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湿地中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导致湿地中碳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湿地植物

发布时间: 2021-03-22
材料一
湿地中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导致湿地中碳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湿地植物从大气中获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成为巨大的碳库。湿地又通过分解和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排放到大气中,湿地能发挥“碳汇”和“碳源”两方面的作用。
湿地,特别是泥炭湿地中储存着大量的碳。当沼泽的水热条件十分稳定时,沼泽中的泥炭不参与大气CO2循环。湿地中的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植物残体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十分缓慢,因此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便起到汇集或固定碳的作用,即是碳汇。
湿地也可成为温室气体的释放源。湿地中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全球天然湿地每年释放的甲烷约为10亿~20亿吨,全球水稻田每年甲烷的释放量约为2亿~15亿吨。
如果湿地遭到破坏,例如,一味地围湖造田,湿地被排干或者温度持续升高、降雨减少,会导致湿地土壤水分减少,土壤中微生物活力增强,沼泽失去碳积累的能力,加速了泥炭或草根层的有机质分解,增加了二氧化碳向大气的净释放量。
如果直接开采泥炭将其作为燃料燃烧,就会更迅速地把泥发中多年积累的大量的碳氧化。使几千或上万年来由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的有机物质重新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湿地就会由“碳汇”变成“碳源”,从而加剧全球变暖的进程。泥炭地的丧失对全球气候来说后果非常严重。
保护自然湿地,它就能发挥减缓气候负面变化的减少碳排放、把碳留住即宝贵的“碳汇”作用;反之,破坏湿地,它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源源不断地把碳释出,向大气圈释放CO2和CH4等温室气体,产生恶劣的“碳源”效果。
(摘编自郭耕《湿地减碳作用与气候变化》)
材料二
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维护着人类及万物赖以生存的各种复杂生态循环系统的微弱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会面临严峻的威胁。《巴黎协定)提出在全球范围内使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与大自然吸收总量相平衡,即碳中和。碳中和不是二氧化碳零排放,而是一个国家之内的净零排放,即一个国家领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大自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平衡。其目的是维持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大致平衡稳定,防止气候变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展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努力,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不论是碳排放达峰目标还是碳中和愿景,对中国的发展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从挑战看,首先是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缓冲时间短。与欧洲相比,欧洲大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现碳达峰,这是一个自然过程,事后才知道什么时间二氧化碳排放出现峰值,达峰之后经历漫长平台期开始缓慢下降,然后即将走向快速下降,走向碳中和。欧盟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与达峰时间的距离是65~70年。我国则是人为设定了达峰时间表,现在二氧化碳排放仍在攀升,没有看到峰顶,实现达峰还需要做出艰苦努力,还要考虑实现碳中和。但我国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与达峰时间的距离是30年,缓冲时间很短,这是我们的最大挑战。
其次是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水平较高。数据显示,中国单位GDP碳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欧盟的6倍多。这很大程度要依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降低能耗、碳排放水平。
从机遇看,首先我国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激发更多创新活力,从根本上支撑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实现。
二是可借基国际诸多先进减排经验。过去近30年,国际上积累了有关大气污染物减排、二氧化碳减排、能源低碳发展的诸多经验,包括政策工具、市场设计、技术积累、管理经验甚至前车之鉴等,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利于缩短实现碳中和的进程。
三是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不断进步。以光伏发电成本为例,1990年每千瓦时光伏发电成本约100 美元。2000年降低到10美元,现在的平均水平是5美分,2030年以后肯定是继续降低的。从申远期看,低碳技术的成本将会有较大幅度下降,助力我们降低碳排放。
四是非化石能源替代水平与能效进步表明实现碳中和具备可行性。2019 年,我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折合6000万吨标准煤。如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我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提高到每年3000亿千瓦时,即每年可以提供1亿吨标准煤的非化石能源,坚持30年即新增30亿吨标准煤的非化石能源,如果届时能源效率再提高50%,我国能源消费量到本世纪中叶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左右,我国在2050年左右有实现碳中和的可能。
五是中国实现碳中和有市场、制度等多重优势。我国民众力量、市场选择和制度优势都会对碳中和起到促进作用。发挥好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调动民众、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积极性,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摘编自李俊峰(碳中和下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湿地既可以是碳库,也可以是碳源,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人类如何对待湿地。
B.湿地中储存着大量的碳,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活动的强弱.与湿地的碳汇能力负相关。
C.我们借鉴别国实现碳达峰的经验,规避其在减排上走过的弯路.有利于加快实现碳中和。D.“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低碳技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让人们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成为可能,从而能够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B.湿地有两种:--是天然存在的湿地,一是人工的水稻田。它们都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
C.我国人为设定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面临的挑战更大,但是,更能显示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担当。
D.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能源消费量的比例不断增大.对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3.下列各项中。对两则材料的论证手法分析不正确项是(3 分)
A.材料一先论述湿地可发挥碳汇和碳源两种作用,后面具体分析这两种作用的表现,最后总结归纳,使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B.材料一在论证中使用r假设的方法,通过湿地泥炭丧失造成的危害的假设来论证保护湿地对保持碳中和的重要性。
C.材料二从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既点明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困难,也指出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有利因素。
D.材料二在论证中使用了大量的数据既将中国遇到的挑战直观化,也让中国如期实现碳中和的能力和路径更加清楚。
4.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5.请结合材料,谈谈中国想要如期完成碳中和目标应该怎么做。(6分)


1. A(影响湿地作用的不仅有人为因素,还有自然因素)
2. B(湿地包括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
3.C(对比论证有误)
4.示例一,它就能发挥“碳汇”作用,碳汇作用就是减少碳排放.把碳留住宝贵的碳汇减缓气候负面变化。
示例二:它就能减少碳排放把碳留住,发挥“碳汇”作用,减缓气候负面变化。
5.保护湿地森林等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借鉴国际先进减排经验;提高能源效率,加快低碳技术发展;加大非化石能源替代:发挥市场、制度优势。



相关阅读
1 《朋友圈》阅读答案-刘梦琳此小说以“朋友圈”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

朋友圈 刘梦琳 星期六上午,胡忠铭在床上翻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部门主任郑美琪对一篇文章的转发和评论。 文章链接的标题是:曝光!渥太华一动物园强行让动物母子分离,辱骂、虐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

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自觉追求生态正义,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 【查看全文】

4 春风怨阅读答案-张爱国

春风怨 张爱国 没有谁叫他来,也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反正,他来了。 他甩开万重山,进入这块算不上开阔的山谷时,落日正圆。 打马西行时,黄河流急,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 【查看全文】

5 浮来一棵树阅读答案

浮来一棵树 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 【查看全文】

6 《“白衣送酒”与赏菊饮酒》阅读答案-任梦池

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晋阳秋》中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