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明镜季羡老阅读答案-梁衡

发布时间: 2022-05-22
百年明镜季羡老
梁衡
①98岁的季羡林先生离我们而去了。
②初识先生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发奖会上。新闻出版署每两年评选一次全国优秀图书,季老是评委坐第一排,我干一点宣布谁谁讲话之类的“主持”之事。他大概看过我哪一篇文章,托助手李玉洁女士来对号,我赶忙上前向他致敬。会后又带上我的几本书到北大他的住处去拜访求教。
③先生的住处是在校园北边的一座很旧的老式楼房,他住一层。房共两套,左边一套是他的会客间,卧室兼书房,不过这个只能叫书房之一,主要是用来写散文随笔的。我在心里给它一个名字叫“散文书屋”。一张睡了几十年的铁皮旧床,甚至还铺着粗布草垫,环墙满架是文学方面的书,他每天四时即起,就在床边的一张不大的书桌上写作。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学校里都知道,号称“北大一盏灯”。
④这套房子的对面还有一套东屋,我暗叫它“学术书房”。共两间房,全是季老治学时用的书,人要在书架夹道中侧身穿行。向南临窗也有一小书桌,是先生专著学术文章的地方。我曾带我的搞摄影的孩子,在这里为先生照过一次相。他就很慷慨地为一个孙辈小儿写了一幅勉励的字,还要写上“某某小友惠存”。他每有新书出版,送我时,还要写上“老友或兄指正”之类,弄得我很紧张。
⑤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他是在24岁那一年,人生可塑可造的年龄留洋的啊,一去10年。以后又一生都在搞外国文学、外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怎么就没有一点儿洋味呢?近几年基因之说盛行,我就想大概是他身上农民子弟的基因使然。他现在仍极为节俭,害怕浪费,厌恶虚荣。每到春节,总有各级官场上的人去看他,送许多大小花篮,他对这总是暗自摇头。后来我去看他,知道他的所好,就专送最土的最实用的东西。一次从香山下来,见到山脚下地摊卖红薯,很干净漂亮的红薯,我就买了一些直接送到病房,他极高兴。
⑥一次我从新疆回来,正在创作《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我谈到在伊犁采访林则徐旧事。虎门销烟之后林被清政府发配伊犁,家人和朋友要依清律出银为他赎罪,林坚辞不肯,不愿认这个罪。在纪念馆里有他就此事写给夫人的信稿。还有发配入疆,过“果子沟”时,大雪拥谷,车不能走,林氏父子只好下车趟雪而行,其子跪地向天祷告:“父若能早日得救召还,孩儿愿赤脚趟过此沟。”先生眼角已经饱含泪水。他对爱国和孝敬老人这两种道德观念是看得很重的。他说,爱国各国都爱,但中国人爱国观念更重些。欧洲许多小国,历史变化很大,惟有中国有自己一以继之的历史,爱国情感也就更重。
⑦2003年,先生病了,年初住进了301医院,后来一直以院为家。我和家人去看他,一切条件都好,但有两条不便。一是病房没有电话(为安静,有意不装);二是没有一个方便的可移动的小书桌。先生是因腿疾住院的,不能行走、站立,而他看书、写作的习惯却丢不掉。我即开车到玉泉营买了一个有四个小轮的可移动小桌,下可盛书,上可写字。先生笑呵呵地说,这就好了,这就好了。我再去时,小桌上总是堆满书,还有笔和放大镜。后来先生又搬到301南院,条件更好一些。许多重要的文章,如悼念巴金、臧克家的文章都是在小桌板上,如小学生那样伏案写成的。他住院四年,竟又写了一本《病榻杂记》。
⑧我去看季老时大部分是问病,或聊天,从不敢谈学问。在我看来他的学问高深莫测,他大学时候受教于王国维、陈寅恪这些国学大师,留德十年,回国后与胡适、傅斯年共事,朋友中有朱光潜、冯友兰、吴晗、任继愈、臧克家,还有胡乔木、乔冠华等。他研究佛教、研究佛经翻译、研究古代印度和西域的各种方言,又和英、德、法、俄等国语言进行比较。他还研究印度古代文学,翻译剧本《沙恭达罗》、史诗《罗摩衍那》。他从梵文与其他多国文的“糖”字的考证中,竟如茧抽丝,写出一本80万字的《糖史》。
⑨有一次我带一本新出的梁漱溟的书去见他。他说崇拜梁漱溟,我就乘势问:“您还崇拜谁?”他说:“并世之人,还有彭德怀。”这又让我吃一惊。一个学者怎么最崇拜的是一个将军。他说:“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敢说真话,这一点不简单,很可贵。”我看着他,老人端坐在小桌后面的沙发里,挺胸,两道长长的寿眉从眼睛上方垂下来。那样深沉慈祥,前额刻着的皱纹、嘴角处的棱线,连同身上那件特有的病袍,显出几分威严。我想起先生对自己概括的一个字“犟”。
⑩先生曾说:“我这一生就是一面镜子。”现在我翻着先生的著作,回忆着与他无数次的见面,先生确是一面镜子,一面百年的明镜。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出百年来国家民族的命运,思想学术的兴替,也可以照见我们自己的人生。
(有删改)
10.题目“百年明镜季羡老”可否改为“百年明镜季羡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11.第⑦段中为什么要写季羡林先生的“病房书屋”?
1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
老人端坐在小桌后面的沙发里,挺胸,两道长长的寿眉从眼睛上方垂下来。
13.作者为什么要把季羡林先生比作“镜子”?
14.有人评价季羡林先生是“平民”大师,请结合文中相关情节或事件具体分析。
15.当今社会旅游之风盛行,而季羡林先生留洋10年没有旅游,他认为畅游在书海之中的享受,远胜于去高山滨海旅游。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10.不可。因为文章叙述了“我”接触季老的多件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我”对季老执着于学术研究、为人谦虚低调、爱国而重孝道、正直而倔强的敬重与赞美。“季羡老”一词也展现了其思想、精神的丰富。而直呼“季羡林”则显得不尊敬。
11.写“病房书屋”呼应了前文的“散文书屋”“学术书屋”;写季老虽然住院,但仍看书、学习不辍,在小桌板上像小学生伏案般写成许多重要文章,住院四年写了一本《病榻杂记》,表现出季老热爱学习、工作勤奋的特点。
12.运用动作和肖像描写,细腻传神地写出季老说到敢说真话的彭德怀将军时思想深沉、慈祥中带有威严的特征,表现出他正直、求真、倔强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我”对季老的崇敬之情。
13.因为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映照出了百年国家民族的命运和思想学术的兴替;季羡林先生治学专注、为人低调,映照出明澈透亮的人格魅力,为后辈学习之楷模。
14.①在发奖会上,季老主动托助手来了解“我”的情况;“我”的孩子为季老照相时,他慷慨地为孙辈小儿写一幅字;季老把出版的新书送“我”时,写上“老友或兄指正”之类的话……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季老是一位关心后辈、平易近人、谦虚低调的“平民”大师。②季老衣着朴素,三餐粗茶淡饭,书房简朴;季老对官场上的人送他花篮总是暗自摇头;季老喜欢最土的最实用的东西(喜欢“我”送的从地摊上买的红薯)……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季老是一位崇尚节俭、厌恶虚荣、生活朴实的“平民”大师。
15.参考示例:①季羡林先生心无旁骛地进行学术研究令人敬佩。他沉醉于学术研究,在他看来这比旅游、比任何事情都更让他感兴趣,即使在住院期间,他都笔耕不辍;反观当下世人旅游成风,在嘈杂喧嚣之中也并未增长多少见识,却浮躁了人心。②季羡林先生一味沉迷于书本的做法并不可取(或读书和旅游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旅游可以近距离接触民俗风情、山川大野,利于开阔视野与心胸,是对于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唯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将书读活。



相关阅读
1 北方的河阅读答案-张承志

北方的河 张承志 那浑黄的河水在高原阳光的眼晒下,反射着强烈的光。天空又蓝又远,清澄如洗。他觉得神清气爽,觉得这大自然既单纯又和协。他哼了声民歌,心里觉得很舒服。解放 【查看全文】

2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阅读答案-杨遥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 【查看全文】

3 斜风细雨品枯荷阅读答案

斜风细雨品枯荷 国人爱花由来久矣。在千百年的传统风俗中,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从文人雅士到俗子凡夫,人们对花草林木的喜爱,往往源于婀娜别致处,清雅飘香来,因此那些姹紫 【查看全文】

4 《晒晒暖》阅读答案-琦君

晒晒暖 琦君 ①我的故乡是浙江永嘉,乡里人管晒太阳叫晒晒暖,两个晒字,似乎有一份土气,也多一份淳朴的农村情味。说着这三个字,也越加使我怀念阔别十五年的故乡,和在故乡矮 【查看全文】

5 乡土情结阅读答案-柯灵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邀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 【查看全文】

6 《难忘梅朵》阅读答案-

难忘梅朵 罗达成 我加盟《文汇月刊》之后,发现之前听到的梅朵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的评价很不公道,梅朵是由百分之几的暴风雨与百分之九十几的春风细雨构成的,金刚怒目是偶发,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