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两个意见不一致的人尽量接近,得出双方能接受的观点?请写一篇文章

发布时间: 2021-05-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甲:你这是偏见。
乙:你说我是偏见是基于你的立场对我进行判断;我认为你对我的评判,也是出自偏见。
甲:你不相信科学吗?你刚才的话违背了科学常识,就不要跟我饶舌了。
乙:科学是你家的宠物吗?我没有觉得我前面表述的观点违背了科学常识。
以上的争吵很难有结论,对于思想交流意义不大。如何让两个意见不一致的人尽量接近,得出双方能接受的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 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材料由甲乙两个人物的对话构成,理解起来并不难。二人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吵,甲认为乙对他“有偏见”,乙认为甲”你对我的评判,也是出自偏见”;甲认为乙“不相信科学”,乙又认为“没有觉得我前面表述的观点违背了科学常识”。总之,甲乙二人的认知都是基于自己的立场角度的认知,这种争吵很难有结论,所以要让两个意见不一致的人尽量接近,得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观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可能有很多,这就需要考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作文中要体现对如何解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如我们可以写有话好好说、求同存异、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
参考立意
(1)有话好好说;
(2)求同存异;
(3)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

【例文】
求社会之同,存个体之异
你相信你理越辩越明吗?
回答或许正负参半,可回望人类历史,争吵似乎并没有带来一致和统一。正如春秋诸子百家吵了上百年也未形成统一的思想,意见的碰撞未必能达成和解。
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黑赛在《玻璃球游戏》中曾指出:若无相同的经历与遭遇,世上鲜少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不理解自然衍生出不同的意见,也就成了他人眼中的“偏见”。
可社会本身持有的是“求同存异”的观念,如何能让两个意见不一致的人尽量接近,得出双方能接受的观点呢?首先应避免的,反而是大众常运用的方式一一争吵。邱晨曾在一次辩论中说:“辩论未必从自身自然立场出发,可何时让我们无比坚信自身立场是正确的呢?是对方辩友发言的那一刻。”我深以为然。争吵的本质是顺服与归顺,因此当你想说服他人时,只会固化自身己有的观念,而非接受他人的意见。
我们应该做的是倾听与适当的妥协。直视他人的观点,才能正视自身的不足,从而接纳改变。诗言:云去山更青,云共山高下。培养出谦虚采谏,善于换位思考,理解他人与尊重他人的观点,放平“云”“山”之位,才能得出双方能接受的观点。
可问题只局限于此吗?我不以为然。在愈加自我的现代人身上,团体与统一性被深切地削弱了,两个意见不一致的人,也是两个界线分明的自我,这个问题也在问,如何使两个迥异的自我个体接纳他人,达成由独我向众我的思想转变,尽量使个体目光向社会目光接近,以达到包容的特质。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四字蔽之,也是先前提到的“求同存异”,探求思想相通之处,寻求共同之道,便能构建个体间的沟通,使灵魂相近。
当然,并非意见不同的人一定要祈求相互之间的接近,并非所有的意见都有被采纳的价值,求同虽为社会所趋,但求异是保持个体独立不可或缺的条件。
顺流而下是人的社会性,不随波逐流是人的个体性。纵使对我们而言,社会中每个人的观点都是自身成长环境与个体特性的融合,因而带有“偏见”,社会也因个体组成带有社会性的观点“偏见”,但只要我们在偏见中寻同求可纳,并坚持自身独将之异,便可达成统一与辩证的结合,共铸和平的交流与众人能接受的统一。


停止争吵,促进了解
无谓的争吵,对于解决人与人的认知问题并无益处,要想让意见不同的两个人,坐下来互相了解。
唯有搁置争议,促进了解,最终得出两人可以接受的观点。
诚然很多人也许会说,让两个意见不同的人都可以接受的观点,不是求同存异吗?确实求同存异不失为一种解决矛盾的很好的方案,但是求同存异存在着一个关键前提,往往并不会设计核心的利益价值,但在核心利益之下的异很难取得真正的求同存异。
搁置争议,促进了解,有助于实现人与人实现自我的价值。陷入无谓的争吵硬要分个明白,往往浪费时间,曾仕强教授曾在百家讲坛讲过夏虫不可语冰的故事,说孔子的弟子遇到了一个人,硬是说一年只有三个季节,弟子说有四个,两个人陷入了争吵之中,孔子出来后笑着对那个人说确实一年只有三季,这个故事看起来十分怪异,一年四季世人皆知,可孔子却告诉弟子,不要和那个人去争执,搁置争议,原来那个人是蚂蚱变成的。和自己的认知世界完全不同的人,是无法通过辩论来取得共识的。而孔子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只有搁置争议,才能更好地实践自我的价值。
搁置争议,促进了解,有助于实现群体的和谐相处。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争吵最多也就是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对于人处于社会之中,搁置争议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从去年开始的种族骚乱,就明显的表现出,针对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如果一味的争吵,只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从而引发出社会的动荡。
搁置争议,促进了解,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从2019年开始,中美两国长期陷入了对抗竞争的局面,源于美国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认为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并且是与自己意识形态不同的大国崛起,一定会对自己的国家形成挑战,最终导致战争。对中国进入了长期的围堵,无论是最近的新疆棉花,还是在新冠病毒的传播中,肆意诋毁中国的防疫表现。这一切都是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以意识形态为纲领的争议,完全无助于了解彼此,也更无助于得出两个人都可以认同的观点。
但是搁置争议,就意味着一味的搁置和逃避么?我想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搁置争议往往是目前我们无法得出的答案,留待后人解决,例如台湾问题中的九二共识,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要想,得出两人的观点,要做好搁置争议,必先要做到对于自身和他人认知的了解,设身处地的思考从而更好地学会搁置争议。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停止争吵,促进了解,让两个意见不一致的人尽量接近,得出双方能接受的观点。


有效交流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对事物的评判各执己见,但缺少了沟通的耐心,有一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就要争得面红耳赤。可是无效的争执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客观讨论,寻同存异,才是思想交流的有效途径。
我们常在网络上看到“杠精”一词,这个词用来形容那些对于别人观点持有偏见的人,他们往往不在意别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只关注一些可以忽略的地方,而无效的争吵就是由此开始的。
所以,有效交流的标志就是让两个意见不一致的人得到接近,得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观点。首先要做到的是清晰地阐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个立场和观点要基于逻辑思维支撑而非一味的感性冲动,那种意识到自己的立场有违客观规律或原则问题却为了面子强词夺理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于是,我们要从理性出发、重视对方的观点。只有充分评估对方的观点,才能开展一场更好的讨论;只有放下心中的偏见,才能使彼此的交流更有效。
同时,不同的观点就好似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自身思想的不足。古代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往往善于采纳臣子的进谏,相反,一些昏庸的帝王常常不善明察,听信谗言。我们面对质疑,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应感到被挑衅而生气,而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在一次次观点不同的交流中获得新的思考,来“明得失,正衣冠,知兴替”。由此摆正自己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一步。
抱着提升自己的思想去探讨和交流,这样的“争论”就变成了“挖井”,越挖越深水越清越多。试想,如果这一辈子我们就坚持自己的观点,从来没有人质疑你,那我们怎么调整、提高和完善自己呢?那才真正是活成了一座孤岛。
所以,抱着求同存异的心态,清晰地阐述自己地观点,冷静地分析对方的观点,才能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有时,不同的意见不一定就要兵戈相见,在与对方的交流中有所收获才是目的。

倾听、包容、乃至尊重
甲乙两方的争吵是无谓的,他们的互相驳斥用通俗的话来说那是“相互抬杠”,二者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这样没有思想内涵的争论并无意义。那么如何才能使两个意见不一致的人彼此接近以获得双方基本能接受的观点呢?我认为双方先要态度诚恳,互相倾听,随后在部分价值一致的基础上再找到共同点。
甲乙两方之所以相互抬杠,进行无意义的交流,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是“自我封闭”式的,对外来观点的排斥。这就源于二人并没有认识到对方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甲乙的前两句对话极其类似惠施之交对于“鱼之乐”的逗趣。不同的是,惠施二人将彼此视作为劲敌,同时更是实现自我价值,迸发灵感的对象,更像是知音和启迪者,两个意见不一致的人能够认识到对方存在的价值,便利于进一步的思维碰撞。若是相反,二人都如材料中的甲乙一样排斥一切,唯我独尊,那就只能是白费口舌了。
因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客观地倾听接纳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是达成新的一致的基础。
然而,并不是一味地接受他人观点的输入就能真正地相互认同。还需要找到双方价值体系中,认识体系中一致的部分。真正的认同并非盲目点头应允,而是发自内心的逻辑判断,价值判断上的一致性。甲乙二人对“科学常识”的理解存在分歧,二人出发点不同,自然也得不到能相互包容的结论。我们需要的是双方同一起点,共同遵循的“和”的原则,“贵和”是中华传统思想中的根基,儒家推崇中庸之道,崇尚“无过之无不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佛家讲究“住”,讲求放空内心,“无所住”而随处皆可住,是人与内心的和谐自适。道家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崇尚人和自然的协调。三者虽属不同学派却都秉持着“和”的核心精神,从而造就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博大。从一致的源头出发则更易达到一致的结果。
《泰山很大》中,汪曾祺先生认为:“泰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其实,正因为存在不一致,存在差异,才具有了价值。对于意见不一致的人,我们呼吁认识意义,互相倾听后在一致上寻找共同点,对于当今多样化的文化环境,我们也正需要倾听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兼容并包,求同存异,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寻求价值之所在。

尊重的聆听
出于相同的目的,我们针对一件事展开沟通与交流,而出于不同的立场,我们又会因意见相左而背道而驰,往往忽略了最初的目的。如何使意见相左的人达成共识呢?首先要分析双方都无法接受的原因。
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人的观点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个差异来源于各自价值观的不同和价值判断方式的不同。若让一个价值理性的人与一个工具理性的人同时合作,解决一件事,一方要考虑道德、荣誉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另一方只关心效益最大化,两人的矛盾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而在不同的观点产生后,不同的人一定会趋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在表达个人观点时下意识纠正基于自己立场上的对方的“错误”,这一过程往往是固执而又情绪化的,但这样的方式却容易给人带来不好的观感,往往是争吵的源头,让彼此本身沟通的目的被丢到了九霄云外,只剩情绪的交锋了。
而要让此时的双方找到意见的交汇点需要两大要素:尊重与聆听。
在交流观点时需要坚守自己的立场与原则,但并非意味着对于对方的不尊重,尊重对方,要尊重他基于自身立场反驳自己观点的权利,学会心平气和地陈述意见,交流,避免不理智情感的涌现,而在此基础上,学会聆听又是更重要的一步,聆听的缺少会屏蔽外在的讯息,也就阻碍了观点的交汇,只有学会聆听,才能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只有学会聆听,才能感受到对方有价值的观点,也才有可能使双方有达成共识。
争吵通常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感到舒适,而包含尊重与聆听的交流的目的则是共同解决同一个问题,接受对方一定的观点,在较为理性的状态下,双方可以就本身的目的寻找交汇点,在表达自身意愿的基础上尝试交换立场进行思考,并从观点的分支中罗列出自己可以接受的,对方立场上的观点,最后将双方所罗列出的部分取出相交的部分并概括总结,得出较为中和的观点。
思想交流的过程应是相互包容的过程,是在沟通中促进思考的过程。或于不同的立场,也应以相同方向并肩而行,而非情绪的碰撞与交流的背道而驰。
以尊重谋合作,以聆听促沟通,才能让思想之花恒久绽放。



突破个人,达成共识
与他人意见相左,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有时,通过交流可以调和矛盾冲突。但更多时候,却是意见永远无法统一,谁也不服谁。
我们常说的“偏见”,其实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与自己想法不同即为偏见,这种说法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偏见,或者可以说是“偏见”的“偏见”。
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人的观点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个差异来源于各自价值观的不同和价值判断方式的不同。若让一个价值理性的人与一个工具理性的人同时合作,解决一件事,一方要考虑道德、荣誉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另一方只关心效益最大化,两人的矛盾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而在不同的观点产生后,不同的人一定会趋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在表达个人观点时下意识纠正基于自己立场上的对方的“错误”,这一过程往往是固执而又情绪化的,但这样的方式却容易给人带来不好的观感,往往是争吵的源头,让彼此本身沟通的目的被丢到了九霄云外,只剩情绪的交锋了。
而要让此时的双方找到意见的交汇点需要两大要素:尊重与聆听。
在交流观点时需要坚守自己的立场与原则,但并非意味着对于对方的不尊重,尊重对方,要尊重他基于自身立场反驳自己观点的权利,学会心平气和地陈述意见,交流,避免不理智情感的涌现,而在此基础上,学会聆听又是更重要的一步,聆听的缺少会屏蔽外在的讯息,也就阻碍了观点的交汇,只有学会聆听,才能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只有学会聆听,才能感受到对方有价值的观点,也才有可能使双方有达成共识。
争吵通常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感到舒适,而包含尊重与聆听的交流的目的则是共同解决同一个问题,接受对方一定的观点,在较为理性的状态下,双方可以就本身的目的寻找交汇点,在表达自身意愿的基础上尝试交换立场进行思考,并从观点的分支中罗列出自己可以接受的,对方立场上的观点,最后将双方所罗列出的部分取出相交的部分并概括总结,得出较为中和的观点。
思想交流的过程应是相互包容的过程,是在沟通中促进思考的过程。或于不同的立场,也应以相同方向并肩而行,而非情绪的碰撞与交流的背道而驰。
以尊重谋合作,以聆听促沟通,才能让思想之花恒久绽放。
突破个人,达成共识
与他人意见相左,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有时,通过交流可以调和矛盾冲突。但更多时候,却是意见永远无法统一,谁也不服谁。
我们常说的“偏见”,其实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与自己想法不同即为偏见,这种说法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偏见,或者可以说是“偏见”的“偏见”。



相关阅读
1 天坛公园作文400字

天坛公园作文400字 (一) 8月10日下午,我来到了北京天坛公园游玩。 天坛公园是明朝、清朝两代帝王祭皇天上帝和行祈谷礼的地方。这里最吸引我的是祈年殿,因为这是中国的象征, 【查看全文】

2 文明在身边作文

文明在身边作文 (一) 同学们,是否看到马路边上树立起一座座崭新的公共卫生间呢?新的墙壁、齐全的设施看上去让人舒心。可是走近一看,眼前的景象却又是我们该做的吗? 你看 【查看全文】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水墨画,淡雅却意味无穷;一个大写的毛笔字“和”,更显得气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水墨画,淡雅却意味无穷;一个大写的毛笔字和,更显得气度非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书法绘画的魅力; 2016年杭州峰会上,大型表演《最忆是杭州》向世 【查看全文】

4 ①屈原在《楚辞·国殇》吟诵了“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

①屈原在《楚辞国殇》吟诵了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歌颂了保卫国土战死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精神。 ②鲁迅在杂文《华盖集这个与那 【查看全文】

5 告别时光作文

告别童年的作文500字 (一)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可以自豪得说:我长大了,同时,我也告别了那七彩缤纷的童年。 童年,是每个人最美好的时光,回想起以前,童年似乎没干什么大 【查看全文】

6 太湖清水大闸蟹作文

太湖清水大闸蟹作文 (一) 我最爱吃的美食就要数太湖大闸蟹了! 我为什么最爱吃太湖大闸蟹呢?这可得从我的幼年说起:那次妈妈带我去太湖边玩,看到了八只爪的怪物,我躲在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