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阅读答案-梁衡

发布时间: 2022-03-17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
梁衡
①一棵茂盛的古树用它的枝桠轻轻地托着一颗未爆的炸弹,就像一个老人拉住了一个到处乱跑、莽撞闯祸的孩子。炸弹有一个老式暖水瓶那么大,高高地悬在半空,它是从千多米高的天空飞落下来后被这棵树轻轻接住的。就这样在浓密的绿叶间探出头来,瞪大眼睛审视人世,已经整整80年。眼前是江西瑞金叶坪村的一棵老樟树。
②樟树在江西、福建一带是常见树种,家家门前都有种植。民间习俗,女儿出生就种一棵樟树,到出嫁时伐木制箱盛嫁妆,三五百年的老树随处可见。但这一棵却不同。一是它老得出奇,树龄已有1100多年,往上推算一下该是北宋时期了。透过历史的烟尘,我脑子里立即闪过范仲淹的“庆历改革”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后来徽宗误国、岳飞抗金等一连串的文事。一棵树就是一部站立着的历史,站在我面前的这棵古樟正在给我们静静地诉说历史。第二个不寻常处,是因为它和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紧紧连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也是一棵参天大树,他有83圈的年轮,1931年当他生命的年轮进入到 38 圈时在这里与这棵古樟相遇。
③1931年毛泽东率队走下井冈山,准备到福建重整旗鼓再图发展,当路过瑞金时邓小平正在这里任县委书记,就建议他在这里扎根。于是1931年11月7日苏俄十月革命胜利十四周年这一天,在瑞金叶坪村的一个大祠堂里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来被中国人称呼了近半个世纪的“毛主席”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④虽是共和国的主席,毛泽东也只能借住在一户农民家里。这是一座南方常见的木结构土坯二层小楼,狭窄、阴暗、潮湿。小楼与祠堂之间是一个广场,是红军操练、阅兵的地方,广场尽头还有一座烈士纪念塔。这实在是一处革命圣地,是比延安还要老资格的圣地。毛泽东等几个中央要人住在广场南头的小楼上,楼后就是这棵巨大的樟树。一走近大树我就为之一震,肃然起敬。因为它实在太粗、太高、太大,我们已不能用拔地而起之类的词来形容,它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盘龙卧虎,遮天盖地。树干直径约有4米,树身苔痕斑驳幽黑铁青,树纹起伏奔腾如江河行地。树的一半曾遭雷劈,外皮炸裂。木质外露,正向天狂呼疾喊,声若奔雷。而就在炸裂后的树身上又生出新的躯干,干又生枝,枝再长叶,一团绿云直向蓝天铺去。好一棵不朽的老树,就这样做着生命的轮回。因地势所限,树身沿东西方向略成扁平,而墨绿的枝叶翻上天空后又如瀑布垂下,浓荫覆地,直将毛泽东住的后半座房子盖了个严实。那天,毛泽东正在二楼上看书,空中隐隐传来飞机的轰鸣。他并不在意,把卷起身,踱步到窗前看了一眼,又回到桌前展纸濡毫准备写文章。突然一声凄厉的嘶鸣,飞机俯冲而下,铁翅几乎刮着了屋顶,一颗炸弹从天而降。警卫员高喊:“飞机”,冲上楼梯。毛泽东停笔抬头,看看窗外,半天没有什么动静,飞机已经远去,轰鸣声渐渐消失。这时房后已经乱作一团,早涌来了许多干部、群众。很明显,这架飞机是冲着临时中央政府,冲着毛泽东而来,只扔了一个炸弹就走了,但炸弹并没有爆炸。大家围着屋子到处寻找,地上没有,又仰头看天,突然有谁喊了一声:“在树上!”只见一颗光溜溜的炸弹垂直向下卡在树缝里。好悬!没有爆炸。这时毛泽东已经走下楼来。人们早已惊出一身冷汗,齐向主席问安,天佑神人,大难不死。毛泽东笑了笑说:“是天助人民,该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亡。”毛泽东戎马一生,不知几遇危难,但总是化险为夷。毛泽东的性格坚定沉着,又有几分固执、浪漫,从不怕死。唯此才能成领袖,成伟人,成大事业,写得大文章。
⑤历史的脚步已走过80年,这棵老樟树依然伫立在那里。枝更密,叶更茂,干更壮。树皮上的青苔还是那样绿,满地的树阴还是那样浓。那颗未爆的炸弹还静静地挂在树上。现在这里早已辟为旅游景点,人们都争着来到树下,仰望这定格在历史天空中的一瞬。古樟树像一个和蔼的老人正俯瞰大地,似有所言。它怀里一直轻轻地抱着那颗炸弹,这是一把现代版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试其定力,然后又戒其权力。它告诫我们,革命时要敢于牺牲,临危不乱;掌权后要忧心为政,如履薄冰。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2月03日24版,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围绕老樟树讲述了毛泽东在瑞金遭遇炸弹袭击的一段惊险经历,天佑神人.大难不死,是民众的幸事,也是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幸事
B.本文写民间栽种樟树的习俗、宋代一连串故事以及革命年代的光辉历程,都与这棵樟树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樟树之古老
C.老樟树见证了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的成立,见证了伟人毛泽东敢于牺牲、临危的气魄。人们看到它就会想起那段革命岁月。
D.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古樟树依然伫立原地。它像一个和蔼的老人正俯瞰大地,似有所言;它又像一把悬顶之剑,时刻警示着后世之人。
7.下列对文本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重点写古树救人的故事,古树刚好托住炸弹,这是作者运用巧合法,意在为文章增添一种传奇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本文综合运用了描写、叙述、议论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杂糅各法,尽得其妙。
C.本文语言朴实自然又生动形象,句式上长短结合、富于变化,尤其是能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D.作者梁衡以“人文古树”为题写了一系列散文,大多立意高远,兼具自然情怀和人文思考。本文是他此类散文的一篇佳作。
8.请从修辞手法角度鉴赏文中画线语句。(4分)
9.作家梁衡一向视“写大事、大情、大理”为自己的文学宣言。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6分)



6.B(“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樟树之古老”不准确。写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
7.A(本篇散文主要事件为真人真事,据史实而作,并非虚构,并非刻意运用巧合法写作。)
8.将“起伏的树纹”比喻成“江河行地”,化静为动,突出了古树树干之大和树纹的纵横交错特点(1分);“向天狂呼疾喊”采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古树高耸入云的状态和顽强不屈的精神(1分);“声若奔雷”这一比喻切合当地自然环境,能传达出古树在风中的嘶吼和强大气势(1分)。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老樟树的形态、气势和精神特点,也蕴涵着作者见到老树后内心的震惊及敬意(1分)。(大意对即可。)
9.①大事:文中写到了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建立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等政治方面的大事件;②大情:老樟树不仅于人有救命之恩,还静静地诉说着历史,见证着人世沧桑,本文充满赞美之情;毛主席戎马一生,为了民众和革命事业而舍生忘死、不怕牺牲,本文饱含对此崇高人格的讴歌;③大理:老樟树怀抱的“炸弹”,时时刻刻告诫后世人要“敢于牺牲,临危不乱,忧心为政,如履薄冰”。(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相关阅读
1 《难忘梅朵》阅读答案-

难忘梅朵 罗达成 我加盟《文汇月刊》之后,发现之前听到的梅朵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的评价很不公道,梅朵是由百分之几的暴风雨与百分之九十几的春风细雨构成的,金刚怒目是偶发,笑 【查看全文】

2 斜风细雨品枯荷阅读答案

斜风细雨品枯荷 国人爱花由来久矣。在千百年的传统风俗中,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从文人雅士到俗子凡夫,人们对花草林木的喜爱,往往源于婀娜别致处,清雅飘香来,因此那些姹紫 【查看全文】

3 北方的河阅读答案-张承志

北方的河 张承志 那浑黄的河水在高原阳光的眼晒下,反射着强烈的光。天空又蓝又远,清澄如洗。他觉得神清气爽,觉得这大自然既单纯又和协。他哼了声民歌,心里觉得很舒服。解放 【查看全文】

4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阅读答案-杨遥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 【查看全文】

5 《晒晒暖》阅读答案-琦君

晒晒暖 琦君 ①我的故乡是浙江永嘉,乡里人管晒太阳叫晒晒暖,两个晒字,似乎有一份土气,也多一份淳朴的农村情味。说着这三个字,也越加使我怀念阔别十五年的故乡,和在故乡矮 【查看全文】

6 乡土情结阅读答案-柯灵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邀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