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歌·白头何老人翻译赏析_渔父歌·白头何老人原文_作者李颀

  《渔父歌·白头何老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前言】
  《渔父歌》为唐代诗人李颀用渔父为题材作的一首唐诗。全诗简单讲述了渔父的日常生活。诗的声调和句法都在五言古诗和律诗之间,既不同于六朝的五古,也不同于唐代的律诗。
  【鉴赏】
  现在先讲全诗大意。前四句叙述一个白发老人,也不知他是谁.身上披蓑戴笠,远避人间,在清澈的江水边钓鱼。下四句开始描写这个渔父的生活情况:他常常在明亮的沙滩边洗脚,在寂静的月光下垂钓。他住宿的地方无非是浅水沙滩,一年四季只是唱歌消遣。再下面四句继续是描写句。他手里的钓竿是湘江岸上的竹枝,他在船中生火做饭,用的是芦塘里取来的芦柴。他用江中清水煮饭,用青荷叶包裹钓得的鱼。最后四句是结束:这个渔人在这样的生活中悠然自乐,因为他所要的是保全自己天真的品性,因而对那些自以为“众醉独醒”的人,如屈原那样,徘徊于水边,有许多悲哀、苦闷之感,倒觉得很可笑。全诗的主题思想,都在这最后四句。而这最后四句,也正是屈原《渔父》的缩影。
  这首诗的形式,可以说是加了一倍的五言律诗。每四句只抵得律诗的一联。我们不妨把它删减一半,诗意并无损失:
  白头何老人,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这样就成为一首五言律诗。由此可知,所谓排律,就是把五言律诗扩大一倍、二倍、三倍……除了起结之外,中间都是对句。主题思想复杂或丰富的,这些对句还可以有许多变化、转折,主题思想简单的,就只是堆砌许多同样的描写句。这首诗的中间八句,就是其例子。杜甫的五言排律之所以好,就因为他的诗意层出不穷,富于变化转折,不是永远停留在一个概念上。
  但李颀这首诗还不能称为排律,因为它的声调还不合律体,差不多每一联都有失粘的字。我已把它们用()号标出来,如果改换了这些字的平仄,它就成为排律了。另外一方面,这首诗又因为已经有了调声的倾向,一联之中,粘缀处多于失粘处,声调还是近于律诗,而不能说它是古诗。
  这种四不象的五言诗,正是从古诗发展到律诗的过渡形式。齐粱以前,古诗不讲究平仄谐和,齐粱以后,开始注意到平仄谐和。但规律还不严,就象李颀这首诗。盛唐以后,声律严密了,不容许一联中有失粘的字,象李颀这样的诗就很少出现。关于对偶,谢灵运以前的古诗,绝大多数不用对句,谢灵运开始用对句,但还不成规格。而且不讲究平仄粘缀,还是古诗的对句,不是律诗的对句。李颀这首诗中间八句是律诗的对句,然而是失粘的。这种对句,以后也不再有了,总结起来说,这首诗代表着古诗、律诗界限未清时期的形式。盛唐以后,做古诗就不管平仄谐和,也不作对句;做律诗就严守格律,不许有一字失粘,于是古诗和律诗的界限清楚了。


相关阅读
1 题卢道士房翻译赏析_题卢道士房原文_作者李颀

《题卢道士房》作者为唐朝诗人李颀。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 惟见两童子,林前汲井华。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 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上章人世隔, 【查看全文】

2 遇刘五·洛阳一别梨花新翻译赏析_遇刘五·洛阳一别梨花新原文_作者李颀

《遇刘五洛阳一别梨花新》作者为唐朝诗人李颀。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一别梨花新,黄鸟飞飞逢故人。 携手当年共为乐,无惊蕙草惜残春。 【查看全文】

3 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翻译赏析_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原文_作者李颀

《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作者为唐朝诗人李颀。其古诗全文如下: 名岳在庑下,吾师居一床。 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 百谷聚雪色,莓苔侵屋梁。 气盘古壁转,势引幽阶长。 愿游 【查看全文】

4 题合欢·开花复卷叶翻译赏析_题合欢·开花复卷叶原文_作者李颀

《题合欢开花复卷叶》作者为唐朝诗人李颀。其古诗全文如下: 开花复卷叶,艳眼又惊心。 蝶绕西枝露,风披东干阴。 黄衫漂细蕊,时拂女郎砧。 【查看全文】

5 送钱子入京翻译赏析_送钱子入京原文_作者李颀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 【查看全文】

6 送人归沔南翻译赏析_送人归沔南原文_作者李颀

《送人归沔南》作者为唐朝诗人李颀。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花今正发,失路复何如。 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馀。 春饶汉阳梦,日寄武陵书。 可即明时老,临川莫羡鱼。 【查看全文】