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舒婷在《也许——答一位读者的寂寞》一诗中这样诉说,“也许我们的心事/

发布时间: 2022-03-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诗人舒婷在《也许——答一位读者的寂寞》一诗中这样诉说,“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这首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结合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答一位读者的寂寞”为副标题,从诗人的角度把这首诗歌改写成一封信,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材料:本题是以舒婷的诗歌《也许》中的诗句为命题材料,
诗人用“也许”表示选择的艰难,“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这里是说我们的奋斗可能得不到回报。接下又说我们的追求是崇高的,勉励读者勇敢担起责任:“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诗人用“也许”开篇,既表明了多种可能性存在的情况,又抒发了自己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念。
审任务:以跨文体改写为任务驱动,以诗歌咏叹的情感内涵为创作立意,以“答一位读者的寂寞”为话语情境的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在材料的选取、跨文体的转换、角色的模拟替换等方面的结合都使其具有创新特点;同时,又紧扣当代青年个人发展中的苦闷彷徨、自我与社会界限定位的模糊不清、被困难打倒后的失意迷茫以及在时代召唤下的责无旁贷等人生主题,引导当代青年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始终不忘初心、坚定理想,要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理想与学习、工作统一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行文思路:首先明确立意为“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接着引用丘吉尔的名言“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来论述,然后运用事实论证来证明,最后总结:坚持自己的信念,必能成功。
立意:
1.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2.我将无我,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相关阅读
1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广东省高三适应性考试)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我 【查看全文】

2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一) 我的家乡洞口,有周总理亲自命名的特产雪峰蜜橘。而我要介绍的是家乡的洞口塘。 有山的地方一般是有水的,洞口塘四面环山,中间有一条大河,形状 【查看全文】

3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查看全文】

4 描写春天树的作文

描写春天树的作文 (一)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旁栽着许多柳树。 春天柳树长出了点点嫩芽,微风轻轻地吹着细长的柳枝慢慢地长长了,树干也变得粗了、高了。夏天 【查看全文】

5 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翻开2018年5月20日的人民 【查看全文】

6 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写作 世间万物,人生百态,都可以被看见。看见是一种观察,看见是一种发现,看见是一种见证。 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