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的人》阅读答案-靳以

发布时间: 2019-08-19
造车的人
靳以
在回家的途中,有一节路是傍了一条河的,河岸上有几间简陋的房舍,那里面就是住了那个造车的人和他的一家。
每次经过那里的时候,坐在车上或是步行着,总要望着那里,就是在当着走近的时候望不到什么,过了那一节路也要频频回首。一直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四五年的日子了。
时日使那条河成为一条污秽的浅溪,使那个造车的人的胡子成为花白,他仍然是穷困的,虽然他每天都是勤苦地工作着。
最初遇到他,是在夜间,远远只望见风箱吹着的炉火一下一下地闪亮,那是美丽的夜,星星像珠子一样地洒满了天,自己还以为那是终日浮在水上的渔人们在烧一把野火呢。走近了时,便看见一个三十几岁的妇人正在把了风箱的拉手坐在那里,膝头上趴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一个年岁仿佛的男人,从火中取出那车轮的铁皮在铁砧上击过一番之后急忙地钉到造好的木轮上;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在扶着那木架,更年轻的一个女孩举着一盏煤油灯。他有一张瘦瘦的面颊,衬出更高的颧骨,有两撇黑大的胡子。他迅速地把铁钉都用钢锤钉好,和那个男孩子纯熟地把这车轮放到盛了水的水槽中,立刻“嗤——”响了一声,还冒了白的水气。
他像是满意了,用手摸着胡子,又把一个弧形的铁皮丢到炉里去。那妇人又起始一 下一下地拉着风箱。乘了这一点的闲暇,他放下锤子,仔细地看了看自己的工作。他的眉毛更紧地皱起来,上额的纹路像吹皱的池水。然后他蹲在一旁,把脸用手掌很用力地自上而下抹了一回,这像是能解去他身体上的和灵魂上的困顿。随着他又站起了身把已经炽热的铁皮取出来,再钉到那车轮的上面……
但是他的工作并不是这样单纯,他要把堆在门前的木材,用他自己的手和他的妻儿的手,造成一辆辆存有古风的、粗笨的大车。我看见过他和他的儿子用长锯切断那圆形的木材,我也看见过他怎样把那木材在火上烘成弯弯的形状,用斧子和刨子使它成为光滑的,于是那美丽的质纹,很清晰地显了出来。在这里面他像是能找出来无上的快慰,
用眼睛注视着,用手来摸着,多少好的幻想在那上面生出来。他的心中有万分的满意, 脸上淌下来的一滴汗,带了一点点的泥污,落到他的面前,激碎了他的空想,他觉得疲惫了,摇摇头,站起身来,觉得十分疲惫了。
装了一袋烟,悠悠地抽着,怕只有这一刻才真的是他最舒适的时候呢。可是,工作,无论如何,为了一个原因,对他是颇重要的:他需要立刻拿起工具来,——那里有四个张大的嘴,等候他来喂呢!
十几年来,没有一次我看见他安闲地坐着,喝着清茶,如他那样年纪的人常喜欢做的那样。他造了许多辆车,让许多人坐了车到远处去,可是他一直像生了根,不停地苦作着,一直脱不开贫苦,一家人都是又黄又瘦。
一天早晨,经过那河边的路,我望到地上有还未曾被风吹散的纸灰,更听见有女人
哀哭的声音。屋门打开了,他和他的儿子抬了一具三尺长的棺木,盖了小小的一方红布;而女人的哭声更加高了起来,他像是毫无感情地,如往日一样地皱着眉。他迟缓地向着西面行去。在他的右手,还提了一把铁铲。
我很少看见他笑,——为了快乐而笑着,就是当着一辆车由他的手中完成了,他也还是平淡的,因为他早已知道还有另外的一辆车也需要他的苦作造起来。
他真正欢喜来过的日子,怕就是为他儿子娶媳妇那一天了,却只有这么一天。
到后来我就看到一个穿了红衣的年轻女人帮同他们操作,可是同时他的女儿不见了。我想或许是因为不增加食口,他的女儿也被遣嫁到别人家去了。
有了妻的儿子显出一点慵懒来了;因为这外来的女人,一向静穆的空气也震破了。 还算好的是诟谇都发生在那个妇人和那年轻的女人之间,他却仍是默默地致力于自己的
工作。但是从他的脸上,就可以看出来起于他心中的苦痛了。
离家五年后,每次经过那里就看到横着堆在那里的木材,几个已经造好了的车轮蒙着尘土躺在那里。他一个人默默地让工作消磨着他的时日。他不说话,也没有可以和他说话的人。有时候他停了停手,稍稍直起点腰来,眼睛望着面前的那条河;那河,现在大部却是露了黄泥的河底,只有中间一条瘦瘦的小流缓缓地淌着。之后,他就又弯下身去,继续着他的工作。
在他前面的那条河,有时候为太阳晒得没有一滴水,还裂着不成形的龟纹。 人老了,河也干涸了!
可是,到了夏天,河里又涨了水,他还是在河边工作着。
一九三三年
(选自《渡家》,1937年6月商务印书馆,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部分描写了我在星光璀璨的夜晚初遇造车人的场景,表现了造车人一家为生计密切配合、辛勤劳作的日常生活状态。
B. “他又站起了身,把已经炽热的铁皮取出来,再钉到那车轮的七面”一句,既写出了造车工作的繁重,又写出了他内心的苦痛。
C. 文章通过对造车人悲惨人生经历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工作勤苦、生活艰辛、内心孤独、隐忍苟活的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形象。
D. 文章多次写到河,开头部分写时间使河变为一条污秽的浅溪,结尾处写河干涸之后又涨水,赋予了这条河世事变迁的象征义。
8. 文章多次描写造车人的工作情景,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9. 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持续关注造车人这一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原因。


7. B  
8. ①写出了造车工艺的复杂和造车人工作态度的严谨。②展现了造车人工作状态的变化,串联起了造车人的人生遭遇。③聚焦不同的造车场景,使内容紧凑,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④场景的变化昭示了人物命运,揭示主题,引人深思。  
9. ①同情他不幸的命运:造车人手艺精湛高超,工作勤奋,可依然贫苦,生活不幸。②敬重他坚忍的生活态度:他经受艰辛、痛苦,但依然坚强地生活。③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作者关注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忧虑他们的前途命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他又站起了身,把已经炽热的铁皮取出来,再钉到那车轮的上面”一句,既写出了造车工作的繁重,又写出了他内心的苦痛。其中,“又写出了他内心的苦痛”于文无据。故选B。
【8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小说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其作用一般包括: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本题中,原文中写道“一个年岁仿佛的男人,从火中取出那车轮的铁皮在铁砧上击过一番之后急忙地钉到造好的木轮上……他有一张瘦瘦的面颊,衬出更高的颧骨,有两撇黑大的胡子。他迅速地把铁钉都用钢锤钉好,和那个男孩子纯熟地把这车轮放到盛了水的水槽中,……”等一系类造车人的工作情景,由此写出了造车工艺的复杂和造车人工作态度的严谨。并串联起了造车人的人生遭遇。而且这种工作场景室是有变化的,如后文中写道“他一个人默默地让工作消磨着他的时日。他不说话,也没有可以和他说话的人。……之后,他就又弯下身去,继续着他的工作”,作者聚焦不同的造车场景,使内容紧凑,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而且场景的变化昭示了人物命运,揭示主题,引人深思。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意蕴类探究能力。解答本题可以结构、主旨、效果、情感等角度进行思考,就本题而言,要从标题的含义和主旨的角度来回答。本题中,作者同情造车人不幸的命运:造车人手艺精湛高超,工作勤奋,可依然贫苦,生活不幸,如文中说“他造了许多辆车,让许多人坐了车到远处去,可是他一直像生了根,不停地苦作着,一直脱不开贫苦,一家人都是又黄又瘦”。同时,作者敬重造车人坚忍的生活态度:他经受艰辛、痛苦,但依然坚强地生活,如文中提到“那河,现在大部却是露了黄泥的河底,只有中间一条瘦瘦的小流缓缓地淌着。之后,他就又弯下身去,继续着他的工作”。通过本文,也反映出作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作者关注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忧虑他们的前途命运,如文中的造车人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这类人。



相关阅读
1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

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2 《传话》阅读答案-孙道荣

传话 孙道荣 老赵、老钱、老孙和老李,四个人是住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几个老伙伴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乐融融。可是最近老赵感觉到,他不在的时候,另外三个人就嘀嘀咕咕,而 【查看全文】

3 文本一:夜行阅读答案-何荣芳

文本一: 夜行 何荣芳 小倩下班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地带着一身的葱花味追上了一辆驶向远郊的公交车。有座。 同排座位上抱臂闭目的是一位大爷,或者说是一位大叔,脑袋亮光光的, 【查看全文】

4 老地主张磨油阅读答案-冯俊科

老地主张磨油 冯俊科 地主张磨油家祖上是开油坊的。他就出生在油坊里,他爹随口就给他起了名,叫磨油。 我对张磨油有印象时,他已经四十多岁,天天卖酱油卖醋。他肩上一根油膩 【查看全文】

5 《日落碗窑》阅读答案-迟子建此篇小说设置了关家和王家两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日落碗窑 迟子建 碗坯子终于一个不落地进了窑里。 烧窑这天是个晴天,关老爷子心情很好,他兴奋地点燃第一把窑火。接连三天晚上他都没有回家,关小明每天黄昏时带着冰溜儿来给 【查看全文】

6 《未遂》阅读答案

未遂 赖海石 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