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三家分晋》

发布时间: 2022-01-10
智伯①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②。智国③闻而谏:“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攻赵。襄子乃走晋阳。智伯、韩、魏三家围而灌晋阳,城不浸者三版。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灭族。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三家分晋》)
【注】①智伯:名瑶,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②段规:韩康子的家臣。③智国:智伯的家臣。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B. 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C. 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D. 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时期贵族有姓、氏、名和字,智伯即智瑶,“智”是氏,瑶是名;孔子的“孔”是姓,丘是名,仲尼是字。
B. 赵襄子,春秋末叶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襄”是谥号,“子”是尊称,如同“韩康子”一样,“康”也是谥号。
C. 版,筑土墙的工具,每版高二尺,长八尺。古代筑墙用两版相夹,填泥其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版”也是这个意思,“版筑”就是“筑土墙”之意。
D. “国”与“家”,古代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这里的“国”“家”与《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有国有家者”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面对家臣劝谏时,智伯与韩康子、魏桓子二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智伯听后不以为然,韩、魏二子却能听取家臣建议。
B. 当智伯向韩康子、魏桓子索要土地时,韩、魏二子虽将土地送给智伯,但都不是心甘情愿的,且各有打算,持观望态度。
C. 韩康子与魏桓子在张孟谈的鼓动下,开始意识到唇亡齿寒,有了倒戈之心,但又怕事情不成而招来灾祸,最后终于与张孟谈约定了反攻智伯的日期。
D. 赵襄子能战胜智伯的原因在于争取到了韩、魏二子的支持,增加了力量,用水反灌智伯军营,终于大败智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
(2)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14. 司马光认为智伯是“才胜德”,请分析智伯“缺德”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10. D
11. B “‘襄’是谥号,‘子’是尊称”错误,“襄子”是谥号。同样,“康子”也是谥号。
12. C 韩康子与魏桓子早就想要伺机报复惩治智伯。
13. (1)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因为汾水会淹没魏国的都城安邑,绛水也会灌没韩国的都城平阳。
(2)所以治国治家的人如果能明察才与德的区别并懂得它们的先后主次,又担心什么在用人的问题上对人失察呢!
14.待人傲慢无礼,如戏弄韩康子及其家相;不听从谋士的劝谏,刚愎自用;肆意向韩、魏、赵索要土地,贪婪强横。

参考译文:
智伯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伯戏弄韩康子,又侮辱他的家相段规。智伯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就告诫说:“主公您不提防灾祸,灾祸就一定会来了!”智伯说:“灾祸都将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灾就罢了,谁还敢兴风作浪?”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想不给。段规说:“智伯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拿到地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韩康子说:“好主意。”韩康子便派了使臣给智伯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伯大喜。智伯又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想不给。任章说:“智伯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惧;我们给智伯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伯,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魏桓子说:“对。”魏桓子也交给智伯一个有万户的领地。智伯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不给。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军队去攻打赵襄子。赵襄子于是逃往晋阳。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率领各自军队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因为汾水会淹没魏国的都城安邑,绛水也会灌没韩国的都城平阳。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康子、魏桓子二人,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赵灭亡之后就该轮到韩、魏了。”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们心里都知道这种情况,只是担心事情没有成功而计谋泄露,那么灾祸马上就来临了。”张孟谈说:“计谋从你们二位口中说出,只传入我的耳中,有什么损害呢?”两人于是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约好了起事日期。赵襄子夜里派人杀掉智伯军队守堤的官吏,让大水决口反灌智伯军营。智伯的军队为救水而大乱,韩、魏两军乘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士兵从正面迎头痛击,大败智伯的军队。于是杀了智伯,将智氏一族全部诛灭。
臣司马光认为:智伯的灭亡,在于他的才胜过了德。才与德是不同的,聪慧明察、刚强坚毅才叫才,正义耿直、公道平和才叫德。自古以来,国家的叛臣,家庭的败家子,才有余而德行不足,招致家国覆灭的例子太多了,岂只一个智伯呢!所以治国治家的人如果能明察才与德的区别并懂得它们的先后主次,又担心什么在用人的问题上对人失察呢!



相关阅读
1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2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3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4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5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6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