汉两朝都以河潼为根基而逐鹿中原 ,统一天下,南宋朝廷对此应当认真思索.
D.开篇“不复望修门”,写失望之深,而结尾又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雁,于矛盾中抒写了难忘国事的悲怆之情。
E.这首诗先叙事,再议论,最后状景抒情,一气呵成,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而又报效无门的痛苦之情。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B项,“第三句意思是 ,酒后口渴,听到窗外疏雨声声觉得似乎能润一润喉咙,诗人于孤苦中感到些许的喜悦”说法错误,第三句的意思是说长时间没有酒喝如同渴之思水一样。C项,“颈联运用了设问的手法”说法错误,应是反问,而非设问。故选BC。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①贬谪之恨,贬逐之愁。 “放臣不复望修门”透露出贬谪之愁恨。而“黄叶村”点出那江畔遍地黄叶的村庄便是“我”的托身之所,表达出一种无奈之情。
②恢复中原的关切之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怆之情。颈联突出了河潼的战略地位,表达了对当权者恢复中原的期待。尾联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云间大雁,大雁尚且能够北归,自己何时才能看到收复中原、北伐成功呢?这里在人不如雁的强烈对比中抒写了难忘国事、报国无门的悲怆之情。

【翻译】
我这被斥逐的老头不再存重回都城的希望,只好托身寄住在这江边满是黄叶的村庄。我久久想望喝酒却欣喜地听到疏落的雨点声声,一觉梦醒,常常是满怀忧愁对着一盏昏暗的灯光。难道要永久放弃黄河、潼关那险固优越的地方?周代、汉代建都立国的规模可要细细研究磋商。我怨恨自己还不如高入云天的鸿雁,它在南飞时还可以经过中原大地的故国家乡。

简析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冬,南宋朝廷以“嘲咏风月”的罪名,罢了陆游的官,面对这种无稽谗言和无理处置,陆游愤然离开临安,回到山阴故居。在闲居之中仍然忧念国事,《枕上偶成》这首诗就作于庆元元年(1195)十月闲居山阴期间。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诗人感怀大好河山,时刻不忘复国中兴的夙愿。此诗有感而发,跌宕多姿、联想深远而又一气贯注。


相关阅读
1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阅读答案-陆游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① 陆游 铁马渡河风破肉,云梯攻垒雪平壕。 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②。 注:①戏作:陆游此类诗特点是文笔通俗、随意,内容关注于人情、风俗、奇 【查看全文】

2 题传神阅读答案-陆游,雪鬓萧然两颊红,人间随处见神通

题传神① 陆游 雪鬓萧然两颊红,人间随处见神通。 半醒半醉常终日,非士非农一老翁。 枥骥虽存千里志,云鹏已息九天风。 巉巉骨法②吾能相,难著凌烟剑佩中。 [注]①题传神,即题 【查看全文】

3 古诗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翻译赏析_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原文_作者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陆游。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 【查看全文】

4 《观潮》阅读答案-陆游,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观潮 【宋】陆游 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涛头汹汹雪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 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映青山行。 嗟余往来不知数, 【查看全文】

5 山南行·我行山南已三日翻译赏析_山南行·我行山南已三日原文_作者陆游

《山南行我行山南已三日》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略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 苜蓿 【查看全文】

6 浣溪沙·和无咎韵阅读答案-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 孝 宗 隆 兴 二 年(1 1 6 4 年) 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