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 材料二: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

发布时间: 2023-09-28
材料一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壅塞》)
材料二
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是故贤者尽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不怠。所以然者,何也?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也。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能游而绝江海。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暗主则不然,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
(节选自《淮南子·主术训》)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其尝A所用B不过C三石D以示E左右F左右皆试G引之H中关I而止。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恶,疑问代词“怎么”,与“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的“恶”用法相同。
B.适,到……去,与《谏逐客书》“适观而已矣”中的“适”词义不同。
C.刍荛,“刍”指割草,“荛”指采薪,它们相连,在文中指割草采薪之人。
D.责,责备,与现代汉语中“引咎自责”中的“责”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军越来越近,宋人越来越怕,但如实报告情况的人都被宋王杀掉了,最后一个被派去探听情况的人害怕也被杀掉,就报告说齐军还很远,国人并不怕。
B.齐宣王喜好射箭,所用的弓根本不超过三石之力,但因为他受骗于左右侍从,又没有自知之明,所以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用的弓有九石之力。
C.真正的明君,其命令能够向下贯彻,其恩泽能够普遍施予,其臣子能够勤奋工作,而且能如实反映情况,这是因为明君善于用人,不单单凭借个人之智。
D.材料二的作者认为,对于人们提出的策略,不必管提出者地位是高是低、身份是贵是贱,只要策略优秀就可以实行,不然,即使卿相提出的策略也不必采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4分)
(2)暗主则不然,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4分)
14.两则材料的论点有何相同之处?主要论证方法有何不同?(3分)

参考答案
10.DFH(句意:他平时所使用的弓力量不过三石,条给左右侍从看,侍从们试着拉这张弓,都只拉到人平就停了。“其”作主语,“尝”做状语,“三石”作“不过”的宾语,故在宾语后D处断开;“左右”作“示”的宾语,故在其后F处断开;“试”作谓语,“引之”作“试”的宾语,故在“之”后H处断开。)
11.D(A.正确。句意:怎么可能这样?/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B.正确。到……去;满足,适于。句意:你要到哪儿去?/可以满足耳目的需要罢了。C.正确。D.错误。“责”在文中的含义是“要求”;“引咎自责”中的“责”含义是“批评,责备”。句意:就不要求他的言辞漂亮;/指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故选D。)
12.A(A.“就报告说齐军还很远”错误。原文说的是“殊不知齐军之所在”,即不知道齐军在哪里。)
13.(1)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4分);(2)昏庸的君王却不是这样,那些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即使是为他用尽气力、竭尽忠诚,他也不知道。(4分)
14.①观点上的相同之处:君主要善于听别人的意见。②主要论证方法的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材料二主要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3分)

参考译文:
亡国的君主不可直言相谏。君主不可直言相谏,过失就没有办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贤人无从到来,君主的思想就会壅塞不通。
齐国进攻宋国,宋王派人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使者回来说:“齐寇临近了,国人恐慌了。”身边近臣都对宋王说:“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兵的弱小,怎么可能这样?”宋王于是大怒,屈杀了使者。又派人察看齐军,使者仍像前一个人那样回报,宋王又大怒,屈杀了他。像这样发生了多次,之后又派人去察看。齐军确实临近了,国人确实恐慌了。使者遇见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说:“国家非常危险了,你将到哪儿去?”弟弟说:“为君主察看齐寇。没想到齐寇已经这么近,国人已经这么恐慌。现在我又私自担心,先前察看齐军的人,都因为上报齐军迫近而被杀死了。如今我回报真情,要被处死;不回报真情,又恐怕会死。将怎么办?”他的哥哥说:“如果回报真情,你将比国破后被杀的人先死。”于是使者回报宋王说:“根本不知道齐寇在哪里,国人非常安定。”宋王十分高兴,身边近臣都说:“先前被杀的人是应该啊。”宋王赏赐使者很多钱。齐军到了,宋王自己奔到车上,赶着车逃跑了。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硬弓。他平时所使用的弓力量不过三石,拿给左右侍从看,侍从们都试着拉这张弓,拉到一半就停了下来,都说:“这张弓的弓力不低于九石,不是大王难道谁还能用这样的弓?”齐宣王的真实情况是所用的弓不超过三石,但他一辈子都自认为用的弓是九石,岂不可悲吗!所以祸乱国家的君主,弊病存在于用的弓实际是三石而自以为有九石啊。


相关阅读
1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查看全文】

2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 ②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 【查看全文】

3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吃和住,而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吃和住,而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称得上好学。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 【查看全文】

4 黄师雍,字子敬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黄师雍传》

黄师雍,字子敬,福州人。宝庆二年,举进士。诏为楚州官属。出盗贼白刃之冲,不畏不慑。李全反状已露,师雍密结忠义军别部都统时青图之,谋泄,全杀青,师雍不为动,全亦不加 【查看全文】

5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阅读答案与翻译-《国语·敬姜论劳逸》

公父文伯①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②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③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 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 【查看全文】

6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仁宗嘉祐五年,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

仁宗嘉祐五年,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耀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