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阅读答案与翻译-苏辙,怎样使文章“废而复兴”的

发布时间: 2022-11-07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辙
公讳修,字永叔,幼敏悟过人。比成人,为一时偶俪之文,已绝出伦辈。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公为书责之,坐贬峡州夷陵令。
嘉祐二年,权知贡举。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三年,加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事,所代包肃公以威严御下,名震都邑。公简易循理,不求赫赫之誉,有以包公之政励公者,公曰:“凡人材,性不一。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长耳。”闻者称善。
神宗即位,迁尚书左丞。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喻可否。虽台谏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此得怨,而公不恤也。朝廷议加濮王典礼,诏下礼官与从官定议,众欲改封大国,称伯父。议未下,台官意公主此议,遂专以诋公。御史蒋之奇并以飞语污公。公杜门求辨其事。神宗察其诬,连诏诘问,词穷,逐去。
熙宁初,迁兵部尚书,知青州兼充京东东路安抚使。时诸县散青苗钱,公乞令民止纳本钱,以示不为利,罢提举管局官,听民以愿请,不报。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
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自汉以来,文弊极矣,虽唐贞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呜呼!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得二人焉,夫岂偶然也哉!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
B.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
C.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
D.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也指刻于墓碑上的碑文。
B.偶俪之文,也即骈体文,为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构成篇章的文体。
C.“士大夫有所干请”与“哭声直上干云霄”中的两个“干”的含义不同。
D.“听民以愿请,不报”中的“报”与“报任安书”中的“报”含义不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自幼聪敏过人,文才出众,多次参加朝廷考试均获第一。范仲淹评论时政得失被贬斥,欧阳修因直接进言为其申辩而遭贬谪。
B.包公威严治下,声名显赫。欧阳修在接替他执掌开封府后,为政宽简平易,遵循事理,也不追求显赫的声誉,展现了不同的行事风格。
C.朝廷商议追封濮王的典制规格,台官和御史蒋之奇借机一起诋毁欧阳修。神宗对此有所觉察,连续诏见诘问他们,最终将二人逐出朝廷。
D.欧阳修在担任青州知州兼京东东路安抚使期间,体察民生民情,他请求只收取老百姓青苗钱的本钱,以此来表明官府并不是为了谋利。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
②虽台谏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此得怨,而公不恤也。
10.文末苏辙认为,“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得二人焉”。其中“二人”指韩愈和欧阳修。请简要概括二人是怎样使文章“废而复兴”的。


6.D句意:当时进士们写文章以诡谲奇异相互推崇,文风非常不好。欧阳公很担心这件事,所取的文章大都因为言词内容接近古代文风而被看重,凡是那些凭借险怪而闻名的人几乎都被贬黜光了。榜文一出,人们怨恨公开抨击,议论纷纷,过了很久才服从。然而文章从此变化而开始恢复古代文风。
“文体大坏”主谓结构完整,不应断开,排除AC;
“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以……为”是固定句式,不应断开,排除B。
故答案为:D。
7.D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文化常识及实词的能力。
AB.正确。
C.正确。请求/冲上。句意:士大夫有所请求/凄惨的哭声直冲九天云霄。
D.“‘报’含义不同”错误。两个“报”均为“回复”。句意:听从民愿来请求,皇上没有回复/回复任安的信。
故答案为:D。
8.A.“欧阳修因直接进言为其申辩而遭贬谪”有误。原文为“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公为书责之,坐贬峡州夷陵令”,应是欧阳修想请谏官高若讷替范仲淹进言申辩,高若讷却诋毁范仲淹,认为当被贬黜,欧阳修写信斥责高若讷而遭贬谪。
故答案为:A。
9.①运用他的长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强行运用他的短处,势必无法达到目的。②即使是台谏官议论国事,他也一定用是和非来责问他们,因此招致怨恨,可是欧阳公并不顾及。
10.韩愈大力倡导文章复古,致力于革除文弊;欧阳修掌管贡举时,多选取接近古代文风的文章,并将凭借文风险怪出名的考生从榜单除名,以纠正当时诡异文风;欧阳修身体力行,所写的古文风行天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的能力。
韩愈:“自汉以来,文弊极矣,虽唐贞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主要大力倡导文章复古,致力于革除文弊;
欧阳修:“权知贡举”时“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多选取接近古代文风的文章,并将凭借文风险怪出名的考生从榜单除名,以纠正当时诡异文风;“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欧阳修身体力行,所写的古文风行天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译文】
欧阳公名修,字永叔,幼年时即聪颖过人。等到成年,他写作当时的骈体文,已经超过了同辈。两次到国子监应试,一次到礼部应试,都是第一,于是考中进士甲科。当时范仲淹管理开封府,每次觐见总是评论当时政事的得失,宰相厌恶他,贬斥他,让他去治理饶州,欧阳公去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毁讥讽范公,认为应当贬黜。欧阳公写信斥责他,因此被贬为峡州夷陵令。
嘉祐二年,欧阳公暂时管理贡举。当时进士们写文章以诡谲奇异相互推崇,文风非常不好。欧阳公很担心这件事,所取的文章大都因为言词内容接近古代文风而被看重,凡是那些凭借险怪而闻名的人几乎都被贬黜光了。榜文一出,人们怨恨公开抨击,议论纷纷,过了很久才服从。然而文章从此变化而开始恢复古代文风。三年,欧阳公加封为龙图阁学士,暂时管理开封府事,欧阳公所代替的包肃公,原本凭借威严管理,当时名气震动都邑。而欧阳公采用简便容易的方法遵循治理之道,不追求显赫的名声,有人用包公的政绩勉励欧阳公,欧阳公说:“凡是人材,品性不一样。运用他的长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强行运用他的短处,势必无法达到。我也是运用我的长处罢了。”听到的人都称赞这话很好。
神宗即位,升任欧阳公为尚书左丞。士大夫有所请求,他总是当面说明可不可以。即使是台谏官议论国事,他也一定用是和非来诘问他们,因此招致怨恨,可是欧阳公并不顾及。朝廷商议追封濮王的典制礼仪规格,皇上下诏让礼官与从官商定,众人想要改封大国,称伯父。事情没有定下来,台官猜测欧阳公主张此议,于是专门用这件事诋毁欧阳公。御史蒋之奇一起用流言污蔑欧阳公。欧阳公闭门请求辨明这件事。神宗觉察他们在诬陷,连续诏见诘问他们,他们理屈词穷,于是被放逐离开朝廷。
熙宁初年,欧阳公担任兵部尚书,做青州知州兼任京东东路安抚使。当时各县散发青苗钱,欧阳公请求让老百姓只缴纳本钱,来明示官府不是为了谋利,罢免提举管局官,听从民愿来请求,皇上没有回复。熙宁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
欧阳公从前任颍上太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于是选择居住在那里。他在颍上居住一年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被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天下的学士听说这件事,都流着眼泪来凭吊。从汉代以来,文章写作的弊病达到极点。虽有唐代贞观、开元的盛世,但文气(仍然)衰弱,始终不能振起。只有韩愈变革文风,使之复古,等到欧阳公的文章流行天下,才又无愧古人。唉!从孔子至今,千百年间,文章废而又兴,只出了韩愈、欧阳修二人啊,这难道是偶然吗?



相关阅读
1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2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3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4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5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6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