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安道尝为予言:“治道之要,罕有能知之者

发布时间: 2024-03-28
张公安道尝为予言:“治道之要,罕有能知之者。老子曰:‘道非明民,将以愚之。’国朝自真宗以前,朝廷尊严,天下私说不行,好奇喜事之人,不敢以事摇撼朝廷。故天下之士,知为诗赋以取科第,不知其它矣。谚曰:‘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昔之名宰相,皆以此术驭下。王文正公为相,南省试《当仁不让于师赋》,时贾边、李迪皆有名于场屋,及奏名,而边、迪不与。试官取其文观之,迪以落韵,边以师为众,与注疏异。特奏令就御试。王文正议:落韵失于不详审耳,若舍注疏而立异论,不可辄许。恐从今士子放荡,无所准的。遂取迪而黜边。当时朝论大率如此。仁宗初年,王沂公、吕许公犹持此论。自设六科以来,士之翘俊者,皆争论国政之长短。二公既罢,则轻锐之士稍稍得进,渐为奇论以撼朝廷,朝廷往往为之动摇。庙堂之浅深,既可得而知,而好名喜事之人盛矣。许公虽复作相,然不能守其旧格,意虽不喜,而亦从风靡矣。其始也,范讽、孔道辅、范仲淹三人,以才能为之称首。其后许公免相,晏元献为政,富郑公自西都留守入参知政事,深疾许公,乞多置谏官,以广主听。上方向之,而要公深为之助,乃用欧阳修、余靖等并为谏官。谏官之势,自此日横。上以谦虚为贤,下以做诞为高,于是私说逐胜,而朝廷轻矣。”然予以张公之论,得其一不得其二,徒见今世朝廷轻甚,故思最日之重,然不知其敝也。大臣恣为非横,而下无由能动,其害亦不细也。使丁置公之时台速言事必听已如仁宗中年其败已久矣!至于许公,非诸公并攻其短,其害亦必有甚者。盖朝廷之轻重则不在此。诚使正人在上,与物无私,而举动适当,下无以议之,而朝廷重矣,安在使下不得议哉?下情不上通,此亦人主之深患也。可则从之,否则违之,岂害于重哉!事偏则害生,故曰张公得其一不得其二,由此言之也。
(节选自苏辙《龙川别志》)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使丁晋公之时A台谏言B事必听C已如仁宗D中年E其败F已久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文中指要领,与《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中的“要”意思不同。
B. 愚,指敦厚,与《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的“愚”意思相同。
C. 场屋,又称科场,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也引申为科举考试,文中指后者。
D. 疾,指嫉恨,与《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中的“疾”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安道认为天下私人学说盛行与否对朝廷尊严有影响,如果好奇喜事的人在朝廷上发表奇异观点,可能会使朝廷动摇。
B. 在张安道看来,当士人考取功名、被任命了官职之后,他们便会像古谚语说的“水到鱼行”一样,自然而然就会做官了。
C. 王沂公、吕许公在位期间,对私说异论的态度与王文正一样,在他们被罢相后,优秀的士人便争相议论国政的优缺点。
D. 富郑公请求多设置谏官来扩充言路,得到皇上和晏公的支持,于是任用欧阳修等人担任谏官,谏官势力从此壮大起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落韵失于不详审耳,若舍注疏而立异论,不可辄许。
(2)许公虽复作相,然不能守其旧格,意虽不喜,而亦从风靡矣。
14. 苏辙认为过去过分看重朝廷尊严的弊端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ACE
11. B 12. C   
13. (1)不押韵的失误在于没有仔细审查,如果抛弃注疏而另立不同观点,不可立即(轻易)允许。
(2)吕许公虽然又担任了宰相,然而已经不能守住他原来的标准,心里虽然不高兴,却也只好跟随流行的事(潮流)。
14. ①会导致大臣放纵地做不合礼仪和横暴事。
②会导致下面的人无能为力(下面的人不能议论,下情不能上达朝廷)。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假使丁晋公当政时,台谏进言的事情一定听从,已经像仁宗中期那样,那他早就失败很久了!
“使丁晋公之时”,意思是“假使丁晋公当政时”,“使+时间状语”独立成句,其后断开,即在A处断开;
“台谏言事必听”句意完整,“台谏言事”做主语,“必听”作谓语,C处断开;
“已如仁宗中年”,“仁宗中年”作“已如”的宾语,宾语后断开,即在E处断开;
“其败已久矣”句意完整,“已久矣”作“其败”的谓语,中间不断句。
故应在ACE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要领/通“邀”,邀请。句意:治理国家的要领。/张良出去,邀请项伯。
B.“意思相同”错误。敦厚/使……愚昧。句意:将要用它教导人民敦厚。/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书籍,以此来使百姓愚昧。
C.正确。
D.正确。嫉恨/痛心。句意:非常嫉恨许公。/屈原痛心于楚怀王耳朵听不到正确的意见。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在他们被罢相后”错误,原文说“自设六科以来,士之翘俊者,皆争论国政之长短”,“优秀的士人便争相议论国政的优缺点”的时间节点是设六科之后。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落韵”,不押韵,出韵;“审”,审查;“辄”,立即,轻易。
(2)“旧格”,原来的标准;“意”,内心,心里;“风”,风行,流行(的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本题答题区间为“然予以张公之论,得其一不得其二,徒见今世朝廷轻甚,故思曩日之重,然不知其敝也。大臣恣为非横,而下无由能动,其害亦不细也”,作者认为张公的观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是看到当今朝廷尊严变得很轻,所以想到从前朝廷尊严被看得很重,但是他不知道其中的弊端。大臣放纵地做非礼和横暴的事,而下面的人却无能为力,这样的害处也不小。
由“大臣恣为非横”可知,过分看重朝廷尊严会导致大臣放纵地做不合礼仪和横暴的事。
由“下无由能动”可知,过分看重朝廷尊严会导致下面的人无能为力。

参考译文:
张安道曾经对我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很少有人能知道。老子说:‘治国之道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用它教导人民敦厚。’本朝自真宗以前,朝廷尊贵威严,天下私人的学说并不盛行,喜好奇闻异事的人还不敢用异事来震动朝廷。所以天下士人只知道写诗作赋来获取功名,不知道其他的事情了。谚语说:‘有了水,鱼就可以游动。’朝廷既然已经任命他们官职,就不担心他们不会做官。先前的知名宰相,全都用这种方法统治下属官吏。王文正公做宰相时,南省考试题目是《当仁不让于师赋》,当时贾边、李迪都在科举考试中广有声名,等到呈奏名册,贾边、李迪都不在其中。考官拿他们的文章来看,李迪的文章不押韵,贾边把‘师’解释为‘众’,和注疏不同,考官特别上奏允许他们参加殿试。王文正驳议:不押韵的失误在于没有仔细审查,如果抛弃注疏而另立不同观点,不可以立即(轻易)允许。否则恐怕从今以后士人立论不受约束,没有明确的标准。于是选择了李迪而黜落了贾边。当时朝廷上的议论大都是这样。仁宗初年,王沂公、吕许公还赞同这种观点。自从设立六科取士以来,才智出众的士人都争相议论国家政事的优点和缺点。二公被罢相后,年轻锐意进取的士人渐渐获得升迁,他们一步步地发表奇异的观点来震动朝廷,朝廷往往也被这些观点动摇。朝廷的浅深既然可以知道了,于是那些喜欢扬名多事的人越来越多。吕许公虽然又担任了宰相,然而已经不能守住他原来的标准,心里虽然不高兴,却也只好随波逐流。开始的时候,范讽、孔道辅、范仲淹三人,因为才能被称为第一。后来吕许公被罢免宰相,晏元献治理国家,富郑公从西都留守进入京城担任参知政事非常嫉恨吕许公,请求皇帝多设立谏官,用来扩充皇上的言路。皇上正有意偏向他,同时晏公也大力帮助他,于是任用欧阳修、余靖、蔡襄、孙沔等一起担任谏官。谏官的势力从此一天天壮大。皇上把谦虚的人当成贤人,臣下把傲诞的人作为高人,于是私人的学说越来越多,而朝廷的尊严就变轻了。”可是我认为张公的观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是看到当今朝廷尊严变得很轻,所以想到从前朝廷尊严被看得很重,但是他不知道其中的弊端。大臣放纵地做非礼和横暴的事,而下面的人却无能为力,这样的害处也不小。假使丁晋公当政时,台谏进言的事情一定听从,已经像仁宗中期那样,那他早就失败很久了!至于许公做宰相,如果不是诸公一起攻讦他的短处,那他为祸一定更加严重。大概朝廷尊严的轻重并不在张公说的这个方面。假使正人君子在位,待人接物没有私心,并且一举一动适当,下面的人就没有理由非议他,因而朝廷就显得贵重了,哪里是在于让下面的人不能议论呢?下面的情况不能上达朝廷,这也是君主非常担心的。进言得当就听取,不得当就不听从,难道这样就妨害了朝廷尊严吗?事情偏颇就会有弊端产生,因此说张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才这样说。


相关阅读
1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描写洞庭湖早晚景色阴晴变化的句子是

默写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为报倾城随太守,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结庐在人境, 。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 【查看全文】

2 《史记·陈涉世家》《王者贵天》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查看全文】

3 《平山堂记》阅读答案

平山堂记 (清)全祖望 乾隆二年冬,子以大雪留滞扬州,同人约为平山堂之游。时方浚运河,小秦淮一带,半为河水所注,又益以雪。红桥左右园亭半入水中,括木怪石,浮动水面。 【查看全文】

4 【甲】太行、王屋二山【乙】予少时读书阅读答案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 【查看全文】

5 《旧唐书·韩愈传》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阅读答案与翻译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元和初,召为国子博 【查看全文】

6 《余文坼意外遂愿》阅读答案与翻译

余文坼意外遂愿 余文坼(ch),浙人,少孤,寄居京江④,事母极孝。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常云于湖州置贷③,暂住村店,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