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智伯请地于韩康子 文本二:悼公四年晋荀瑶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2-08-14
文本一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①也。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文本二
悼公四年晋荀瑶②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知伯入南里,门于桔帙之门。将门,知伯谓赵孟③:“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太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节选自《左传》)
【注】①安、平阳:分别为魏国、韩国都城。②荀瑶:即智伯。③赵孟:即赵襄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悼公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
B.悼公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
C.悼公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
D.悼公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请地:即要求割地。此处“请地”与下文的“求地”意思相同,都有强行讨要的意思。
B.邑:此指城市,都城,与苏洵《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的“邑”意思一样。
C.三版:“版”,本义为筑墙的夹板,引申为古代墙计量单位。文中“三版”取引申义。
D.骖乘:又作“参乘”。乘车时,尊者在左,御者在中,骖参(一般为武士)在右侍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伯向韩、魏请地成功,而向赵襄子请地遭却到拒绝,故纠集韩、魏攻打赵氏,但韩、魏和赵氏并没有直接矛盾。
B.张孟谈以“唇亡齿寒”离间韩、魏和智氏,而从前文肘击和踩脚看,韩、魏也早知如灭赵成功,将重蹈赵氏覆辙。
C.韩、魏、赵三家配合,张孟谈密谋厥功至伟,他不仅趁夜派人掘堤水淹,又让韩、魏出兵攻其两翼,终至全歼智伯。
D.据《左传》记载,智伯与赵襄子联合伐郑时,曾因侮辱他丑恶胆小而交恶,这也是后来赵襄子想灭掉智伯的原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
(2)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遂丧之。
14.上述两则历史材料中,司马光和《左传》都对智伯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请问两者的观点有何不同?(3分)


10.C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悼公四年,晋国的智伯领兵包围郑国,还没有到达,郑国的驷弘说:“智伯刚愎而好胜,我们及早向他表示软弱无能,他就可以退走了。”
“帅师”与“围郑”为动作和目的关系,不宜分开,排除BD;
“未至”前有“围郑”的说明,无须赘述“郑”字;“郑驷弘”可理解为“郑国人驷弘”,因此这三个字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C。
11.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B.“邑:此指城市,都城”“与苏洵《六国论》……意思一样”错误,联系上文来看,此处加点的“邑”,指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也叫“采邑”“采地”“封邑”“食邑”等;后面“安邑”的“邑”才是指“城市、都城”。因此此处的“邑”也和苏洵《六国论》的“邑”意思不一样。
故选B。
12.C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他不仅趁夜派人掘堤水淹”错误,由“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可知,是赵襄子“趁夜派人掘堤水淹”,不是“张孟谈”。
故选C。
13.(1)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军队前去攻打赵氏。赵襄子于是跑到晋阳,(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率领本郡国士兵包围了晋阳并且引水淹灌晋阳城。
(2)智伯不肯改悔,赵襄子因此憎恨智伯,最终灭亡了他。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1)“帅”,率领;“甲”,军队;“走”,逃跑,跑到;“以”,让,率领。
(2)“悛”,改悔;“惎”,憎恨;“遂”,最终,于是;“丧”,使动用法,灭亡。
14.司马光认为,才华胜过德行,让自己沦为国家的乱臣贼子,引发众怒,是智伯失败的根本原因;而《左传》认为,贪得无厌、刚愎自用、怙恶不悛等是智伯失败的原因。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的能力。
由“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可知,司马光认为,智伯灭亡,是因为他的才华胜过了他的德行,“无德”最终导致他引发众怒,最后沦为国家的乱臣贼子。
由“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可知,《左传》认为智伯不肯改悔,导致赵孟憎恨,最终灭了他。智伯贪婪而刚愎自用,最终被韩、魏与赵氏合谋灭亡。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伯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也送给智伯一块有万户居民的土地;智伯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这两块地方,赵襄子不给。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氏。赵襄子跑到晋阳,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用国人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头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滋生,人民仍是没有背叛之意。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因为汾水可以灌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灌韩国都城平阳。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去见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国、魏国攻打赵国。赵国灭亡,那么接着就是韩国和魏国了。”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们心里都知道这种情况,只是担心事情没有成功而计谋泄露,那么灾祸马上就来临了。”张孟谈说:“计谋从你们二位口中说出,只传入我的耳中,有什么妨害呢!”两人于是秘密与张孟谈订立盟约,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赵襄子派兵趁夜杀了守堤官员,放水淹智伯的军队。智伯军队为救水患而一片混乱,韩、魏军队从两侧攻打,赵襄子带兵从正面攻打,大败智伯军队,智伯被杀,又尽数诛灭智伯族人,只有辅果得以幸存。
臣光(司马光)说:智伯灭亡,是才能超过了德行。才与德不同,然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们,统称为贤明,这就是世人看错人的原因。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所以才德全部达到顶点就是“圣人”,才德全无就是“愚人”,德超过才叫作“君子”,才超过德就叫作“小人”。凡用人之道,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来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自古以来,国家的乱臣,家中的败子,因为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导致家国灭亡的很多呀,难道只有智伯吗!
文本二
悼公四年,晋国的智伯领兵包围郑国,还没有到达,郑国的驷弘说:“智伯刚愎而好胜,我们及早向他表示软弱无能,他就可以退走了。”于是就先守在南里以等候晋军。智伯攻进南里,又攻打桔帙之门。晋军将要攻打城门,智伯对赵孟说:“攻进去!”赵孟说:“主人在这里。”智伯说:“你面貌丑恶而缺乏勇气,为什么成了太子?”赵孟回答说:“因为我能够忍受耻辱,也许对赵氏宗族没有害处吧!”智伯不肯改悔,赵孟因此而憎恨智伯,最终灭了他。智伯贪婪而刚愎自用,所以反被韩、魏与赵氏合谋灭亡。



相关阅读
1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

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

2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

(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

3 桓公伐孤竹原文_文言文桓公伐孤竹翻译赏析

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

4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

(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5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

6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