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上厉精求治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贞观治道》

发布时间: 2023-05-13
武德九年,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微入卧内,访以得失,微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 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
救出,魏微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 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 负官物,悉令确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 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救云:‘已役已 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国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以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威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 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 。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微金瓮一。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 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 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毋尽言!”
(节选自《资治通鉴·贞观治道》)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墨。(3分)
苟A其B君C愎D谏E自F贤H其I臣J阿K谀L顺M旨N君O既P失Q国R臣S岂T能U独V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署敕,按唐制,皇帝的诏书或命令由门下省审核同意签名发出后才真正具有效力。
B.关外,对于秦、汉、唐等定都在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
C.“逋负官物”与《陈情表》中“诏书切峻,责臣逋慢”两句中“逋”字含义相同。
D.“已役已输者”与《阿房宫赋》中“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句“输”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语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微敢于直谏,知无不言,得到唐太宗信任,在是否征用未满十八岁中男的问题上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做丝毫退让。
B.唐太宗对于魏微的态度由“怒”转为“悦”,并改变了对魏微的看法,展现了一位知错能改、虚心纳谏的明君形象。
C.唐太宗认为已被征募的中年男子都是狡猾的百姓,他们欺骗官府,妄图以此逃避征役,因此不觉得征募他们有什么不妥。
D.唐太宗以明镜作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忠臣的重要性,警醒自己不能刚愎自用并以前朝历史告诫公卿要知无不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
(2)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
14.在是否征用中男的问题上,魏微成功说服了唐太宗,请简要分析魏微是怎样劝谏的。(3分)


10.H N R(每答对一处给1分,可不理会顺序;出3处0分)
11.C(“逋”在本文中为拖欠之意,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则意为“拖延,推迟”)
12.C(“已被征募”错,结合上下文,此处只是计划征募,还未实施。同时,“中男”指未满十八岁的男子,而不是中年男子)
13.(1)以前朕觉得你太过固执,疑心你可能不通晓政务,如今见你议论国家大体,实在是说到了它的精要部分。(“向者”译为“以前”,“达”译为“通晓”,“诚”译为“实在,确实”,三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
(2)唐太宗知道以后,每每见人奏事,必定对别人和颜悦色,希望可以听到大臣的劝谏。
(“假”译为“给”,“辞色”指“言语和神态”,此处需意译为“和颜悦色”“好言好语”等,“规谏”译为“劝谏”,三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
14.①首先指出治军关键在于得法,不在人数多寡。②然后引述唐太宗自己倡导的以诚信治天下的主张。③最后指出唐太宗失信于民的事实。(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武德九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多次将魏徵带入卧室,询问他自己施政的得失。魏徵知无不言, 太宗总是欣然接纳。太宗派遣使臣征募士兵,封德彝禀奏:“青年男丁虽然未满十八岁,但其中身体强壮魁梧的,也可以一并征用。”太宗同意封德彝的意见。
下诏之后,魏徵坚持认为不可,不肯签署,拒签了几次。太宗十分生气,召见并责备他说: “未满十八岁的青年男子中那些身材壮大的都是狡猾的百姓,欺骗官府妄图以此逃避兵役,征用他们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固执到这种程度!”魏徵回答说:“军队是否有用在于能否统领得法, 而不在人数众多。陛下征募成年男子中身体健壮的,用合适的方法统领,足够无敌于天下,何必再征募许多尚未成年的男子来增添虚假的数目呢!况且陛下经常说:‘我以诚信治理天下,希望带动臣民都不做欺骗和奸诈的事。’如今陛下即位没多久,就已经几次失去信义了!”皇上吃惊地问:“我做的哪些事失去信义了?”魏徵答道:“陛下刚即位时下诏书说:‘百姓拖欠官府的财物,一律免除。'但有关部门的官吏以为拖欠秦王府库的,不是朝廷的钱物,照常督促征收。陛下从秦王升为天子,秦王府库的财物,不是朝廷的财物是什么!又下诏说:‘关中免去两年的租调,关外免一年的赋税徭役。'不久又下诏说:‘当年已经服役和交纳赋税的,就从第二年开始。
'把大家上交的赋税散还以后,又重新开始征收,百姓当然不能没有怪罪之意。如今既然已经征收赋役,又征召中男为兵,怎么能说从下一年开始呢?再加上,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员,经常要接受陛下检阅,将重任托付给他们;可是到了征兵的时候,却开始怀疑他们有心欺骗, 这难道是以诚信来统治天下吗?”太宗高兴地说:“从前朕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 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事,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讲诚信,那么百姓不知应当遵从什么,国家如何能治理好呢?朕的过失很深呐!”于是,不再征召青年男子,并赐给魏徵一个金瓮。
唐太宗神采英毅,群臣觐见的时候心中畏惧,经常举止失措;太宗知道以后,每每见人奏事, 必定对别人和颜悦色,希望可以听到大臣的规谏。太宗曾经对公卿说:“人想见到自己的样子, 必定要靠明镜的帮助;君王想要了解自己的过失,必定需要忠臣的劝谏。如果君王刚愎自用,不听劝告,大臣阿谀顺从,一旦君主亡了国,大臣怎么能保全自己呢!就像虞世基等人逢迎侍奉隋炀帝以求保全自身的富贵,隋炀帝遇弑以后,虞世基等人也被处死,各位应当把这些当作前车之鉴,如果我处事有过错,你们要知无不言。”



相关阅读
1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原文_文言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文言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读书如同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 【查看全文】

2 六一泉铭并序阅读答案-苏轼

六一泉铭并叙 [北宋] 苏轼 予昔通守钱塘①,见公②于汝阴而南,公曰:西湖僧惠勤③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予到官三日,访勤于孤山之下,抵掌④而论人物, 【查看全文】

3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阅读答案-2019年中考文言文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 【查看全文】

4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昌黎先生集》

圬①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 【查看全文】

5 醒心亭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曾巩

醒心亭记 曾巩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公与州宾客者游 【查看全文】

6 留耕堂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叶适,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留耕堂记 (宋)叶适 ①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余孩稚时,闻田野传诵,已识其趣;出游四方,所至闾巷无不道此相训切。今葛君自得遂取□名堂,盖其词意质而劝戒深,殆非文于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