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论往往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但有时也不免彼此矛盾。商鞅认为“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发布时间: 2023-04-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言论往往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但有时也不免彼此矛盾。商鞅认为“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而王永彬《围炉夜话》里却说“凡事不可执于己,必集思广益,乃罔后艰。”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微信公众号:陌上风尘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
1.材料解析。
本题中涉及到两句古语的理解。“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出自《商君书》,商鞅推行震荡秦国的大改革,不但需要大智慧、大勇气,更重要的是大决心,尤其秦孝公的大决心,劝说秦孝公要想做成大事就不能和太多的人商量,需要有“独断”的魄力,做大事、成大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理解和支持。此句的开放性在于,学生既可以将“不谋与众”理解为做事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持否定态度,也可以理解为做事需要果敢果决,不要瞻前顾后,犹疑不决,持肯定态度,所谓“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另外,此句暗含对“不谋于众”与“大成”这一结果的逻辑思辨。
另外,商君在改革之前已做了充分准备,如学生所熟悉的“徙木立信”的故事,“不谋于众”隐含的前提是自己要具有成大事的才干和能力,且胸中之谋必须合乎事理,深思熟虑,而不是盲目蛮干。微信公众号:陌上风尘
第二句是清人王永彬《围炉夜话》里所说的“凡事不可执于己,必集思广益,乃罔后艰”。这一句的关键词是“集思广益”(学生围绕“不执于己”亦可),意为凡事不能固执己见,一定要集思广益,之后才不会太艰难。成语“集思广益”学生比较熟悉,不再赘述。隐含的逻辑是谋事需“不执于己”、“集思广益”,以后才不致于更艰难,强调的是做事要谋划在先,要充分听取各方观点,广开言路,允许有不同的声音甚至反对意见。古往今来,明君贤臣、仁人志士博采众议,兼取众长,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意见,才有效避免了认识上的片面性。
2.思辨解析。
思辨,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辩证的看待事物。本题首先试图引导考生的便是辩证地看待“谋事”这一话题;引导学生辩证的思考名句中谋事时“不谋于众”与“集思广益”的关系,同时兼及“大成”与“无艰”的结果。
两句古语是启发学生思考的载体,可分别针对某一句带来的启发谈自己的思考,建议最好是两处都有涉及,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
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没有限定学生的思维方向,以期能够打开思维,联系个人和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的思考要从生活中来更要到生活中去,这是作文的现实指导意义。脱离学习与生活、社会的思考往往流于空洞,不切实际。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真诚且有现实必要性的写作内容。
作文基准分:44分

参考立意
1.大成者不谋于众
2.不执于己集思广益
3.执于己易暗谋于众则明
4.不谋于众可大成集思广益则无艰
5.谋事需博采众议更需依靠自己



相关阅读
1 感动四季作文

感动四季作文 (一) 你相信吗,四季是有颜色的。春,是绿色;夏,是红色;秋,是黄色;冬,是白色。你知道吗,四季是有生命的。春,是希望;夏,是喜悦;秋,是伤感;冬,是 【查看全文】

2 人一旦喜爱某种东西达到狂热痴迷的程度,其关注点就会集中在那东西上

人一旦喜爱某种东西达到狂热痴迷的程度,其关注点就会集中在那东西上,不知不觉中把其他方面的信息都给忽略了,从而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然而,一些了不起的成就也源于此。 根 【查看全文】

3 阅读材料后,你从“中国印记”中感受到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认识与思考?

2020年11月10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完成万米级海试;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升空;12月4日,嫦娥五号从月球上起飞,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地外天体 【查看全文】

4 生活中处处有矛盾,矛盾可以阻碍相互的交流,矛盾也可以成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处处有矛盾,矛盾可以阻碍相互的交流,矛盾也可以成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查看全文】

5 “匠人”是人们对把某项手艺或职业做到极致的能工巧匠的尊称,比如木匠、钢匠、铁匠、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匠人是人们对把某项手艺或职业做到极致的能工巧匠的尊称,比如木匠、钢匠、铁匠、石匠、簸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 【查看全文】

6 我爱你梅花作文

我爱你梅花作文 (一) 有人喜欢那富丽堂皇的牡丹,有人喜欢那娇艳欲滴的玫瑰,还有人喜欢那亭亭玉立的郁金香,可我却喜欢那在冬天凛冽寒风中悄然绽放的梅花。 梅花的花虽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