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翠被落红妆翻译赏析_尾犯·翠被落红妆原文_作者吴文英

  《尾犯·翠被落红妆》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被落红妆,流水腻香,犹共吴越。十载江枫,冷霜波成缬。灯院静、凉花乍翦,桂园深、幽香旋折。醉云吹散,晚树细蝉,时替离歌咽。
  长亭曾送客,为偷赋、锦雁留别。泪接孤城,渺平芜烟阔。半菱镜、青门重售,采香堤、秋兰共结。故人憔悴,远梦越来溪畔月。
  【赏析】
  “翠被”三句,点“重客吴门”的时令。此言吴越一带的时令节气大致相同,所以在陈浪翁离越赴吴之时,正赶上荷叶伏水,荷花落瓣,流水漂红的夏尽秋至的时候。“十载”两句,临别之言。“江枫”,指苏州阊门西七里的枫桥与江桥。唐张继《枫桥夜泊》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即是指这两座桥。这里借代苏州。“缬”,眼花也。苏轼《聚星堂雪》诗有:“醉眼何因作缬文”句可证之。此言自己曾在苏州居住过多年,如今到了鬓发成霜,老眼昏花之时却在杭城送友人重赴苏州,能不羡煞?因为在苏州尚有词人的去姬在啊。“灯院静”两句,此言梦窗与其苏姬在杭城生活过的情景。杭城的一处宅院中,夜深人静,刚剪过灯芯的灯,发出明亮的光芒;在幽深的桂园中,飘过来时断时续的桂花香。两人却相对而坐,依依难舍,然而却终于分手,即“幽香旋折”矣。“醉云”三句,触景伤情。言离筵易醉,醉眼看天,迷蒙的秋云被风吹散,象征着恩爱男女即将离别;晚树上寒蝉低吟、凄切,不正是在为我俩的离别而呜咽吗?上片着重写词人与苏姬的依依离别情。
  “长亭”两句,转而回忆苏姬在越时与词人难舍难分之情。言她曾在长亭和词人分手,她偷偷地将赋就的诗词写在锦笺上赠给词人,寄托离别之情。“锦雁”一说为山峰名,见下解释。“泪接”两句,由于浪翁去吴,触发词人以泪眼遥望远方,只见平畴茫茫,天水一色,却不见“孤城”——苏州,即去姬居住的地方。心中更觉沉重难过。“半菱镜”两句,系梦窗为苏姬设想语。“半菱镜”,喻人分离也;“青门”,原在长安东门外,这里借指当时的京城临安;“采香堤”,即苏州灵岩山前采香泾。此言苏姬离开梦窗在临安的住处后,可能已是琵琶别抱另依新欢,并与之同在采香泾灵岩山等处游玩。从上二句中透露出:苏姬是来杭之后再离梦窗而去的。“故人”两句,词人的自叹语。“故人”,这里应指代词人。此言苏姬离越去吴,我这位“故人”(指词人)一定会因思念你而憔悴不堪,再要见面,恐怕只能在梦境中两人才有可能同赏越来溪畔的明月了。下片纯以词人的口吻出发,讲述自己对于苏姬思念之情。“越来溪”,在苏州。
  《海绡说词》:“此因浪翁客吴,而思在吴之人也。在吴之人,即其去姬。‘流水腻香,犹共吴越’,托此起兴,言外见人之不如。‘十载’二句,谓其人留吴已久,有如此曲折,则蝉歌之咽,盖不为今别矣。‘曾送客’,揭出。项庄舞剑,固意在沛公。‘锦雁’是西湖上山,《祝英台近》所谓‘锦雁峰前’也。下二句,谓其人已去,则锦雁之泪眼,与孤城接连,惟见‘平芜烟阔’耳。半镜犹冀重逢,故人但有梦见。茫茫此恨不知已,浪翁能代传否?篇中忽吴忽越,极神光离合之妙”。



相关阅读
1 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翻译赏析_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原文_作者吴文英

《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 【查看全文】

2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翻译赏析_玉烛新·花穿帘隙透原文_作者吴文英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消春,酒中延昼。嫩篁细掐,相思字、堕粉轻粘綀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荐香旧。应数归舟, 【查看全文】

3 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翻译赏析_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原文_作者吴文英

《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悴憔文园病起。 嘶骑、歌眉送意。记晓色、东城梦里。 【查看全文】

4 高阳台·过种山翻译赏析_高阳台·过种山原文_作者吴文英

《高阳台过种山》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岸上闲花 【查看全文】

5 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翻译赏析_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原文_作者吴文英

《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波印日,倒秀影秦山,晓鬟梳洗。步帷艳绮。正梁园未雪,海棠犹睡。藉绿盛红,怕委天香到地。画船系。舞 【查看全文】

6 惜红衣·鹭老秋丝翻译赏析_惜红衣·鹭老秋丝原文_作者吴文英

《惜红衣鹭老秋丝》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南陌。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