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东阳道中阅读答案-辛弃疾,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

发布时间: 2018-04-15
鹧鸪天·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悉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注:此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词的前两句写征尘扑面,去路迢道,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开篇暗含愁苦之意,为下片抒写羁旅之悲作了铺垫。
B.三、四句“周遭碧、分外娇”写作者置身于绿的海洋、花的世界,精神为之一振。
C.下片前三句由景转入,作者是骑马走在队列的后面,清楚地看到队首已过了小红桥。其中的“旌旗”喻指军队。
D.最后两句中的“愁”字是寻觅“相思句”构思过程中苦恼的“愁”,不知不觉中才“摇断”了马鞭的“碧玉梢”,这一句形象表达出词人此刻轻松愉悦的心情。
E.本词视野广阔,写景优美,静景与动景浑然一体,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词风不同。
15.简要赏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中的叠词。(6分)

参考答案
14:AC。解析:(A项,没有羁旅之情。C项,“旌旗”是借代修辞。)
15:历历,是清楚明白,分明可数的意思。穿着戎装的战士们,衣着威风,气势雄伟,所以容易辨别出来,萧萧指骏马的声声嘶鸣;(陈述内容)两个叠词形象生动的描摹出军容雄壮的场景;(从表达效果)渲染了作者因能为国效命,一展抱负的喜悦欢畅心情;(从情感角度)同时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从艺术效果)
评分标准:一点2分,三点6分,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不能漏掉。

【翻译】
  香笼里燃烧的水沉香的气息越来越淡薄了。举目远望,征尘扑面,去路迢迢。周围是数不清的层层山峦,全被碧绿的树木和野草覆盖着,路旁山野中长满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花儿,一朵朵的格外娇艳动人。
  行进在道路上的一行人历历在目,骏马萧萧嘶鸣,威武雄壮的仪仗队已经过了前面的小红桥。满怀的离愁别恨,此时此刻都化做相思的诗句,于青山绿水之间,一边吟诗,一边催马加鞭地向东阳进发,差点儿没把马鞭的碧玉梢头摇断。

鹧鸪天·东阳道中翻译赏析



相关阅读
1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阅读答案-辛弃疾,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① 辛弃疾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②。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铁③,赋 【查看全文】

2 满江红·中秋寄远翻译赏析_满江红·中秋寄远原文_作者辛弃疾

《满江红中秋寄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 【查看全文】

3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阅读答案-辛弃疾,小窗风雨,从今便忆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① 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③犹在,头上貂蝉④会见。莫贪风月卧江 【查看全文】

4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翻译赏析_满江红·和范先之雪原文_作者辛弃疾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记少年、骏马走 【查看全文】

5 霜天晓角·赤壁翻译赏析_霜天晓角·赤壁原文_作者辛弃疾

《霜天晓角赤壁》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查看全文】

6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阅读答案-辛弃疾,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1】 辛弃疾 我笑共工缘底怒【2】,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拄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