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翻译赏析_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原文_作者朱敦儒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前言】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代朱敦儒词作。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
【注释】
⑴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⒓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⑶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⑷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⑸收:收复国土。
⑹倩:请。
⑺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翻译】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相关阅读
1 采桑子·彭浪矶翻译赏析_采桑子·彭浪矶原文_作者朱敦儒

《采桑子彭浪矶》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其古诗全文如下: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 【查看全文】

2 醉春风·夜饮西真洞群仙惊戏弄翻译赏析_醉春风·夜饮西真洞群仙惊戏弄原文_作者朱敦儒

《醉春风夜饮西真洞群仙惊戏弄》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饮西真洞。群仙惊戏弄。素娥传酒袖凌风,送送送。吸尽金波,醉朝天阙,斗班星拱。 碧简承新宠。紫 【查看全文】

3 鹊桥仙·竹西散策花阴围坐翻译赏析_鹊桥仙·竹西散策花阴围坐原文_作者朱敦儒

《鹊桥仙竹西散策花阴围坐》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西散策,花阴围坐,可恨来迟几日。披香不觉玉壶空,破酒面、飞红半湿。 悲歌醉舞,九人而已,总是天涯 【查看全文】

4 恋绣衾·木落江南感未平翻译赏析_恋绣衾·木落江南感未平原文_作者朱敦儒

《恋绣衾木落江南感未平》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其古诗全文如下: 木落江南感未平。雨萧萧、衰鬓到今。甚处是长安路,水连空、山锁暮云。 老人对酒今如此,一番新、残梦暗惊 【查看全文】

5 念奴娇·晚凉可爱翻译赏析_念奴娇·晚凉可爱原文_作者朱敦儒

《念奴娇晚凉可爱》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拂开冰簟,小 【查看全文】

6 鹊桥仙·白鸥欲下金鱼不去翻译赏析_鹊桥仙·白鸥欲下金鱼不去原文_作者朱敦儒

《鹊桥仙白鸥欲下金鱼不去》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鸥欲下,金鱼不去,圆叶低开蕙帐。轻风冷露夜深时,独自个、凌波直上。 幽阑共晚,明珰难寄,尘世教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