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阅读答案与翻译-《管子 小匡》

发布时间: 2023-03-19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桓公曰:“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不对。桓公曰:“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桓公曰:“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 小匡》)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B.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D.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与“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间”字含义不同。
B.“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与“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两句中的“意”字含义不同。
C.“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济”字含义相同。
D.“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则”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管仲认为,“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政,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桓公想修明政事以求合于时世,于是向管仲请教。管仲认为要从爱护百姓做起,他提出的爱民措施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C.管仲担任国相,桓公尊他为仲父。桓公流露出称霸天下的想法后,管仲先是委婉表示反对,然后再阐明自己的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牧民者,必知其疾。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②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答案:
(1)C
(2)D
(3)C
(4)①凡治理人民,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不要用刑罚恐吓,不要用强力禁制。
②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

【解答】
(1)“相连以事”与“相及以禄”结构对称,中间断开,排除A、D;“省刑罚”与“薄赋敛”结构对称,中间断开,排除B。故选:C。句子翻译为: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
(2)D.“含义相同”错。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则:那么,就/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则:是。
(3)C.“桓公流露出称霸天下的想法后,管仲先是委婉表示反对”错,根据原文“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可知,管仲并不反对桓公称霸天下,他劝诫桓公要从根本事情做起。“根本”就是百姓,要懂得体恤百姓,要减轻赋税,这样百姓就会归附于他,目的还是希望辅佐桓公成就霸业。
(4)①牧:治理;惧:使……害怕。句子翻译为:凡治理人民,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不要用刑罚恐吓,不要用强力禁制。
②霸王:成就霸王之业‘本:根本。句子翻译为: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

参考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施行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政令发布后不会随便更改,那么老百姓的行为就会端正规范。这些就是爱民之道。”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像流水一样。



相关阅读
1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2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3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4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5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6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