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阅读答案-王蒙

发布时间: 2021-02-16
冬雨
王 蒙
今年冬天的天气真见鬼,前天下了第一场雪,今天又下起雨来了,密密麻麻的毛毛雨,似乎想骗人相信现在是春天,可天气明明比下雪那天还冷。我在电车站等电车,没带雨具,淋湿了头发、脖子和衣服;眼镜沾满了水,连对面的百货店都看不清。
下午有几个学生在我的课堂上传纸条,让我生了一顿气。说也怪,做了 20 年小学教员了,却总是不喜欢小孩子,孩子们也不怎么喜欢我。校长常批评我对学生的态度不好。细雨不住地下,电车老不见来,想想这些事,心里怪郁闷。
当当当,车来了,许多人拥上去,我也扯紧了大衣往上挤,在慌忙中,一只脚踩在了别人的鞋上,听见一个小伙子叫了一声。
我上了车,赶忙摘下了沾满了水的眼镜,那年轻人也上了车,说:“怎么往人脚上走呀!”我道了对不起,掏出手帕擦眼镜,又听见那人说:“真是的,戴着眼镜,眼也不管事儿,新皮鞋……”我戴上眼镜,果然看见他那新鞋上有泥印子。他是一个头发梳向一边的青年,宽宽的额头下边是两道排起来的眉毛,眼睛又大又圆,鼻子大而尖,嘴里还在嘟哝着,我觉得这小伙子很“刺儿”,对成年人太不礼貌,于是还他一句说:“踩着您的新鞋了,我很抱歉。不过年轻人说话还是谦和一点儿好!”
“什么?”他窘住了,脸红了,两道眉毛连起来。我知道他火了,故意轻轻地、倚老卖老地咳嗽了几下。就在纠纷马上要爆发的时候,忽然电车的另一边传来一阵掌声。我们俩回过头,只见那边一部分人离开了座位,一部分人探着身子,注视着车窗,议论着,笑着。
我不由得走过去。原来大家是在围着一个小姑娘。那小姑娘梳着小辫子,围着大花围脖,跪在座位上,聚精会神地对着玻璃。再走向前一步看,才知道她是在玻璃上画画;乘客呼出的气儿沾在密闭的窗玻璃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薄雾,正好做画板。那小姑娘伸出自己圆圆的小指头,在画一座房屋。她旁边座位上跪着一个更小的男孩儿,出主意说:“画一棵树,对了,小树,还有花儿,花儿……”小姑娘把头发上的卡子取下来画花,这样线条更细。我微微转动一下目光,呦,左边的几个窗玻璃上已经都有了她的画稿了。一块玻璃上画着大脑袋的小鸭子,下面有三条曲线表示水波; 另一块玻璃上画着一艘轮船,船上还飘扬着旗帜,旗上仿佛还有五颗星;哈哈,这一块玻璃上是一个胖娃娃,眼睛眯成一道线,嘴咧得从一只耳朵梢儿到另一只耳朵梢儿……回头来看,她的风景画刚刚完成,作为房屋、花、树木的背景的,是连绵的山峰,两峰之间露出了太阳,光芒万丈。
“这个更好!”一个穿黑大衣的胖胖的中年女人说。“好孩子,手真利落!”一个老太太说。
车停了,下车的人在下车以前纷纷留下了夸赞小画家的话。那小姑娘好像根本没有听见这些议论,只是向身旁的男孩儿说:“弟弟,再画一个好不好?”男孩儿连连说:“好,好,再画一架大飞机!”两个人就从座位上下来,向右边没有画过的窗玻璃走去。车上的人本来不少,又聚在一端,就显得很挤,但大家自动给他们让了路和座位。隔着许多人,我只看见那小画家的侧面,她的额上、鬓上的头发弯曲而细碎,她的头微扬着,脸上露出幸福和沉醉的表情;从她弟弟的样子来看,他俨然是姐姐的崇拜者,听话地尾随在姐姐后面。
车到“平安里”了,小画家已经在所有的窗玻璃上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她拉着弟弟准备下车, 别人问她在哪儿上学,叫什么名字,她只是嘻嘻地笑,没回答。我退到车门边,欣赏着她天真活泼而又大方的样子。她就要下车了,忽然目光停留在我身上,然后深深地给我鞠了一个大躬:“赵老师!”她的弟弟也跟着给我鞠了个躬。
“这难道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大吃一惊,想看看她胸前戴着校徽没有,她已经下去了,在车外边一蹦一跳地走在细雨里,很快地消失了。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了,友善地、羡慕地、尊敬地看着我,使我一时手足无措,只好哼着哈着往电车的另一端走,一转身,正好看见那被我踩了新鞋的小伙子,才想起这儿还有一场未了的纠纷。那小伙子看见我,想躲开,又躲不开了,露出了一种怪不好意思的样子。
电车上的乘客亲切地互望着,会心地微笑着,好像大家都是熟人,是朋友,好像有什么奇妙的东西赋予了这平凡的旧车厢以魅力,使陌生的乘客变得亲近,使恶劣的天气不再影响人的心绪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情节多变,造成波澜,形成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小说开头写寒冷的冬雨、拥挤的人群、不文明的推搡,渲染了低郁的心情,为全文笼罩了悲伤的色调。
C.作者通过“忽然电车的另一边传来一阵掌声”一句话,将内容巧妙地过渡到对姐弟俩画画举动的描写。
D.小说叙述姐弟俩画画的过程,采用了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使得画画的过程生动细腻,充满诗意。
8.王蒙在《我看小小说》一文中说:“微型小说之所以能‘微’,多半在于一个‘妙'字。”本篇小说的结构在伏笔与照应上就很“妙”,请联系文本具体分析。(6分)
9.小说中姐弟俩在车窗玻璃画画的举动,让即将爆发一场纠纷的车厢中的“陌生的乘客变得亲近”,有人认为这是“莫名其妙”“虚无缥缈”的。对此你怎么看?(6分)


7.B “为整个小说笼罩上了悲伤的色调”说法错误,这样写,是为了渲染一种不愉快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
8.伏笔照应具体表现:①开篇的坏天气与扰心的事让人心情郁闷是伏笔;结尾“使恶劣的天气不再影响人的心绪了”对此照应。
②第二段写“我”是小学教员是伏笔;后文写小姑娘认出并称呼“我”“赵老师”对此照应。
③第四至六段因心情郁闷即将爆发一场冲突是伏笔;后文“……怪不好意思的样子”对此照应。
④第一段写眼镜沾满了水是伏笔;第四段写擦眼镜对此照应。
效果:前伏后应,结构紧凑,情节安排自然妥帖,巧妙周严;使读者读到后文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酌情给分;效果分析2分)
9.(若答同意这种看法,最高给2分。)
不同意这种看法。①姐弟俩在车窗玻璃画画的举动,使粗鄙的乘客们露出了笑容,使车厢这个环境出现了美好的光辉。 ②天真纯洁的童真童心,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也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③表达对童真童心的渴求,对纯洁、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与人谐相处、化干戈为玉帛的美好愿望。④艺术作品,特别是小说,重在以高妙的技巧反映生活,写意抒怀,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或模仿,要求小说作品中的一切都必须在现实中实际存在或发生的看法是不符合小说创作规律的。(每点2分,答任意三点即可)



相关阅读
1 《帽子》阅读答案-雁戈

帽子 雁戈 临出发时,妻子招呼开车的司机把车停住,大声说:帽子,他的帽子。接着,我看到妻子发疯似的冲进屋里,抱出一大摞帽子,气喘吁吁地往车这边跑。 那一大摞帽子全是我 【查看全文】

2 文本一:迷路阅读答案-刘国芳

文本一: 迷 路 刘国芳 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去过,跟大人去的。爷爷家不是太远,我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了那么十几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查看全文】

3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阅读答案-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 丁玲 ①开会啦!张裕民①跳上台中央,咱们村闹土地改革到如今已经十多天了,咱们要翻身,可不容易,咱们村上有好些剥削咱们的地主,咱们今天就来拔尖。 【查看全文】

4 《鹅飞时》阅读答案

鹅飞时 韦名 湖不大,瘦瘦长长,湖水却和天空一样湛蓝。湖边,亭台楼榭,白杨挺立,新柳含露,翠竹摇曳。湖里鱼儿成群,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没入水中。岸上的景像倒映在水里,恍 【查看全文】

5 遗失的帽子阅读答案

遗失的帽子 帽子怎么会不见了呢? 昨天唐忽忽去买六一用品,在集市上逛一圈后,突然发现帽子不见了。那是一顶很普通的淡蓝色迷彩遮阳帽,帽檐上排列着细密的针脚,是妈妈留给她 【查看全文】

6 变形记(节选)阅读答案-卡夫卡

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 现在又该怎么办呢?格里高尔自言自语地说,向四周围的黑暗扫了一眼。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动弹了。这并没有使他吃惊,相反,他依靠这些又细又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