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从军行七首(其一)》阅读答案-王昌龄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5. 下列对诗人及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闺怨》前两句的“闺中少妇”的心理是“不知愁”,并用“凝妆上翠楼”这件事来表现此时她欢乐自娱的心态。
B. 《闺怨》中“闺中少妇”的夫婿去“觅封侯”,与盛唐国力强盛,不少人对立功边塞“觅封侯”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有关。
C. 《从军行》首句点明了地点一荒寂的原野,第二句点明了时间——秋天,这种时间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
D. 《从军行》三、四句点明了征人正在关山上望月吹羌笛,希望将自己的“万里愁”融入笛声之中,并由“海风”吹走。
16.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别赏析这两首诗的三、四句。
【答案】
15. D .“《从军行》三、四句点明了征人正在关山上望月吹羌笛”错误。羌笛声是从远处传来的,并非是征人吹奏。
16. (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直接抒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道出了少妇的离愁。
(2)“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间接抒情。远处传来的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诗人运用曲笔,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自己思念亲人、怀乡恋土的感情。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直接抒情。意思是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一个“悔”字,道出了少妇的离愁。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间接抒情。意思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诗人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乡恋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使全诗更富有意蕴。


相关阅读
1 秋兴·日暮西北堂翻译赏析_秋兴·日暮西北堂原文_作者王昌龄

《秋兴日暮西北堂》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查看全文】

2 长信秋词·长信宫中秋月明翻译赏析_长信秋词·长信宫中秋月明原文_作者王昌龄

《长信秋词长信宫中秋月明》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注释】 昭阳殿:指赵飞燕姐妹与汉 【查看全文】

3 留别郭八翻译赏析_留别郭八原文_作者王昌龄

《留别郭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鉴赏】 此诗前两句叙事写景,未能前暗示作者即 【查看全文】

4 送张四·枫林已愁暮翻译赏析_送张四·枫林已愁暮原文_作者王昌龄

《送张四枫林已愁暮》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查看全文】

5 风凉原上作翻译赏析_风凉原上作原文_作者王昌龄

《风凉原上作》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 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 关门阻天下, 【查看全文】

6 放歌行·南渡洛阳津翻译赏析_放歌行·南渡洛阳津原文_作者王昌龄

《放歌行南渡洛阳津》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