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翻译赏析_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

发布时间: 2017-09-05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前言】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是清代学者纳兰性德所做的词。这是一首边塞词。词作通过刻画“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边塞之景,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凄凉中透露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注释】
  ①那畔:那边。
  ②吹断: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③若为情:若,怎。若为,怎为之意。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宋晏几道《南乡子》:“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又,宋毛滂《小重山》:“江山雄胜为公倾,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④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戍,保卫。
  【翻译】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鉴赏】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故而张草纫在《纳兰词笺注》前言中言,纳兰的边塞词“写得精劲深雄,可以说是填补了词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然而平心而论,无论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万帐穹庐人醉,星影要摇欲坠”,还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都不过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没有倾注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类作品的张力无法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同日而语。
  不过,纳兰的边塞词当中那种漂泊的诗意的自我放逐感的确是其独擅。比如本篇的结尾“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


相关阅读
1 少年游阅读答案-纳兰性德,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纳兰性德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②,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注】①康 【查看全文】

2 古诗生查子·鞭影落春堤翻译赏析_生查子·鞭影落春堤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 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 【查看全文】

3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翻译赏析_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 【查看全文】

4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原文_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翻译赏析_作者纳兰性德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作者是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 【查看全文】

5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翻译赏析_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 【查看全文】

6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阅读答案与赏析-纳兰性德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 纳兰性德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