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阅读答案与翻译-《战国策·楚策一》

发布时间: 2023-03-29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谷之身,亦有不为爵劝,不以禄勉,以忧社稷者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王曰:“大夫此言,将何谓也?”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昔者叶公子高,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食田六百畛。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两御之间夫卒交。莫敖大心抚其御之手,顾而大息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日至矣!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昔吴与楚战于柏举,五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棼冒勃苏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逾深溪,遮穿膝暴,七日而薄秦王之朝。水浆无入口。秦王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苏乃苏。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对曰:‘臣非异,楚使新造瞽棼冒勃苏。且求救。’秦王顾令之起:‘寡人闻之,万乘之君,得罪一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遂出革车千乘,与吴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王乃大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耶?”对曰:“华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四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
B. 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
C. 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
D. 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谷,是“不善”意,在文中是威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 田,指田野。畛,指田间小道。文中“食田六百畛”形容叶公子高受赏的田地广大。
C. “大夫悉属”中的“属”指“这类人”,与《师说》中“郯子之徒”中“徒”的含义相同。
D. 万乘即一万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千乘”“万乘”常被用作兵力的代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威王向莫敖子华询问,从先王起到自己这一辈,是否真有不为了爵位或俸禄而为国家安危忧虑的臣子。莫敖子华认为有,并列举了四种类型的这样的臣子。
B. 莫敖子华认为令尹子文属于为官清廉,安于贫困,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叶公子高属于为了提高爵位,增加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
C. 吴、楚两国交战,短兵相接。莫敖大心告诉驾车人,自己要与敌人拼命,并鼓励他打倒一个敌人就是对自己的帮助,楚国也可能由此不会灭亡。
D. 秦王听说棼冒勃苏的行为后大为感动,立即左手捧着他的头,右手给他灌水,并派出千辆战车的兵力,与吴军于浊水之上发生战斗而大败吴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2)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
14. 莫敖子华运用了什么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答案】
10. C 11. C 12. D
13. (1)有不怕断头剖腹,一旦闭上眼睛就永远看不到这个世界,不顾个人利益,而忧虑国家安危的人。
(2)我(如果)身披铠甲,手执武器,与强敌作战而战死,其作用也只像一个普通士卒而已,还不如去向诸侯(求援)。
14. 以令尹子文、叶公子高.莫敖大心和棼冒勃苏等四个忠臣的典型形象和光辉事迹,说明了国君喜好忠臣,才能罗致忠臣的道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的令尹子文,身穿朴素的黑丝绸长衫上朝,在家时就穿着简朴的鹿皮衣;天还没亮就去上朝,太阳落山才回家吃饭;吃完早饭就顾不上晚饭,连一个月的粮食也没有积存。
“缁帛之衣以朝”与“鹿裘以处”是对举结构,并且同是“令尹子文”发出的动作,或者说都是陈述“令尹子文”的,三者要断开,排除BD;
同样,“未明而立于朝”和“日晦而归食”也构成对举结构,各自断开,排除A。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C.错误,“徒”含义不同,分别是“跟随”和“这类人”。句意:大夫跟随。/郯子这类人。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秦王出兵的原因不是被棼冒勃苏的行为感动,而是他相信“万乘之君,得罪一士,社稷其危”的说法。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决腹”,剖腹;“瞑”,闭上眼睛;“不知所益”,不顾个人利益。
(2)“被”,通“披”;“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卒”,士卒。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昔令尹子文……”“昔者叶公子高……”“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两御之间夫卒交。莫敖大心抚其御之手,顾而大息曰……”“梦冒勃苏曰……于是赢粮潜行”可知,这是以令尹子文、叶公子高.莫敖大心和棼冒勃苏等四个忠臣的典型形象和光辉事迹为例;
由“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四臣者,皆可得而致之”可知,说明了国君喜好忠臣,才能罗致忠臣的道理。

参考译文:
楚威王问莫敖子华说:“从先君文王到我这一辈为止,真有不追求爵位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人吗?”(莫敖子华)回答说:“大王您问的是哪一类人呢?那些人中有为官清廉,安于贫困,而忧虑国家安危的人;有为了提高其爵位,增加其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人;有不怕断头剖腹,一旦闭上眼睛就永远看不到这个世界,不顾个人利益,而忧虑国家安危的人;有使自己的身体劳累,为自己的志向忧愁,而忧虑国家安危的人。”威王说:“您这些话,说的都是谁呢?”(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的令尹子文,身穿朴素的黑丝绸长衫上朝,在家时就穿着简朴的鹿皮衣;天还没亮就去上朝,太阳落山才回家吃饭;吃完早饭就顾不上晚饭,连一个月的粮食也没有积存。从前的叶公子高,平定了白公之乱,稳定了楚国的形势;发扬了先君的遗德,影响到方城之外。(叶公子高的)封地有六百畛。从前,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双方对垒,士卒已经短兵相接。莫敖大心拉着驾车战士的手,回头长叹一声说:‘唉,楚国亡国的日子就要到了!我要深入吴军,你如果能打倒一个敌人,或者捉住一个敌人,助我一臂之力,我们楚国也许还不至于灭亡!’从前,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吴军连攻五次,攻入楚都。楚君逃亡,大夫跟随,百姓流离失所。棼冒勃苏说:‘我(如果)身披铠甲,手执武器,与强敌作战而战死,其作用也只像一个普通士卒而已,还不如去向诸侯(求援)。’于是,他背着干粮秘密出发,越过高山峻岭,渡过深水溪谷,脚掌磨破了,膝盖露出来了,走了七天来到了秦王的朝廷。滴水未进。秦王听后急忙跑来看他,都来不及戴帽子、系衣带,左手捧着他的头,右手给他灌水,棼冒勃苏才慢慢苏醒过来。秦王亲自问他:‘你是什么人?’(棼冒勃苏)回答说:‘我不是别人,是楚国使者,新获罪的棼冒勃苏来请求援救。’秦王一再要他起身,说:‘我听说,万乘大国的君王,如果得罪了一个志士,国家就会危险,如今就是这样。’于是秦王派出战车千辆,与吴军战于浊水之上并大败吴军。”威王叹息道:“这些都是古人。现在的人,哪还有这样的呢?”(莫敖子华)回答说:“我听说,国君喜好射箭,大臣也会去学习射箭。大王您只是不喜好贤臣而已,如果大王真喜好贤臣,上述这四种贤臣,都是可以得到并让他们自己前来的。”



相关阅读
1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2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3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4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5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6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