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1-07-21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炀帝即位,遣持诏召汉王杨谅。先是,文帝与谅约,若玺书召,验视敕字加点,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及是,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注]留兵围之。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桑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既行,桑显和降。刘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桑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选自《新唐书•屈突通传》,有删改)
[注]高祖:指唐高祖李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
B.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
C.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
D.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仆卿,官名,始置于春秋,称太仆。秦、汉沿袭,为九卿之一。
B.顿首,古代的一种礼节,头碰地即起。也用于书信的末尾或开头。
C.玺书,在古代,原指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D.京师,古代指京城,“京”和“师”也可以单独使用,用来指国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突通敢于直谏。朝廷查出隐匿的两万匹马,打算杀一千五百人,屈突通冒死劝谏,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杀人,得到隋文帝的赏识。
B.屈突通遇事从容。他奉隋炀帝诏命前去召回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有变、心生狐疑时,他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C.屈突通有勇有谋。他假意说要撤军,却偷偷进入上郡,用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在士兵没有斗志的情况下,他仍然大获全胜。
D.屈突通忠心耿耿。他先后侍奉过隋朝两位皇帝,即使在隋朝政事混乱时也无叛心,后虽被擒,但其忠心可嘉,被唐高祖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
(2)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
14.屈突通兵败被擒并被押送到长安,唐高祖是如何对待他的?请简要说明。


10.A
11.D
12.C
13.(1)屈突通调发关中军队进击敌军,驻扎安定,起初不与敌军交战,军中人都猜想他胆怯。
(2)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
14.唐高祖先是慰劳他并对他说相见恨晚,还称赞他是忠臣,然后又释放了他,授任他为兵部尚书、蒋国公,让他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众皆舍兵”,是说“众人全都丢掉兵器”,“舍兵”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C;
“臣力屈兵败”是说“我力尽兵败”,是“不负陛下”的原因,中间要断开。可以排除D。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众人全都丢掉兵器。屈突通知道无法解脱,于是下马面向东南,连连叩拜哭喊到:“我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于是被俘,押送到长安”。
故选A。
11.
本题考核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京’和‘师’也可以单独使用,用来指国都”错误。古代京师中“京”代表国都,即一个大国的首都,是相对以前的诸侯国来说的。古代京师中“师”代表都邑,即诸侯国阶段的首都。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在士兵没有斗志的情况下,他仍然大获全胜”错误,原文是说“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即并没有“大获全胜”。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发,调发;次,驻扎;初不与(之)战,是省略句;意,猜想。
第二句中,节,忠节;至此,到了这个地步;羞,蒙羞。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可知,唐高祖先是慰劳他、并对他说相见恨晚,还称赞他是忠臣;从“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可知,唐高祖之后又释放了他,并且授任他为兵部尚书、蒋国公,让他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参考译文:
    屈突通,他的祖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后迁居长安。出仕隋朝虎贲郎将。隋文帝命人复核陇西牧的文簿,查出隐匿的两万匹马。文帝大怒,收捕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吏共一千五百人,准备全部斩首。屈突通对文帝说:“人命至关重大,人死不能复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抚育天下,难道容许因为牲畜财产而在一天之内杀戮一千五百人吗?” 文帝叱责他,屈突通上前叩头说:“我情愿自身受杀戮,来免除众人的死罪。”文帝醒悟了,说:“我不明此理,竟然到这个地步。现在应当免除慕荣悉达等人的死罪,表彰你的好建议。”于是全部按照减刑论处。隋炀帝即位后,派他带着诏书去召见汉王杨谅。在这之前,文帝与杨谅约定,如果有玺书召,验看敕字加点,还要与玉麟符相合,那么就能上路。待到这时,验看诏书没有点,杨谅觉得事情有变,责问屈突通,屈突通随口对答,毫无破绽,最终得以返回长安。安定人刘迦论造反,拥兵十余万盘踞在雕阴。屈突通调发关中军队进击敌军,驻扎安定,起初不与敌军交战,军中人都猜想他胆怯。屈突通假意说要撤军,(其实)却悄悄进入上郡。贼军未能发觉,率军南下,在距离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驻军,分兵侵占土地。屈突通乘敌军毫无防备,夜晚选择精锐士兵偷袭打败敌军,斩杀刘迦论连同其他贼人共万余首级。后来隋朝政治更加混乱,盗贼越来越多,(朝廷)军士毫无斗志,诸将大多沦陷。屈突通所到之处非常谨慎,虽无大胜,也未打过败仗。高祖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交战后久攻不下,高祖于是留下部分兵力包围河东。屈突通形势危急,有人游说他投降,他说:“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怎能逃避国难?只能以死报国!”屈突通时常自己抚摸着脖颈说:“应当为国家受人一刀!”皇帝派他的家僮前往招降,屈突通催令斩杀家僮。不久听说京城平定,家人全都沦陷, 于是留下桑显和保卫潼关,自己率兵将前往洛阳。屈突通走了之后,桑显和投降。刘文静派遣窦琮、段志玄率精锐骑兵追至稠桑,屈突通列阵抵抗他们。桑显和对他的军兵大声喊道:“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众人全都丢掉兵器。屈突通知道无法解脱,于是下马面向东南,连连叩拜哭喊到:“我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于是被俘,押送到长安。皇帝慰劳他说:“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屈突通哭着说:“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皇帝说:“这是隋朝的忠臣哪!” 释放了他,授职为兵部尚书、蒋国公,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相关阅读
1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旧唐书·崔造传》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少涉学,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皆侨居上元,好谈经济之略,尝以王佐自许,时人号为四夔。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引为宾僚,累至左司员外 【查看全文】

2 张守珪,陕州河北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张守珪,陕州河北人也。,初以战功授平乐府别将,从郭虔雄于北庭镇,遣守珪率众救 援,在路逢贼甚众,守珪身先士卒,与之苦战,斩首千余级,生擒贼率颉斤一人。守珪仪 形瑰壮, 【查看全文】

3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魏徵传》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隐太子引为洗马。徵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 【查看全文】

4 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阅读答案与翻译

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隋受禅,补千牛备身。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由是特见亲爱,累转谯 【查看全文】

5 《新唐书·苗晋卿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擢进士第,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 【查看全文】

6 《新唐书·房玄龄列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①房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补隰城尉。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