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上御丹凤门楼,敬天下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

发布时间: 2022-02-11
二月,上①御丹凤门楼,敬天下。事毕,盛陈倡优、杂戏于门内而观之。上幸左神策军观手搏、杂戏。康寅,监察御史杨虞卿上疏,以为:“陛下宜延对群臣,周遍顾问,惠以气色,使进忠岩趋利,论政若诉,如此而不致升平者未之有也。“衡山人赵知微亦上疏谏上游政无节。上虽不能用,亦不罪也。八月,上甫过公除,即事游政,踢与无节。九月,欲以重阳大宴,拾遗李斑帅其同僚上疏曰:“伏以元朔未改,园陵尚新,虽胜下就易月之期,俯从人欲,而《礼经》著三年之制,犹服心丧。遵同轨之会始离京,告远夷之使未复命。遏密驰禁,盖为齐人,合宴内庭,事将未可。“上不听。十月壬午,群臣入阁。谏议大夫郑单、崔即等五人进言:”陛下宴乐过多,政游无度。今胡宠压境,忽有急奏,不知乘典所在。晨夕与近习押呢,踢与过厚。夫金帛皆百姓膏血,非有功不可与。虽内藏有余,愿陛下爱之,万一四方有事,不复使有司重做百姓。“时久无阁中论事者,上始甚讶之,谓牢相曰:“此辈何人?”对曰:“谏官。”上乃使人慰劳之,曰:“当依卿言。”宰相皆贺,然实不能用也。上尝谓给事中丁公著曰:“闻外间人多宴乐,此乃时和人安,足用为慰。”公著对曰:“此非佳事,恐渐劳圣虑。”上曰:“何故?”对曰:“自天宝以来公卿大夫竟为游宴沈甜昼夜如此不已则百职皆废胜下能无独忧劳平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十一月,上将幸华清宫,戊午,宰相率两省供奉官诣延英门,三上表切谏,且言“如此,臣辈当息从”。求面对,皆不听。谋官伏门下,至暮乃退。(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有删改)
[注]①上,这里指唐移宗。②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而除丧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天宝以来/公卿大夫竞为游宴沈酣/昼夜如此不已/则百职皆废/胜下能无独优劳平/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
B.自天宝以来/公卿大夫竞为游宴/沈醋昼夜/如此不已/则百职皆废/胜下能无独忧劳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
C.自天宝以来/公卿大夫竞为游宴沈酣/昼夜如此不已/则百职皆废/胜下能无独忧/劳平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
D.自天宝以来/公卿大夫竞为游宴/沈酣昼夜/如此不已/则百职皆废/胜下能无独忧/劳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庚寅,文中指庚寅日,是干支纪日。庚寅日的前一天是已丑日,后一天是辛卯日。
B.重阳,即重阳节,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形成了登高等特定的习俗。
C.乘舆,天子、诸侯乘坐的车,也泛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就指皇帝乘坐的车。
D.两省,这里指中书省和门下省。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草拟,由门下省审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穆宗亲临左神策军观看徒手搏、杂戏表演,后来杨虞卿上奏进谏,赵知微也上奏进谏,唐穆宗即使不能采用他们的谏言,也没有怪罪他们。
B.唐穆宗在八月刚刚除去丧服,就沉迷于出游打猎,过分地赏赐臣下。唐穆宗想要在重阳节举行盛大宴会,但遭到了拾遗李玉及其同僚的劝谏。
C.唐穆宗面对谏议大夫郑罩、崔哪等人的进言,竟然不知他们谏官的身份。唐穆宗派人慰问搞劳他们,并采纳了他们的谏言,宰相都祝贺。
D.唐穆宗认为宫外的人经常饮宴游乐是令人欣慰的好事情,体现了国泰民安,大臣丁公著有忧患意识,认为这会成为劳烦皇帝忧虑的开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进忠若趋利,论政若诉冤,如此而不致升平者未之有也。(4分)
(2)晨夕与近习押呢,踢与过厚。夫金帛皆百姓青血,非有功不可与。(4分)
14.同样是劝谏唐穆宗,杨虞卿和李玉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


10.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沈酣昼夜”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陛下能无独忧劳乎”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原文标点:自天宝以来,公卿大夫竞为游宴,沈酣昼夜。如此不已,则百职皆废,陛下能无独忧劳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
11.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中是“代称皇帝”,不是“指皇帝乘坐的车”。
1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相关内容的能力。“并采纳了他们的谏言”错误,根据原文““当依卿言。’宰相皆贺,然实不能用也”,意思应为“应当按照你们说的去做。’宰相都祝贺,然而唐穆宗实际上并没有采纳”。
13.(1)使(他们)对陛下尽忠如同在追求财利,议论朝政就像在诉说冤屈,像这样还不能招来天下太平的是没有的事。
(2)(陛下)日夜与亲近的人过于亲昵,(对他们)赏赐太多。金银布帛都是百姓用血汗换来的(或金银布帛都是百姓的血汗),没有功劳的不可以赏赐。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
【评分参考】第(1)句得分点:趋,追求;致,招来;未之有,未有之,宾语前置。第(2)句得分点:狎呢,过于亲近而不庄重;育血,用血汗换来的财富;与(第三个与),赏赐。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1分,意思答对即可。
14.①杨虞卿侧重从亲近朝中大臣的角度,建议唐穆宗征求他们对朝政的意见。②李珏侧重从遵守礼制的角度,建议唐穆宗在丧期不要举行盛大宴会。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述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首先找到原文中对应的句子,然后根据原文“陛下宜延对群臣,周遍顾问”“而《礼经》著三年之制,犹服心丧……合宴内庭,事将未可”等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二月,唐穆宗御临丹风门楼,大赦天下。事情完毕后,在门里大摆乐舞、杂戏而观看。唐穆宗亲临左神策军观看徒手搏、杂戏表演。庚寅日,监察御史杨虞卿上奏进谏,认为:“陛下应当接见群臣,全面咨询他们对朝政的意见,态度要和蔼可亲,使(他们)对陛下尽忠如同在追求财利,议论朝政就像在诉说冤屈,你这样还不能招来天下太平的是没有的事。”街山人赵知微也上奏进谏唐穆宗出游打猎没有节制。唐穆宗即使不能采用他们的谏言,也不怪罪他们。八月,唐穆宗刚刚除去丧服,就沉迷于出游打猎,对臣下赏赐没有节制。九月,唐穆宗想要在重阳节举行盛大宴会,拾遗李珏率领同僚上奏说:“臣认为陛下的年号还没改,先帝的陵墓还是新的,即使陛下采取以日易月的丧期,俯从人们的愿望,但是《礼经》写着服丧三年的制度,还应当在心里深切悼念。现在,邻国前来吊丧的使者才刚刚离开京城,朝廷赴各国告丧的使者还没有回来票告。解除丧期的各种禁令,都是为了平民百姓,陛下在后宫设宴,这样的事是不可以的。”唐穆宗不听。十月壬午日,群臣入偏殿。谏议大夫郑、崔即等五人向唐穆宗进言:“陛下宴乐过多,打猎出游没有限度。现在吐蕃侵犯边境,忽然有紧急奏报,不知陛下在何处。(陛下)日夜与亲近的人过于亲昵,(对他们)赏赐太多。金银布帛都是百姓用血汗换来的(或金银布帛都是百姓的血汗),没有功劳的不可以赏赐。即使宫内府库的收藏有结余,也希望陛下爱惜钱财,万一天下发生战事,不至于使官吏再重税搜刮百姓。”当时很久没有谏官入阁论事的了,唐穆宗对此开始觉得十分惊讶,对宰相说:“这几个是什么人?”宰相回答说:“是谏官。”唐穆宗于是派人慰问搞劳他们,说:“应当按照你们说的去做。”宰相都祝贺,然而唐穆宗实际上并没有采纳。唐穆宗曾对给事中丁公著说:“听说宫外的人经常饮宴游乐,这真是国泰民安,足以令人欣慰。”丁公著说:“这不是好事,恐怕会成为劳烦陛下忧虑的开端。”唐穆宗问:“什么缘故?”丁公著回答说:“自天宝以来,公卿士大夫争相游乐饮宴,昼夜畅饮。如此下去,则朝政废弛,陛下难道能不忧虑吗?希望陛下稍加禁止,就是天下的福分了。”十一月,唐穆宗将要到华清宫去游玩,戊午日,宰相率领中书、门下两省的供奉官到延英门,多次上奏直言进谅,并且说“像这样,我们大臣应当随从”。宰相请求当庭奏对,唐穆宗都不听。谏官拜伏在延英门下,直到傍晚才退去。



相关阅读
1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2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3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4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5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6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