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阅读答案-孟浩然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②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注】①江中孤屿:涧南园附近汉江中的一个小岛。王迥:号白云先生,家住襄阳鹿门山,是孟浩然的好友,两人关系相当密切。②鲛人:传说中的海底怪人。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描写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再回忆与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屿,最后抒写诗人对王迥的思念,全诗行文流畅,浑然一体。
B.开头两句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只以“水落沙屿川”暗示。
C.“夕阳”句为景语,“中坐”句为情语,“兴非一”指兴致无穷,不一而足:这两句将两人一起游览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D.“南望”句写因为思念友人王迥,遥望他所住的鹿门山;“恨如失”写诗人回到家中,因不能入仕而顿生满腔怨恨,若有所失。
2.试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对“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一联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D
2.①借用传说(或典故),虚实结合;
②从水底到水面,从虚写到实写,将传说中的鲛人和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描写,多角度地表现汉江的神奇美丽;
③既表现游汉江之乐,同时也为后文回忆与王迥泛舟做铺垫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恨如失’写诗人回到家中,因不能入仕而顿生满腔怨恨”理解错误,诗句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本诗并未表现“怨恨”之意。且“南望”两句是写因为思念王迥,遥望王迥住的鹿门山;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诗歌中的“鲛人”,指传说中住在海中的人鱼。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其眼能泣珠。”可见运用了典故(或传说),写出了江水的美丽。
由“潜不见”,可见是眼前实景,“鲛人”是想象的传说;“渔父歌”也是眼前实景,诗人将汉江、汉江两岸的景色、传说中的鲛人、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现汉江的神奇美丽。故可概括为虚实结合。
从结构上看,这两句写传说中的鲛人潜伏在水中;江上的渔父唱着歌儿,怡然自得。由后句“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可见写游汉江,为后文回忆与王迥泛舟作铺垫。


相关阅读
1 听郑五愔弹琴阅读答案-孟浩然,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听郑五愔①弹琴 孟浩然 阮籍②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注】①郑五愔:郑愔,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 【查看全文】

2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阅读答案-孟浩然,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 [唐]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 【查看全文】

3 古诗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翻译赏析_作者孟浩然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 【查看全文】

4 登总持寺浮图翻译赏析_登总持寺浮图原文_作者孟浩然

《登总持寺浮图》作者为唐朝诗人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 【查看全文】

5 《早寒江上有怀》阅读答案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 【查看全文】

6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翻译赏析_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原文_作者孟浩然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