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阅读答案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唐)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诗前四句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样使用大量意象叠加,都以日暮夕阳之色来统摄整体,营构萧瑟之境,滋长情蕴。
B.韦诗首联写出李主簿的居处环境,渡口本是过客往来的喧闹之地,但着一“古”字,气氛萧条落寞,暗示主人也非得志之人。
C.韦诗中的“寒山”切深秋时节,“独过雁”比况李主簿生活境遇,“远来舟”牵引下联的“逢归客”。细针密线、情景交融。
D.两首诗的创作因诗人漂泊在外或忆友、或遇友而起,写景中都融入孤独惆怅的凭证的心绪,抒情上都有直接抒情的强烈表达
16.“叶”与“树”是古诗的常见意象,有人认为孟诗颔联中的“叶”不能改为“树”,韦诗颔联中的“树”不能改为“叶”,否则诗意寡淡。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15.A(“都以日暮夕阳之色来统摄整体”错,孟诗对日暮之景、夕阳之色的营构并不鲜明突出,且还有月照之境,所以不能作为核心意象统摄整体。)
16.示例:赞同。比较孟诗领联写风在树间或叶间吹出的声音的不同效果,撼树的风猛烈,而叶间的风更显凄厉,叶间的凄厉之音更能烘托诗人内心凄楚无比;"叶"的形象零散轻小,更符合孤单、弱小、飘零的诗人感受。(3分)比较韦诗颔联中门前“树”或“叶”的不同形象效果,叶已秋给人以枯黄的鲜明色彩,而“树”已秋呈现出枯树的整体状态,树的整体感与前一句的“人”相衬,有互文效果,写出人与树的生命都进入萧瑟的衰老之境;门前树高大直立,孤独更显,与人的孤独境遇融为一体,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况味。(3分)故孟诗颔联中的“叶”不能改为“树”,韦诗颔联中的“树”不能改为“叶”。(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注意教考衔接,《说"木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相关阅读
1 三台·一年一年老去翻译赏析_三台·一年一年老去原文_作者韦应物

《三台一年一年老去》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年一年老去,来日后日花开。 未报长安平定,万国岂得衔杯。 【查看全文】

2 简卢陟阅读答案-韦应物,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简卢陟[注]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余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注]卢陟:人名,韦应物的外甥。作者做此诗时,安史 【查看全文】

3 听莺曲·东方欲曙花冥冥翻译赏析_听莺曲·东方欲曙花冥冥原文_作者韦应物

《听莺曲东方欲曙花冥冥》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 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查看全文】

4 始闻夏蝉·徂夏暑未晏翻译赏析_始闻夏蝉·徂夏暑未晏原文_作者韦应物

《始闻夏蝉徂夏暑未晏》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 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 还忆郊园日,独向涧中闻。 【查看全文】

5 《幽居·贵贱虽异等》阅读答案与解析-韦应物

幽居 韦应物①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②,谁谓薄世荣。 【查看全文】

6 夕次盱眙县阅读答案-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夕次盱眙县①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②,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本诗作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夏,韦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