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书怀阅读答案-陆游此诗和《书愤》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3-06-08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②。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诗人在被免去参议官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②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点题,“病骨”“纱帽宽”“孤臣”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病体瘦弱、客居江边的诗人形象。
B.颔联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
C.颈联中“庙社”和“和銮”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喻国家,“和銮”喻南宋皇帝。
D.本诗和《书愤》均作于陆游闲居之时,本诗从衰病起笔,《书愤》紧扣“愤”字,抒发自身感怀。
15.本诗和《书愤》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但借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均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14.C
15.①《病起书怀》尾联的意思是,诸葛亮北定中原之志的《出师表》古今传诵,诗人夜半时分依然挑灯细读。蕴含诗人即便生病远谪依然渴盼收复山河,使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
②《书愤》尾联的意思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有谁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呢?表达诗人渴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率军北伐、报效国家的希冀与壮志难酬的悲愤。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颈联中‘庙社’和‘和銮’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是借代。“庙社”指宗庙社稷,借代国家、朝廷。“和銮”同“和鸾”,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景象。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有谁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呢?诸葛亮坚持北伐,名满天宇,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意思是,表达诸葛亮北定中原之志的《出师表》古今传诵,诗人夜半时分依然挑灯细读。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夜半挑灯更细看”的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即便生病远谪依然渴盼收复山河使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


相关阅读
1 书叹阅读答案-陆游,少年志欲扫胡尘,至老宁知不少伸

书叹 陆游 少年志欲扫胡尘,至老宁知不少伸! 览镜已悲身潦倒,横戈空觉胆轮囷。 生无鲍叔能知己,死有要离与卜邻。 西望不须揩病眼,长安冠剑几番新。 [注]要离:为吴王谋刺公子 【查看全文】

2 《书愤·山河自古有乖分》阅读答案-陆游

书愤 宋陆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外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注释]宗父:宗泽, 【查看全文】

3 旅思阅读答案-陆游,支遁山前看月门,葛洪井上听松声

旅思 陆游 支遁①山前看月门,葛洪②井上听松声。 废亭草满青骡健,野店灯残宝剑鸣。 万事竟当归定论,寸心那得愧平生。 悠然酌罢无人语,寄意孤桐一再行③。 【注】①支遁:东 【查看全文】

4 自咏阅读答案-陆游,朝衣无色如霜叶,将奈云安别驾何

自咏 陆游 朝衣无色如霜叶,将奈云安别驾何! 钟鼎山林俱不遂,声名官职两无多。 低昂未免闻鸡舞,慷慨犹能击筑歌。 头白伴人书纸尾,只思归去弄烟波。 (注)云安:地名,夔州云安。 【查看全文】

5 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阅读答案-陆游

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① 陆游 空山菊花瘦如棘,倾倒满地枝三尺。 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 人虽委弃渠自香,讵②必泛酒登华堂③。 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 【查看全文】

6 《秋思·人生四十叹头颅》阅读答案-陆游

秋思 陆游 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 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 风凋木叶流年晚,秋入窗扉病骨苏。 信步出门湖万顷,季鹰不用忆莼鲈[注]。 [注]季鹰,张翰,字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