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自楼烦远至雁门阅读答案与翻译-《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

发布时间: 2022-05-17
炀帝自楼烦远至雁门,为突厥始毕所围。赖太原兵马及啼所征兵声势继进,故得解围。以帝地居外戚,赴难应机,乃诏帝率太原部兵马,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北备边朔。既至马邑,帝与仁恭两军兵马不越五千余人,仁恭以兵少甚惧。帝知其意,因谓之曰:“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今若同其所为,习其所好,彼知无利,自然不来。”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每逢突厥候骑爱若无人驰骋射猎突厥每见帝兵威谓以其所为疑其部落如此再三众心及安咸思奋击后与相逢,纵兵击而大破之,获其特勤所乘骏马,斩首数百千级。时有贼帅王漫天别党,众逾数万。结营于太原之南境上党、西河,京都道路断绝。帝率王威等往讨之,于河西雀鼠谷口与贼相遇。贼众二万余人。帝时所统步骑才五六千而已。威及三军,咸有惧色,帝笑而谓威等曰:“此辈群盗,惟财是视。以智图之,事无不果。所忧不战,战必破之。”须臾,贼阵齐来,十许里间,首尾相继。去帝渐近,帝乃分所将兵为二阵。以赢兵居中,多张幡帜,尽以辐重继后,以为大阵。又以麾下精兵数百骑,分置左右队为小阵。军中莫识所为。及战,帝遣王威领大阵居前,旌旗从。贼众逸看,谓为帝之所在,乃帅精锐,竞来赴威。及见辎驮,含鞍争取。常引小阵左右二队,大呼而前,夹而射之。贼众大乱,因而纵击,所向摧陷,斩级获生,不可胜数。于是郡境无虞。
(节选自《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骋射猎/突厥每见帝兵/咸谓以其所为/疑其部落/如此再三/众心乃安/咸思奋击/
B.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骋射猎/突厥每见帝兵/成谓以其所为/疑其部落如此/再三众心乃安/咸思奋击/
C.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骋/射猎突厥/每见帝兵/成谓以其所为/疑其部落/如此再三/众心乃安/咸思奋击/
D.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骋/射猎突厥/每见帝兵/咸谓以其所为/疑其部落如此/再三众心乃安/咸思奋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是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的统称,也是中国北方草原继匈奴鲜卑、柔然后的又一个重要游牧民族。
B.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隋炀帝的母亲文献皇后和唐高祖的母亲元贞皇后是亲姐妹,故称唐高祖为“外戚”。
C.甲胄,指铠甲和头盔,是古代将士的防护性兵器,类似于现代的防弹衣,能较好地保护将土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
D.京都,指京师,国都。始称于司马政权之时,因避司马师的讳,称京师为京都。隋朝的京都是洛阳和大兴城(即北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炀帝北巡至雁门的时候,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依赖唐高祖等的兵马声势才得以解困,之后唐高祖被委派和王仁恭一起防备边朔。
B.唐高祖对王仁恭的忧惧十分轻蔑,他认为突厥人善于骑射,战胜只为求财,但如果能和他们的习性一致,他们难以获利,就不会来犯。
C.面对数倍于己的贼众,王威和三军将士都有所畏惧,唐高祖却表现得很是笃定,认为就怕他们不来战斗,如果战斗一定能打败他们。
D.唐高祖让羸弱士兵和辎重居中,又让精锐骑兵分为两小队置于大部队两侧,趁敌军哄抢辎重时,精锐部队左右夹击,一举击溃敌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
(2)此辈群盗,惟财是视。以智图之,事无不果。


10.A(“每逢突歟候骑”意思是每次遇到突厥巡逻侦查的骑兵,中间不能断开;“每见帝兵”的主语是“突厥”,中间不能断开;“如此再三”意思是这样多次以后,中间不能断开。原文标点为: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骋射猎。突歟每见帝兵,咸谓以其所为,疑其部落。如此再三,众心乃安,咸思奋击。)
11.D(大兴城是长安,并不是北京。)
12.B(“唐高祖对王仁恭的忧惧十分轻蔑”错误,唐高祖在得知王仁恭的担忧后,分析形势,提出建议,其中并不能看出他“十分轻蔑”。)
13.(1)于是挑选派遗善于骑射的两千多人,(他们的)饮食、居住等各方面,和突厥人完全一样。
(“简”“居止”“一同”各1分,句意2分)
(2)这些人都是盗贼,看见的只有钱财。(我们)利用智谋来对付他们,事情没有不实现的。
(“图”“果”、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隋炀帝(巡视)从楼烦远到雁门,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依靠太原兵马以及唐高祖所征召兵马的声威气势继续前进,所以得以解围。因为唐高祖是外戚,又能随机应变拯救国家的危难,于是隋炀帝下诏让唐高祖率领太原的兵马,和马邑的郡守王仁恭在北边防备突厥的入侵。已经到了马邑,高祖与王仁恭两军的兵马加起来不超过五千人,王仁恭因为兵少而非常惧怕。高祖知道他的担心,就对他说:“突厥所擅长的,只是依仗骑射。他们见到好处就勇往直前,知道难处后就跑走,用弓箭作为他们的帮手,用甲胄作为他们的日常服饰。跟随水草建造居室,把牛羊作为他们的军粮,战胜只为得到财富,战败也没有任何羞愧之色。现在如果能和他们的所作所为一样,学习他们所喜欢的,他们知道没有好处,自然就不会来侵犯。”于是挑选派遣善于骑射的两千多人,(他们的)饮食、居住等各方面,和突厥人完全一样。每次遇到突厥巡逻侦查的骑兵,都旁若无人地纵横驰骋,弯弓射猎。突厥人每次遇到高祖的军队,都认为按照他们的行为,怀疑是自己部落中的军队。这样多次以后,高祖军队众人的内心才安定,都想要奋力击敌。之后和突厥军队相遇,高祖就出兵攻击,大败突厥,俘获突厥特勤所乘坐的骏马,斩首几百几千人。当时有贼帅王漫天的党羽,人数超过几万。在太原境内南部的上党、西河扎营,通往京都的道路被阻断。高祖率领王威等人前往讨伐,在河西雀鼠谷口和贼兵相遇。贼兵有两万多人。高祖当时所统率的步兵和骑兵才五六千人而已。王威和军中的将士,都有畏惧之色,高祖笑着对王威等人说:“这些人都是盗贼,看见的只有钱财。(我们)利用智谋来对付他们,事情没有不实现的。我所担忧的是他们不和我们战斗,如果战斗一定能击败他们。”不久,贼兵一起奔来,十多里之间,首尾相连。距离高祖越来越近,高祖于是将所统领的将士分成两大阵。让贏弱的士兵在中间,多展开旗帜,全部让辎重车辆紧随其后,把这作为大阵。又让部下的几百骑精兵,分成左右两个小队作为小阵。军中将士不懂高祖这样的行为。等到开战,高祖派遣王威率领大阵在前面,旌旗招展跟随。贼人遥遥看见,认为这是高祖所在的中军,于是率领精锐部队,竞相奔向王威。等到看见各种辎重,他们都下马争抢。高祖率领小阵的左右二队,大声呼喊向前,将贼众夹在中间射杀。贼人大乱,高祖趁机猛烈攻击,所到之处都被摧毁攻陷,斩获敌人的首级、俘获的敌人,数不胜数。从此以后,郡县的边境没有祸患。



相关阅读
1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

2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

(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

3 桓公伐孤竹原文_文言文桓公伐孤竹翻译赏析

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

4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

(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5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

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

6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