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岐黄阅读答案-揭方晓,谈谈文本一以“岐黄”为标题的用意

发布时间: 2023-06-04
文本一:
岐黄
揭方晓
河络街虽然只是一条长约百米的小街,可在整个陇西郡却鼎鼎有名。因为这条街的两端,各有一位知名郎中,他们的医术出神入化,名动大江南北。被称为“河络双神”。不论是富贾贵胄,亦或平头百姓,大凡遇上什么疑难病症,别处瞧不好的,只要来到这两位郎中这,一号脉、一开药,包管药到病除。
街南的这位,姓齐,是中医世家,祖上以“一勺蜜”的故事名扬天下。说是有一天,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蘼的病人前来瞧病。齐祖一眼便知这位体有邪热,需用泻药助其解出干结的大便。但病人体质极虚,用强烈的泻药恐身体受不了。他沉思半晌,取来一勺蜜,微火煎熬成粘稠团块,待其稍冷,捏成一头稍尖的细条形状,然后将尖头朝前轻轻地塞进病人的肛门。一会儿,病人就拉出一大堆腥臭的粪便,病情顿时好了一大半。
街北的这位,姓黄,亦中医世家,祖上以“一根葱”的故事广为人知。说是有一次,一位得了尿闭症的病人找他瞧病。黄祖上见他腹部像鼓一样高高隆起,痛苦不堪,便想先助其将尿排出来,可到哪儿去找那种又细又软、能插进尿道的管子呢?他眼光一扫,突然看到厨房里有一根剩下的细葱,便将其取来,切下尖头,小心翼翼地,病人的尿液从葱管里缓缓流了出来,身体也好受多了。
两位郎中虽医术了得,可每人还是各有侧重。齐郎中尤善妇孺之术,妇科杂症、小儿疑难,俱皆手到擒来;黄郎中主攻虫咬之术,毒蛇咬刺、蚊蚁叮伤,自有独家秘方。
一天,齐郎中山中采药,不小心让当地一种名叫“萝卜头”的小蛇咬伤了脚。他并不以为意,自己虽说不是特别擅长治蛇伤,可好歹也懂得一些。当即挤去蛇毒,在伤口上涂抹好药膏,休息了一下,看没什么反应,就回家了。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脚就肿了起来,身体也发起了烧。妻子担心地说: “要不要请街北的的黄郎中来看看。”齐郎中摆了摆手,轻声说道:“没事,这点小毛病难不住我。”就自个儿开起了药方,煎药、服药,忙碌了一晚。第二天,齐郎中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满身乌黑,命若游丝。
齐妻慌了,顾不得脸面,悄悄来到黄郎中这求救。黄郎中打开齐郎中开的药方,丁是丁、卯是卯,完全没有毛病。他又仔细向齐妻子询问了齐郎中出事的详情,略一沉思,提笔在药方里加了一味剧毒的木须子,并再三叮嘱齐妻不得将实情告诉齐郎中。齐妻按这新方子抓药、煎药,并服侍齐郎中喝下,几天后就康复如初。
黄郎中是位大孝子。多年的操劳使母亲身患妇热之病,辗转于蓆褥之间,痛苦不堪。黄郎中虽穷尽一切手段,只勉强使母亲可以起身行走,病根始终未能除尽,时不时发作一阵。母亲知黄郎中自尊心强,忍着痛苦始终不提去街南的齐郎中那里瞧瞧。
黄郎中为此事烦恼,经常去街头的“二马酒馆”喝闷酒。有一次,正醉意朦胧之际,突然听到隔壁有人在高声说着一事。说是他们那盛产一种叫小胡笼的藤本植物,性阴而不寒,街南的齐郎中常去采摘,用以医治妇热之病。黄郎中一激灵,拍案而起:自己替母亲治病,多以阴寒之物攻其湿热之气,可母亲年老体衰,受不了大寒,因此自己用药不敢太猛,所以绝不了病根。这小胡笼阴而不寒,不正是治母亲之病的良药吗?黄郎中便在自己的药方里加了这种小胡笼,几剂药汤下去,母亲彻底康复。
多年后的一天。黄昏时分,暖暖的夕阳照在河络街上,房屋、槐柳以及行人都消融在了淡淡的金黄里。齐郎中自南向北踱着步,黄郎中由北而南随性走,不多时就碰上面了。在擦肩而过的一刹那,齐郎中开口道: “那年我被蛇咬伤,是你帮着治好的吧。我查看了药渣,多了一味木须子,只有你才会如此用药,以毒攻毒。”黄郎中也开口道:“是你故意让人在我耳边提起小胡笼吧,多亏了这东西,治好了我母亲的病。”可两人说归说,始终没正眼瞧对方一下,一个朝南,一个向北,微笑着远去。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文本二:
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
另外,《医源资料库》记载:“岐黄”,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有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之说,《黄帝内经》中有不少内容是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的,因而人们把岐黄作为祖国医学的代名词,岐黄也和杏林、悬壶一样当作中医的别称在使用。岐黄之术即指中医学术。
也有将“岐黄再世”用以誉称高明医家。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对河络街及两位神医的介绍,充满传奇色彩,为故事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同时又为下文二人互不主动求助的描写做铺垫。
B.“母亲知黄郎中自尊心强,忍着痛苦始终不提去街南的齐郎中那里瞧瞧。”可见母亲为了儿子的尊严宁愿忍受痛苦,但儿子却不能领会这份爱。
C.黄郎中醉意朦胧之际听到的药方之事,是齐郎中找人透露给他的,原因是齐郎中不想欠黄郎中的人情,急着还人情,故意为之。
D.结尾写道两位医者,“一个朝南,一个朝北”,照应开头二人分别居住在街两端的事实,又符合二人一直以来并将持续的互相争斗、互不服气的相处状态,颇有深意。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描写齐郎中、黄郎中救治时运用了细节描写,既突出了医者的医术高明,又增加了小说语言的趣味性。
B.小说善于通过次要人物来突出主要人物,如“齐妻慌了,顾不得脸面,悄悄来到黄郎中这求救”齐妻的描写突出了齐郎中的人物性格。
C.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刻画颇具匠心,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两位医者的人物形象有很多共通之处。
D.从小说结尾“黄昏时分,暖暖的夕阳照在河络街上,房屋、槐柳以及行人都消融在了淡淡的金黄里”的环境描写,足见二人已“消融”芥蒂,自此和好。
8.小说没有对两位主人公的正面冲突进行直接性描写,只在结尾处安排了二者正面交谈的情节,但其实文章多处体现了二人的“紧张关系”,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小说具体如何表现这种“紧张关系”。(6分)
9.结合文本二关于“岐黄”由来的论述,请谈谈文本一以“岐黄”为标题的用意。(6分)


6. A
【考查点】本题考查理解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
【解析】 B项, “但儿子却不能领会这份爱” ,无中生有: C项,齐郎中并不是为了还人情才帮助黄郎中;D 项,由原文“可两人说归说,始终没正眼瞧对方一下,一个朝南,一个向北,微笑着远去。”不能推断出“二人一直以来并将持续的互相争斗、互不服气的相处状态”。
7. D
【考查点】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解析】D选项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由原文结尾可知,二人的关系其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选项中“足见二人已“消融”芥蒂,自此和好。”不能妄论。
8.(每点 2 分,共 6分)
①次要人物的烘托。通过齐妻“顾不得脸面”“悄悄”求医、黄母“忍者痛苦始终不提”的表现,可知二者的自尊心极强,互不服软。
人的病情无可奈何,即使危在旦夕,二者依然不肯向彼此低头、求助,其紧张的关系在突转②紧张的情节发展。文章先着墨救治画面渲染二者医术高明,陡然一转,二者皆对自己或家且激烈的情节发展中愈加明显。
③读者的想象空间。文章结尾处二者互相说清了互助的事实, “仍没正眼瞧对方一眼”,但“微笑”远去,令读者对二者紧张关系能否疏解充满想象。
【考查点】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概括及情节叙述技巧的能力。【解析】由题干“其实文章多处体现了二人的‘紧张关系’,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小说具体如何表现这种“紧张关系’。”应思考,这种“紧张”的关系,从而可见?应从情节落实。如开头段对二者的介绍,中间对二者医治画面的用墨均等,无形之中体会出二人关系很微妙。还可从次要人物的表现入手,齐妻和黄母的一系列表现足见二人谁也不服谁,因此家人也十分难做。最后从读者角度出发,不禁想象二人接下来会如何相处,“微笑着远去”颇有意味。
9.①突出人物形象。“岐黄”分别指“齐郎中” “黄郎中”,暗合二位医术高明之意。
②深化小说主题。“岐黄”原指岐伯、黄帝讨论医学,形成《黄帝内经》,文章中齐黄两位医者相知、相笑于江湖,体现了医者相互惺惜、仁心仁术的主题。
③增添文化底蕴。以“岐黄”为题,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气息,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令读者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每点2分,共6分)



相关阅读
1 命运的颜色阅读答案

命运的颜色 左岸 贾艺震是一个从加格达奇来到大连这个海滨城市的青年,相貌一般,但他的美髯黝黑生动,在朝阳的作用下,常常发出针尖一样的光亮,颇有几分艺术家气质,拟补了他 【查看全文】

2 腊梅花阅读答案

腊梅花 侯文秀 母亲生我的时候,窗外腊梅盛开。 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的母亲,以微弱的声音给父亲留下唯一的遗言:他爹,孩子就叫腊梅吧!母亲死于难产。母亲走时,我响亮的哭声和 【查看全文】

3 晚餐阅读答案-李娟

晚餐 李娟 黄昏,我们早早地吃过晚饭就出门了,穿过村里的小路向南面高地走去,边走边打听郭大爷的住处。 当我仍然还身处当时那些黄昏的斜阳中时,竟从不曾更细心一些地留意当 【查看全文】

4 《陈树湘》阅读答案-魏巍

陈树湘 魏 巍 保卫队长从队伍后面带过两个人来。前面那个是商人打扮,后面那人黑瘦黑瘦,着黑棉袄棉裤。保卫队长对那两个人说:这是我们的负责人,你们有什么话就说吧! 那个商 【查看全文】

5 长凳阅读答案-周海亮

长 凳 周海亮 乡下的雨比城里的雨大,我这样认为。 逢夏季,逢大雨,雨便把乡村浇得亮晃晃的,呈现一种模糊和扭曲的景致。于是河水暴涨,黄浊,湍急,直冲而下,村人就跑出来, 【查看全文】

6 鸡蛋小面包阅读答案-[西班牙]胡丽塔•尼古拉斯

鸡蛋小面包 [西班牙]胡丽塔尼古拉斯 在餐桌上我们从来不说话,因此我很吃惊妈妈给我讲在鱼店听到的事。有人告诉她一位女士非常需要一个女孩为她读书。 我想到了你。你已经12岁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