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常在词中直抒愁情,如李清照的“________”

发布时间: 2021-06-07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 ______”两句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来增添浪漫气息。

(3)古代文人常在词中直抒愁情,如李清照的“________”,辛弃疾的“_____”等词句就直接用“愁”字来抒发情感。


(1)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怎一个愁字了得    江晚正愁余


浅谈古诗词中的愁
中国古典诗歌有“以悲为美”、“以愁为工”的悠久传统。家国的不幸、民族的灾难、个人的遭遇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愁”也就成为诗人笔下恒定的感情浪潮。可是,抽象模糊的“愁”如何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呢?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大诗人们开创了许多独有的艺术天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借鉴。

一、把“愁”写得有长度
“愁”本来是没有长度的,可是诗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无限悲苦,常常赋予“愁”以长度。在这方面,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李白。
他在《秋浦歌》中写道: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初看确实让人难以理解,白发缘何会有三千丈呢?读到下一句“缘愁似个长”,便豁然开朗,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那么反过来说,“愁”有多大?“愁”又有多深?看“三千丈的白发”即可知矣。作者故意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内心愁绪的深重,显得真实可感,可谓前无古人。后来李白在


《金陵酒肆留别》: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又把“愁”比成绵绵不尽的东流之水,放眼望去,满江愁绪,无尽离情,使“愁”跳出白发的纤细,走向了长江的壮阔,把“愁”的长度写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致后世甚至再也没有哪位诗人敢用长度来写无尽的“愁绪”了。

二、把“愁”写得有重量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人处于国破家亡、流落他乡的境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内心的愁苦、满腔的愁绪不能排解。虽然“也拟泛青舟”,但“双溪的蚱蜢舟”却难以承载得动她的“许多愁”。李清照把“愁”放到了船上,董解元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却把“愁”从船上移到了马背上:

休问离愁轻重,
向个马儿上驮不动。

而王实甫在《西厢记》则又把有重量的愁移到了车上: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在词人笔下,“愁”像一块有重量的巨石从水上转移到了陆地,从马上转移到车上,船载不动,马驮不动,车载不起。

三、把“愁”写得有形态
唐代李商隐在《代赠二首》(其一)中从形态上对“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里的“芭蕉”是蕉心未展的蕉叶,这里的“丁香”是成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和煦的春风,哀愁无限。作者以“芭蕉”比情人,以“丁香”喻自己,通过比兴手法展现了二人不能与对方相会的愁苦。此处的“愁”具有了芭蕉之形,丁香之态,可谓含蓄跌宕,真实感人。和此诗用和煦的春风反衬丁香之“愁”不同的是,南唐中主李璟在《摊破浣溪沙》中则用迷濛的细雨正衬丁香之“愁”: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描写方法不同,却都形态具体可感,愁绪动人。  如果说李商隐和李璟还有心情用“丁香”之花来喻愁的话,那么南唐李后主则使“愁”的形态表现得更为直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间欢》)。千缕万绪的愁思像一团乱麻,盘绕纠缠,使人望而生愁。到了宋代,秦观在《浣溪纱》中写道: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诗人一反常人习惯,将细微的景物与幽渺的愁情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写得新颖别致,被梁启超称为“奇语”(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奇就奇在,它不写愁如雨丝,却说丝雨如愁,如雨丝般的闲愁,让人有一种梦幻般的愁境之感。

四、把“愁”写得有数量
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里以“一江水”喻“愁”,又在“东流水”的基础上衬以“春”字,写出了愁丝如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江水般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是以水喻愁,宋代词人秦观则更进一步,直接以“东流之水”的归宿“海”来喻“愁”: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词人由季节的更替想到自己的遭际,仿佛无边的残花败柳皆成了愁,眼前的愁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比李煜的以“春水喻愁”更胜一筹。而当一种无边的“闲愁”涌上北宋贺铸的心头,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时,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
便把那种“闲愁”的数量借助“一川”“满城”和“梅子黄时雨”巧妙地表现出来,仿佛使人看到在梅子成熟季节,烟雨迷濛,原野上野草无边,满城飞絮飘洒,同样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五、把“愁”写得富有人性
秦观在《满庭芳》中写道:“谩道愁须滞酒,酒未醒,愁已先回。”词人本想借酒浇愁,可谁知酒还未醒,“愁”早已经回到词人身边,把“愁”写得活灵活现、人性十足。张先在《天仙子》中写道:
《水调》
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这种说法似乎和秦观的词对立,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赋予“愁”以人性,像人一样具有感情。只是张词是写“酒醒”之后的发愁,而秦词在酒还“未醒”时就有了愁,更何况“酒醒”之后呢?  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中却顾左右而言他,也同样把“愁”写得出神入化,让人遐想联翩: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明明是“近来愁似天来大”,作者却重语轻说,“顾左右而言他”,不是不想说,而是越说“愁”越多。所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机杼不同,写出的“愁”却一样地感人至深。


相关阅读
1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

2021年湖南湘潭中考诗文情景默写 (1)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固室体》) (3)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 【查看全文】

2 小学描写冬天的诗句

小学描写冬天的诗句 1、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3、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 【查看全文】

3 江南春杜牧_江南春古诗

江南春杜牧 _ 江南春古诗 《 江南春 》 作者: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 1、郭:城郭。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 【查看全文】

4 苏轼:水龙吟

《 水龙吟 》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查看全文】

5 《列子·皇帝》记述鸥鸟与人玩耍的情景,后人常用与鸥订盟表示归隐之志

(1)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交代自己白天 , ,闲适恬静,也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 (2)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把过去和未来对举,来表达自己的醒悟: , 丰富了《论语 【查看全文】

6 张炎:渡江云

《 渡江云 》 张炎 久客山阴, 一再逢春, 回忆西杭, 渺然愁思。 山空天入海, 倚楼望极, 风急暮潮初。 一帘鸠外雨, 几处闲田, 隔水动春锄。 新烟禁柳, 想如今绿到西湖。 犹记 【查看全文】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