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檝字巨川,凤翔虢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1-01-15
王檝字巨川,凤翔虢县人。檝性倜傥弱冠举进士不第乃入终南山读书涉猎孙吴泰和中复下第诣阙上书论当世急务金主俾给事缙山元帅府寻用元帅高琪荐,授副统军,守涿鹿隘。太祖将兵南下,檝鏖战三日,兵败见执,将戮之,神色不变,太祖问曰:“汝曷敢抗我师,独不惧死乎?”对曰:“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帝义而释之,授都统,佩以金符。甲戌,授宣抚使,兼行尚书六部事。从太傅猛安率兵南征,所过迎降,得汉军数万,遂围中都。乙亥,中都降。檝进言曰:“国家以仁义取天下,不可失信于民,宜禁虏掠,以慰民望。”时城中绝粒,人相食,乃许军士给粮,入城转粜,故士得金帛,而民获粒食。又议:“田野久荒,而兵后无牛,宜差官泸沟桥索军回所驱牛,十取其一,以给农民。”用其说,得数千头,分给近县,民大悦,复业者众。猛安俾檝招谕保定、雄、霸诸城,皆望风款附,乃置行司于沧州以镇之。时河间、清、沧复叛,帝命檝讨之,遂复河间,得军民万口。驸马孛秃恶其反复,欲尽诛之,檝解之曰:“驱群羊使东西者,牧人也,羊何知哉!歼其渠魁足矣。释此辈,迁之近县,强者使从军,弱者使为农,此天之所以畀我也,何以杀为!”孛秃曰:“汝能保此辈不复反耶?”檝曰:“可。”即移文保任之,俱得全活。时都城庙学,既毁于兵,檝取旧枢密院地复创立之,春秋率诸生行释菜礼,仍取旧岐阳石鼓列庑下。癸巳,奉命持国书使宋,以兀鲁剌副之。至宋,宋人甚礼重之,即遣使以金币入贡。檝前后凡五往,以和议未决,隐忧致疾,卒于南。宋人重赗之,仍遣使归其柩,葬于燕。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檝性倜傥/弱冠举进士/不第乃入终南山读书/涉猎孙吴/泰和中/复下第/诣阙上书/论当世急务/金主俾给事缙山元帅府/
B.檝性倜傥/弱冠举进士不第/乃入终南山读书/涉猎孙吴/泰和中/复下第/诣阙上书/论当世急务/金主俾给事缙山元帅府/
C.檝性倜傥/弱冠举进士/不第乃入终南山/读书涉猎孙吴/泰和中/复下第/诣阙上书论/当世急务/金主俾给事缙山元帅府/
D.檝性倜傥/弱冠举进士不第/乃入终南山/读书涉猎孙吴/泰和中/复下第/诣阙上书论/当世急务/金主俾给事缙山元帅府/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县,地方行政区划名。始于春秋时期,秦统一六国后,确立郡县制,县隶于郡。
B.布衣,代指平民。“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古代平民终身只能穿布制衣服,不能穿丝绸衣服,所以“布衣”可代指平民。
C.乙亥,干支之一,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戌”也属于该种纪年法。
D.释菜礼,是我国古代学生与教师初次见面时的一种礼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拜师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檝视死如归,得到重用。身为金国副统军,他与元太祖激战三天,后兵败被俘,临死神色不变,言辞慷慨;元太祖欣赏他的忠义,任命他为都统。
B.王檝积极进言,造福民众。他曾进言应对百姓施行仁义,禁止抢掠,又以有效的措施解决了百姓缺少粮食和耕牛的问题,使百姓得以恢复生产。
C.王檝宅心仁厚,为民担保。驸马孛秃认为河间民众反复无常,收复河间后想要将那里的人全部杀死,王檝劝阻并立下文书做担保,使百姓得以存活。
D.王檝重视教育,为国捐躯。他曾修复在战争中毁坏的文庙学校;奉命出使南宋时,因议和未果多次往复于宋、元间,终因过度劳累,死于南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城中绝粒,人相食,乃许军士给粮,入城转粜,故士得金帛,而民获粒食。(4分)
(2)驱群羊使东西者,牧人也,羊何知哉!歼其渠魁足矣。(4分)
14.作为元廷的使臣,王檝受到了南宋人的礼遇敬重,这种礼遇敬重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0.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不第”指科举考试不中,“举进士不第”表意完整,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C两项。“入终南山”“读书”,是王檝落第后的行动,二者的主语都是“王檝”且同时发生,而“涉猎孙吴”是王檝“入终南山”后读书的具体内容,故应该在“读书”后断开,排除D项。
11.B: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平民终身只能穿布制衣服,不能穿丝绸衣服”说法不准确。据汉朝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可知汉朝平民百姓活到八九十岁时可以穿丝绸衣服,但在这以前,只能穿布衣。
12.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终因过度劳累,死于南宋”说法错误。由原文可知,王檝离世的原因是“和议未决,隐忧致疾”。
13.(1)当时,中都城中粮食断绝,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于是(王檝)允许军士供给粮食,进城转卖,因此军士获得金钱,而百姓获得粮食。
(2)驱赶群羊使它们向东向西(移动)的,是牧羊人,羊知道什么呢!处死河间地方的首领就足够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相食:人吃人。给:供给。:卖粮。
(2)东西:方位名词做状语,向东向西。渠魁:首领。判断句:驱群羊使东西者,牧人也。
14.①王檝奉命持国书到达南宋后,南宋朝廷当即派遣使臣携带金币入朝进贡;②王檝死后,宋人为他妥当安排后事,除了送葬的礼品,还专门派遣使臣将他的灵柩送回燕京埋葬。

参考译文
王檝字巨川,凤翔虢县人。王械天性豪放不羁,成年后没有考中进士,于是进入终南山读书,涉猎孙子、吴起兵法。泰和年间,(考进士)再次落榜,到朝廷上书,论说当时国家的紧要事务,金朝皇帝让(王檝)到缙山元帅府去任职。不久,因元帅高琪的推荐,被任命为副统军,守卫涿鹿隘口。元太祖率军南下,王檝(与太祖)激战三天,战败被捉拿,(元军)准备处死他,(王)神色不变,元太祖问他说:“你怎么敢抗拒我的军队,难道不怕死吗?”(王檝)回答说:“我以平民的身份受到(皇上的)恩惠,发誓要以死报效国家,如今既然已经战败,能够死是(我的)荣幸!”元太祖认为他有气节而释放了他,任命他为都统,(让他)佩带金符。甲戌年,(朝廷)任命(王檝)为宣抚使,兼管行尚书省六部的事务。(王檝)跟随太傅猛安带领军队南征,所过之处(敌军)无不投降,获得汉军数万人,于是包围了(金国)中都。乙亥年,中都(人)投降。王檝上奏说国家用仁义取得天下,不能够失信于百姓,应当禁止抢掠,以慰抚百姓的心意。”当时,中都城中粮食断绝,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于是(王檝)允许军士供给粮食,进城转卖,因此军士获得金钱,而百姓获得粮食。(王檝)又上奏议说:“田地久已荒芜,而且战争过后(百姓)没有耕牛,应当差遣官员到泸沟桥索求大军返回时所驱赶的牛,每十头中抽取一头,用来供给农民。”(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得到数千头牛,分给附近各县,百姓大为喜悦,很多人恢复了农耕。猛安派王檝招揽、谕示保定、雄州、霸州各城(军民),(各城军民)全部望风归顺,于是(朝廷)在沧州设置行司来镇守各城。当时河间、清州、沧州又叛归(金朝),元太祖命令王檝讨伐这些地方,于是(王檝)收复了河间,获得军民一万人。驸马字秃憎恶河间等地方反复无常,准备将这里的人全部杀死,王檝劝解他说:“驱赶群羊使它们向东向西(移动)的,是牧羊人,羊知道什么呢!处死河间地方的首领就足够了。放过这些人,将他们迁
到附近的县城,身体强壮的让他们从军,身体瘦弱的让他们务农,这正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何必杀掉他们呢!”李秃说:“你能担保这些人以后不再反叛吗?”王檝说:“可以。”于是(王檝)立下文书为他们担保,(那些人)都得以保全性命。当时都城的文庙学校,都已经被战乱毁坏,王檝选取过去枢密院的旧址重新创建文庙和学校,春秋两季率领诸生举行释菜礼,并运来过去岐阳石鼓分列在两边厢房廊下。癸已年,(王檝)奉命持国书出使南宋,(元廷)以兀鲁刺为他的副使。到达南宋朝廷,宋朝人非常礼遇敬重他,当即派遣使臣携带金币入朝进贡。王檝先后五次出使宋朝,因和议未能达成,暗自忧愁致病,死于南宋。宋人厚赠送葬礼品,并派遣使臣送回王檝的灵枢,埋葬于燕京。


相关阅读
1 董文用,字彦材阅读答案与翻译

董文用字彦材,董俊之第三子也。世祖在潜藩,命文用主文书,讲说帐中,常见许重。世祖即位,建元中统。阿术奉诏伐宋,召文用为其属,文用辞曰:新制,诸侯总兵者,其子弟勿复 【查看全文】

2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元史·王构传》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稚,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纪。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时丞相伯颜伐宋, 【查看全文】

3 李黼字子成,颍人也阅读答案与解析

李黼字子成,颍人也。工部尚书守中之子,守中性下急,遇诸子极严,黼百计承顺,求宁亲心。初补国学生。泰定四年,遂以明经魁多士,授翰林修撰。明年,代祠西岳,省臣谓黼曰: 【查看全文】

4 朵尔直班,字惟中,木华黎七世孙阅读答案与翻译

朵尔直班,字惟中,木华黎七世孙。朵尔直班甫降而孤,有于从祖母。拜住,从父也,请于仁宗,降玺书护其家。稍长,好读书。年十四,见文宗,造将幸上都,亲阅御衣,命录于簿, 【查看全文】

5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元史·张养浩传》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 【查看全文】

6 王结,字仪伯,易州定兴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元史·王结传》

王结,字仪伯,易州定兴人。结生而聪颖读书数行俱下终身不忘尝从太史董朴受经深于性命道德之蕴故其措之事业见之文章皆悉有所本时仁宗在潜邸,或荐结充宿卫,乃集历代君臣行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