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0-10-27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①
沈约
眷言②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紛吾隔囂滓③,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漫水,沾君缨上尘。
[注]①本诗系南朝梁诗人沈约于离京外任东阳太守途中所作。②眷言:犹“蜷然”,回忆。③嚣滓:犹“嚣尘”,代指尘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兹川信可珍”句总起下文,极盲想象中的新安江景色之美,给诗人带来极大的震撼。
B.接下来四句,具体描写新安江水清澈澄碧,水面明净如镜,倒影如画,游鱼栩栩如生。
C.七八两句分别用典,村托新安江水的清澈,引发诗人生出随流而去、远离尘俗的念头。
D.全诗风格犹如兴安江水-般,清新舒缓,质朴自然,用语精巧,音韵和谐,巧妙生动。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14.A(曲解文意。“想象中的新安江景色之美”错,诗人在离京外任东阳太守途中,身临新安江,所写皆为实景,并非想象。)
15.参考答案:①极力描写了新安江的美景,表达诗人对新安江清澈明净的喜爱赞美之情。②表现自己远离喧嚣尘世的自在欣喜,言语之间颇有些“复得返自然”的庆幸之感,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襟怀。③劝诫在京朋友切勿贪恋名利,而要保持高洁的品行。(大意如此即可。每点2分,共6分。)

[诗歌鉴赏]
该诗详细描写了新安江的美景,赞美了新安江的清澈,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襟怀,同时劝诫在京友人,希望朋友能像自己一样保持澄澈的内心。开头两句写诗人泛舟新安江,看到新安江风景如此优美,不禁发出“兹川信可珍”的感叹。接下来六句着重描写新安江清澈的特点:第三句中“洞澈”一词直接点出新安江的特点一至清;第四句运用比喻修辞,凸显新安江的清澈明净;第五、六句分别运用典故,以沧浪之水有时会浑浊和清澈的济水已经干涸,反衬出新安江水的清澈不浊、源远流长。接下来四句抒发感怀:看到如此清澈的江水,诗人不禁想顺流而去,自由自在地徜徉其间;“纷吾”二句以反问句的形式表现自己远离喧嚣尘世的自在欣喜,言语之间颇有些“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庆幸之感。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京中朋友的寄语,劝诫朋友切勿贪恋名利,要保持品行的高洁。这既是诗人心志的表露,也是对朋友的关切。全诗风格清新舒缓,用语精巧,音韵和谐,自然贴切,巧妙生动。


相关阅读
1 渔家傲·本是潇湘一钓客阅读答案-圆禅师

渔家傲 [宋]圆禅师 本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只把孤舟为屋宅,无宽窄,幕天席地人难测。 顷闻四海停戈革,金门懒去投书册。时向滩头歌月白,真高格,浮名浮利谁拘得 【查看全文】

2 《出门》阅读答案与解析-陆次云,回首望家山,渐远山渐低

出门 (清)陆次云 回首望家山,渐远山渐低。 倾听岸傍语,乡音已渐移。 放舟入大河,烟水无端倪①。 偶逢相识人,遥呼心依依。 无如②交行舟,倏忽已远离。 【注】①端倪:边际 【查看全文】

3 六丑·正朱华照海翻译赏析_六丑·正朱华照海原文_作者陈洵

《六丑正朱华照海》作者为宋朝诗人陈洵。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朱华照海,带碧瓦参差楼阁。故台更高,无风花自落,一梦非昨。过眼千红尽,去来歌舞,怨粉轻衣薄。青山客路鸪啼恶 【查看全文】

4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阅读答案

寄左省杜拾遗①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②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杜甫 窈窕清禁闼④,罢朝归不 【查看全文】

5 常建《落第长安》章孝标《归燕词辞工部侍郎》阅读答案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归燕词辞工部侍郎① 章孝标 旧垒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 连云大厦无栖处,更望谁家门 【查看全文】

6 韦应物《闻雁》赵嘏《寒塘》阅读答案与解析

闻雁 韦应物【注】 故园渺何在?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注】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