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包拯,字希仁(乙)徐恪,字公肃,常熟人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9-08-23
(甲)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乙)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皇室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①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赠,恪挥之去。至则值岐王至封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选自《明史列传》,有删改)
【注】①讦(jié):揭发。
15.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2)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3)恪素刚正
(4)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
16.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久之,赴调 B.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C. 第归,杀而鬻之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皇室多不悦。
18. 包拯与徐恪性格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5. (1). 就任、赴任 (2). 赠送 (3). 向来(一向) (4). 交换
16. A
17. 到了许恪担任巡抚,因管辖范围内多有王府,持法尤其严厉,皇室的人多不高兴。
18. 包拯与徐恪两人都是为官清廉、一心为民、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人。包拯是因为父母生病便辞官回家照顾,不贪端州砚台。徐恪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强权,实行改革,淘汰多余的官员,制定详细的赋税政策,一心为百姓着想。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易”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里是“交换”。如“遗”读音意思都与现在不同。
【16题详解】
A.项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BCD三项都是代词。
【17题详解】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关键词“及“以”“部”的理解。
【18题详解】
学生通过疏通两文的文意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包拯是因为父母生病便辞官回家照顾,不贪端州砚台。徐恪抑制豪强,去除奸弊,持法严厉,刚正不阿,一心为百姓着想。看出包拯与徐恪两人都是为官清廉、一心为民、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人。



相关阅读
1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

2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3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

4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

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5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6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

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