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熙宁二年,安石拜参知政事 材料二: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发布时间: 2023-07-21
材料一:
熙宁二年,安石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帝曰:“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B.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C.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D.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答案 B
解析 “至”的意思是“甚至”,连词,用在并列词语最后一项之前,表示突出这一项,所以“至”前应断开,排除A、C两项;“京师乱起”是“忧”的具体内容,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B。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知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等合称“宰执”。
B.经术,指经学,注解诸子百家经典、阐明书中蕴含的义理的一种学问。
C.上疏,指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此处的“疏”和《谏太宗十思疏》的“疏”同义。
D.膏泽,常用意义有两个,一是滋润作物的及时雨,二是恩惠、恩泽。文中用作动词,指施恩惠。
答案 B
解析 “注解诸子百家”错,应该是“儒家”。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见解独到。他认为经术是用来处理时务的,世人之所以认为经术不能用于处理时务,是因为后世的读书人大都是庸俗的。
B.王安石勇于变法。熙宁二年,他回答皇帝说,改变风俗、建立法令制度是当时最急迫的事情,神宗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
C.王安石固执己见。他遇事不管对错都坚持己见,甚至有人对他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
D.王安石富有担当。他改革社会因循苟且的不良风气,把能否帮助皇帝大有作为和让老百姓得到好处作为评价自己的标准。
答案 C
解析 “甚至有人……”错。由原文“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可知,王安石性格固执,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见解,执意不肯改变。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可见该句是王安石所说,意思是他甚至说,而不是“甚至有人对他说”。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答案 (2)盘庚没有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认为正确(就)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地方。(得分点:为,因为;第一个“度”,计划;第二个“度”,考虑;义,适宜)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神宗对王安石说:“人们都不能了解你,以为你只知道经学,不明白世上的事务。”王安石回答说:“通经学正可以用来治理世上的事务,但是后世所谓学习经学的读书人,大都是些庸人,所以世俗全都认为经学不可以施行在社会事务。”神宗又问:“那么你实施的话以什么为先?”王安石说:“改变风俗,建立法令制度,是当今最为急迫的事情。”神宗认为很对。于是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制置三司条例司为临时官署名),任命王安石和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共同掌管。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法相继问世,称为新法,并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颁行新法于天下。王安石性格固执,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见解,执意不肯改变。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熙宁七年春天,全国干旱很久,饥民流离失所,皇帝忧容满面,上朝时感叹不已,想要全部废除不好的法度。神宗说:“现在人们怨叹,甚至有人说出对朝廷不恭顺的话来。自亲近大臣到皇后家族,没有不说免行钱有害的。两宫太后声泪俱下,担忧京城里会发生动乱,认为天旱更加失去了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把所见到的流民扶老携幼的困苦情状,画成图进献神宗,说:“旱灾是由王安石招致来的。罢免王安石,上天一定会下雨。”慈圣、宣仁两位太后痛哭流涕地对神宗说:“王安石扰乱了天下。”过了很久,王安石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次担任宰相,一年多后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再被召回。



相关阅读
1 (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乙)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查看全文】

2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阅读答案与翻译-《韩非子·喻老》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 【查看全文】

3 《国语·鲁语下·敬姜论劳逸》《国语·鲁语·季文子论妾马》司马光《训俭示康》

材料一: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歌①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歌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 【查看全文】

4 魏主雅重门族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

魏主雅重门族。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亲,莫非清望。帝以其女为夫人。魏旧制:王国舍人①皆应娶八族及清修之门。咸阳王禧娶隶户为之,帝深责之,因下诏为其聘 【查看全文】

5 《蔡襄传》《祭蔡端明文》阅读答案与翻译

蔡襄传 《宋史》 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襄喜 【查看全文】

6 太宗初践祚,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阅读答案与翻译

太宗初践祚,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学士,给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贞观二年,诏停周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