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论·五代上·二一》阅读答案与翻译-王夫之-李存勗不可以为天子,然固将帅之才也

发布时间: 2021-09-02
读通鉴论·五代上·二一
王夫之
①李存勗(1)不可以为天子,然固将帅之才也,知用兵之略矣,得英主而御之,与韩信齿。
②奚以明其然邪?麏(2)之走也捷于虎,卒为虎获者,数反顾也。规规恃其穴以为所据,其偶败也,急奔而护其穴,其胜也,复虑人之乘已而内荧,于是内未溃而外失可乘之机,敌且蹙之使自毙于穴中,未有不败者也。存勗知此□
③自克用以来,太原其根本也,则泽潞其喉吭也;太行之险一失,则井陉之道且危。存勗殚全力以图东方,澶、郓悬隔千里之外,间以赵、魏,潞州叛,泽州陷,太原内蹙,而东出之师,若脊断而不能举。于斯时也,不知兵者,必且舍澶、郓以旋师而西顾,乃一受其掣,而踉跄以返,王彦章之流,蹑其迹而乘之,太原其委命之墟矣。而存勗之计此決矣,李继韬之内叛,视若疥癣;泽州之失,唯惜裴约(3),而弃若赘疣;急攻杨刘(4),疾趋汴、雒,一战而朱氏以亡,其神矣哉!太原自克用修缮城隍以来,非旦夕可拔者,大兵集于东方,继韬虽狡,梁人虽鸷,必不敢遽尔合围,不忧归师之夹逼,敌见我们看泽、潞的乱若罔闻,则益不测吾之所为,胆先自破,沮其乘虚之计,而河上之师(5)终恃此以为挠我之令图,则虑我之情缓,而相防之计疏。此一举而袭梁都、夷友贞(6)、平河南,规恢之大略也。微韩信,孰足以及此?谓存勗为将帅之才,非虚加之矣。
④纳其身于内,而外日陵乘而不能御;投其身于外,则内虽未固而自可无虞;大略可以不倾,则姑置之,而纵横游衍,无不可以自得,此处身之善地,即安心之妙术也。鸣呼!知此者鲜矣。项羽急返西楚,而汉追之;唐置太原听刘武周、梁师都(7)之侵犯,以亟攻东都,而三寇皆夷;得失之机,決于此耳。庸人怙其所已得,志士忘其所已能,志量之不齐,善败之所自殊也。知此者,可与立功,可与定乱,可与进善,可与广业。明此者哲,昧此者愚,岂徒用兵为然哉?
(注释):(1)李存勗:即李存勖,后唐庄宗。(2)磨:一种鹿。(3)裴约:后唐将领,战死泽州。(4)杨刘:黄河上的一个渡口。(5)河上之师:指后梁将领段凝统率的军队,驻防黄河渡口。(6)友贞:朱友贞,后梁末代君主。(7)刘武周、梁师都:两人都是隋末的割据军阀。
23.填入第②段方框里的汉字和标点,最恰当的是( )
A.矣。 B.哉! C.乎? D.者。
24.对第③段内容的叙述,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当时的战场形势,李存勖选择了向汴、雒(封、洛阳)进军,而不是回防救援太原。
B.泽州、潞州的失陷对后唐影响很大,是李存勖的一个失策。
C.李存勖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一个原因是他舍得放弃。
D.李存勖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堪比韩信。
25.对于本文的理解,以下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称赞了李存勖的军事才能。
B.提到麏和虎,是为了表明“恃其穴、“护其穴”往往遭致失败。
C.“纳其身于内”、“投其身于外”中的“内”“外”指的是“心内”和“身外”。
D.作者意图把一个军事领域的观点扩展到其他领域。
26.从论证的角度,赏析划线句。
27.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23.A就全文内容而言,作者对李存勖的用兵才能是肯定的,而第二段是用鹿打比方,说明用兵的错误做法;然后第三段是用历史事实证明李存勖懂得这个道理。因此所填句子是陈述语气。排除BC;而D项的“者”一般用于上半句结尾,不能用于句子最末尾。
故选A。
24.B.“泽州、潞州的失陷对后唐影响很大,是李存勖的一个失策”错。原文是“于斯时也,不知兵者,必且舍澶、郓以旋师而西顾,乃一受其掣,而踉跄以返,王彦章之流,蹑其迹而乘之,太原其委命之墟矣。而存勗之计此決矣……急攻杨刘,疾趋汴、雒,一战而朱氏以亡,其神矣哉!”,文章先分析一般人的做法,回护泽州、潞州,但结果是失败的,“太原其委命之墟矣”;再说李存勖的做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并称赞其为“神”。可见“决策失误”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5.C.“‘内’‘外’指的是‘心内’和‘身外’”错。原文是“纳其身于内,而外日陵乘而不能御;投其身于外,则内虽未固而自可无虞”可知,这里的“内”“外”应当是指“国内”“国外”。
26.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以项羽的反例与后唐的正例对比,论证了要敢于出击,反而更能守护国家安全的道理,使得论证形象生动,更有说服力。
27.文章首先提出观点,认为李存勖是个将才;接着以麏和虎为喻,反面论证“恃其穴”“护其穴”往往遭致失败;然后以历史事件为例,用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分析李存勖军事策略的正确性,得出他能与韩信媲美的结论,呼应开头;最后得出论点,并用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强化论点,并将道理从军事领域的观点扩展到其他领域。

分析
2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画线句“项羽急返西楚,而汉追之;唐置太原听刘武周、梁师都之侵犯,以亟攻东都,而三寇皆夷”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通过项羽返回西楚而被刘邦追杀最后导致自刎乌江的失败结局,与后唐不顾忌敌人的侵犯,而反过来去攻打对方的东都,最后夷灭了敌人,有力论证了“纳其身于内,而外日陵乘而不能御;投其身于外,则内虽未固而自可无虞”的用兵策略的正确性,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论点,更有说服力。
2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文章首先提出观点,“李存勗不可以为天子,然固将帅之才也,知用兵之略矣,得英主而御之,与韩信齿”;
接着写麏“规规恃其穴以为所据,其偶败也,急奔而护其穴,其胜也,复虑人之乘已而内荧,于是内未溃而外失可乘之机,敌且蹙之使自毙于穴中,未有不败者也”,以麏和虎为喻,反面论证恃其穴、“护其穴”往往遭致失败;
然后分析李存勖策略的正确性,先假设“于斯时也,不知兵者,必且舍澶、郓以旋师而西顾,乃一受其掣,而踉跄以返,王彦章之流,蹑其迹而乘之,太原其委命之墟矣”,再说李存勖的做法,“而存勗之计此決矣,李继韬之内叛,视若疥癣;泽州之失,唯惜裴约,而弃若赘疣;急攻杨刘,疾趋汴、雒,一战而朱氏以亡,其神矣哉”,然后对当时的形式稍作分析,得出“微韩信,孰足以及此?谓存勗为将帅之才,非虚加之矣”的结论,呼应开头;
最后总结“纳其身于内,而外日陵乘而不能御;投其身于外,则内虽未固而自可无虞”,并以项羽和后唐为例正反对比再次强化论点,感慨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太少,并用“明此者哲,昧此者愚,岂徒用兵为然哉?”将道理从军事领域的观点扩展到其他领域。

参考译文:
①李存勗不能当一个好天子,然而他本来就是将帅之才,懂得用兵的谋略,假如能得到一个英明的君主而使用他,是能够与韩信并驾齐驱的。
②凭什么明白这一点呢?鹿奔跑起来比虎迅捷,而最终却被老虎捕获的原因,是因为它多次回头看。它心惊胆战地依靠它的巢穴认为有所依凭,它逃跑偶尔失败,就急忙跑回来守护它的穴,如果它取胜了,又担心人趁机而来因而内心迷惑,于是在内还没有溃败而在外已经失去了可乘之机,敌人再逼迫它使它在穴中自杀,这样一来它就没有不失败的了。存勗懂得这个道理吗?
③从李克用掌权以来,太原是他们的根基,而泽潞是他们的咽喉;太行的天险一旦失去,那么井陉的道路就将要危险了。存勗竭尽全力以谋图东方,澶、郓远隔千里之外,再加上赵、魏的窥伺,潞州反叛,泽州失陷,太原国内形势紧迫,而东出的军队,就像人断了脊骨一样不能再有举动。到这时候,不懂行军打仗的人,一定会暂且舍弃澶、郓来回师去守护西侧,而一旦受其掣肘,匆匆忙忙返回,王彦章这些人,追踪而来趁人之危,太原就只能成为他的葬身之地。而李存勗的计策是如此有决断,李继韬在内叛乱,他看待此事像对待毒疮一样;泽州失去的时候,他只为裴约之死而惋惜,像放弃一个肉瘤一样放弃了泽州;然后赶紧去攻打杨刘,急急忙忙赶赴汴、雒,一战而朱氏就被灭亡,真是神人啊!太原从李克用修缮城墙和护城河以来非常坚固,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攻下的,大兵集结在东方,继韬虽狡滑,梁人虽然凶猛,一定不敢马上就包围,不担忧回师的军队的夹击逼迫,敌军见我看泽、潞的叛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那么敌人更加不敢揣测我的所作所为,胆子先自己吓破了,阻止了他们想乘虚而入的计策,而河上之师想要最终依仗这个认阻挠我军的计划失败,那么他们顾虑我军的情绪得到舒缓,而提防的计策疏漏。这一次行动就偷袭了梁都、夷友贞、平定了黄河以南,谋划出雄图大略。除了韩信,谁还能到这个地步?说李存勗是将帅之才,不是虚夸之词啊。
④整天躲在家里,而在外受到侵犯却不能抵御;勇敢走出去,那么家里虽然还不稳固却自然不用担心;大的谋略不出问题,那么可以暂且放置,而自己从容自如不受拘束,没有不可以自己得到的,这就是把自己放到好的地方,就能够使内心安定的妙术啊。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项羽急切返回西楚,而刘邦追击他;唐放弃太原听任刘武周、梁师都侵犯,而赶紧攻打东都,结果三寇都被夷平;得失的机会,关键就在这里罢了。平庸的人依仗自己已经得到的,有志之士忘掉自己已经拥有的,志向和胆量不同,成败自然差别巨大。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可以跟他一起建功立业,可以与他一起平定战乱,可以与他一起进举贤善之人,可以与他一起开拓事业。明白这个道理的是明智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是愚昧的人,难道只是用兵是这个道理吗?



相关阅读
1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2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3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4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5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6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